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5章 无丝毫讶异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方才又白白浪费了3000点国运值!
nbsp心痛不已!
nbsp“原来如此?那父皇何时激活系统?儿臣闻您曾得天外陨石,是否与金光有关?”
nbsp朱松直接问道。
nbsp“正是那时得系统。”
nbsp“当时推演的是老二、老三和允炆。”
nbsp“也是在那时,知标儿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将逝,老二洪武二十八年将遭难,老三洪武三十一年亦将病逝。
nbsp还有,最终立允炆为皇太孙,他亦登基为建文帝。”
nbsp朱元璋缓缓点头。
nbsp“难怪……儿臣不解,为何让二哥迁封,又给三哥派诸多御医。”
nbsp朱松心中疑惑,此刻皆得解答。
nbsp“与你明史所记一致否?”
nbsp“咱初见明史内容时,亦大惊!”
nbsp“当时想,你怎知这些?但念及你也有系统,便不奇怪了。”
nbsp朱元璋笑道。
nbsp“原来如此!”
nbsp“那父皇既推演朱允炆人生,自也知道他登基后所为?”
nbsp朱松终于明白,朱元璋与朱标为何急封朱允炆兄弟为王,并催促他们就藩。
nbsp原来,一切因老爷子已推演未来,欲有意识改变历史进程!
nbsp“确是如此!”
nbsp“若非预知未来,皇位本欲传于允炆!”
nbsp“但他太不争气,擅自削藩,还害了朕的儿子!”
nbsp“幸好最终你与老四联手解决了此事!”
nbsp朱元璋言罢,紧盯着朱松,期待他的回应。
nbsp提及那事,朱松竟莫名释然。
nbsp面对那敏感字眼,他神色坦然,无丝毫讶异。
nbsp毕竟明史已清晰记载,他对此早有了解,无需在朱元璋面前遮掩。
nbsp更令他心安的是,从父皇语气中听不出因那事对他有何不满,反倒似有几分庆幸。
nbsp“你竟毫不惊讶?”
nbsp“也对,明史确有此记载,你还曾言是卜卦推演所得。”
nbsp朱元璋见朱松平静,迅速领悟。
nbsp看来老九也知道此事。
nbsp那便不足为奇了。
nbsp“儿臣当时隐瞒了系统之事,只是实在不知如何解释,望父皇宽恕。”
nbsp朱松苦笑点头。
nbsp“朕能理解,朕亦不知如何向他人解释系统。
nbsp若非朕亲身绑定国运系统,有人言此,朕亦难信。”
nbsp朱元璋深有同感地点头。
nbsp“父皇理解便好。”
nbsp“只是儿臣有一事不明。”
nbsp“大哥似乎也知晓系统之事?”
nbsp“您是如何让他相信的?”
nbsp朱松想起朱标,不禁好奇询问。
nbsp“朕未对标儿提及系统,但用另一方法,让他相信……”
nbsp朱元璋遂述说自己如何让朱标相信有老神仙相助之事。
nbsp朱松听后,心中五味杂陈,苦笑不已。
nbsp老爷子这忽悠人的功夫,真乃一绝!
nbsp大哥朱标对老爷子深信不疑,经此一番游说,不信也得信了。
nbsp“我们不仅让他相信有老神仙相助,还让他相信你身边也有神仙!”
nbsp“系统这事太难解释,干脆就用神仙来顶替了。”
nbsp朱元璋无奈笑道。
nbsp朱松无言以对。
nbsp难怪大哥朱标如此爽快地让出储君之位,原是老爷子一番说辞所致!
nbsp若让朱标知晓九弟身边有神仙,他又怎会再有他念?
nbsp人岂能与神抗衡?
nbsp想争也是枉然!
nbsp当然,这或许只是其一。
nbsp“老九,你那系统能否预知未来?”
nbsp朱元璋试探性地问。
nbsp“勉强算是吧,但儿臣只知道些大概的重要事件。
nbsp您瞧,儿臣所着明史,仅记了些时间点上的事,细节甚少!”
nbsp朱松微微颔首。
nbsp此言非虚。
nbsp他所知的历史,仅是燕王朱棣登基那段。
nbsp靖难之役后,历史大抵按朱棣一脉发展。
nbsp他虽为穿越者,却无从知晓乱入大明后的历史走向,尤其是靖难之役后的变故。
nbsp未知未来会有二子,未知后来成天道皇帝,更未知大明有五百年国运!
nbsp他所着明史,依循原史,大明国运仅二百七十六年!
nbsp“你那系统所述历史,仅是众多轨迹之一。”
nbsp“且此轨迹,多半不再重现。”
nbsp朱元璋得意洋洋地说。
nbsp他也研读了明史,知晓老九所关注的那部分主要聚焦于老四家族的统治历程。
nbsp显然,老九的系统所展现的历史与自己的国运系统相比,相形见绌。
nbsp念及此,朱元璋内心不禁得意起来。
nbsp“莫非是因为父皇已在悄然改变这段历史?”
nbsp“那父皇可知,儿臣的未来命运如何?”
nbsp“您适才提到靖难之役时,儿臣是与四哥一同的吗?”
nbsp朱松此刻发问。
nbsp他多年的筹谋,只为有朝一日若真需起兵反叛,能稳胜燕王朱棣,自己坐上皇位。
nbsp但他没有国运系统,无法预知最终结局。
nbsp然而,朱松坚信自己必胜。
nbsp“老九,放宽心,你未来不会遭遇不测。”
nbs
第515章 无丝毫讶异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