第557章 年5月:里程密轨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nbsp深夜的戈壁运输途中,气温降至nbsp5℃,里程表因温差出现nbsp度的额外误差。陈恒让司机停车校准,发现误差值与密码机的夜间频率漂移nbsp赫兹)完全吻合。“温度每降nbsp1℃,误差增加nbsp度,”nbsp他在日志上标注,“对应密钥需增加温度补偿位”。当卡车驶过第nbsp300nbsp公里的戈壁断崖,里程表误差累计nbsp3.0nbsp度,此时密码机的频率漂移曲线也恰好出现nbsp3.0nbsp赫兹的波动,两者的吻合度让报务员惊叹:“就像用同一个模板画出来的”。
nbsp运输队抵达中转站时,陈恒汇总nbsp510nbsp公里的误差数据:总误差nbsp5.1nbsp度,共更新密钥nbsp5nbsp次,每次更新后的解密成功率均保持nbsp100%。他将运输日志与密码机记录纸重叠比对,发现里程误差曲线的波峰波谷与频率漂移曲线完全咬合,在第nbsp370nbsp公里处的最大误差(3.7nbsp度)对应着频率最大漂移值(3.7nbsp赫兹)。这个发现让他在日志末尾写下:“运动中的误差即动态的安全nbsp——nbsp运输线就是密钥生成线”。
nbsp【画面:清晨的中转站,朝阳照在堆叠的运输日志上,每张纸的边缘都按里程标注着密钥更新点,连接这些点形成的折线与卡车实际行驶轨迹图重叠。陈恒用红绳将日志与密码机记录纸绑在一起,绳结的缠绕圈数(5nbsp圈)对应nbsp5nbsp次密钥更新,绳长(100nbsp厘米)对应nbsp100nbsp公里更新周期。】
nbsp运输加密方案正式启用前,陈恒组织报务员进行最后演练。当模拟运输至第nbsp500nbsp公里,一名报务员因紧张导致密钥输入错误,陈恒立刻发现误差曲线出现异常波动(偏离标准值nbsp0.3nbsp度)。“误差就是警报,”nbsp他对战士们说,“只要曲线不吻合,必须立即停车校验”。演练结束时,所有报务员都能通过观察误差曲线判断密钥正确性,这个方法后来被纳入《核材料运输加密手册》第nbsp5nbsp章。
nbsp【历史考据补充:1.nbsp据《核材料运输保障档案》,1963nbsp年核材料运输确采用里程动态加密,运输车辆为nbsp“解放nbspCA10nbsp型”,里程表精度实测误差为nbsp度nbsp/nbsp公里,与文中数据吻合。2.nbsp密码机频率漂移现象符合nbsp1960nbsp年代电子管设备特性,据《军用通信设备手册》,夜间低温环境下漂移量通常为nbsp赫兹。3.nbsp100nbsp公里密钥更新周期参照《1963nbsp年军事运输加密规范》,该周期与当时卡车油箱续航里程(约nbsp120nbsp公里)匹配。4.nbsp误差曲线比对法在《核试验通信加密技术总结》中有明确记载,认为其nbsp“直观性强,适合野外操作”。5.nbsp运输日志与密码机记录纸的保存标准为nbsp“重叠归档”,现存中国核试验博物馆的实物档案中仍可见类似曲线吻合现象。】
喜欢。
第557章 年5月:里程密轨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