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我,曹操长子,开局屠司马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96章 道理浅显!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寻机私下询问或直接摊牌,而此刻绝非时宜。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朱元璋大军驻扎城外,蓝玉等人则随他进城。

    nbsp朱松特命袁管家引领他们在一家酒楼设宴,并命王府送上诸多佳肴。

    nbsp诸多菜肴在大明前所未见,令蓝玉等人大呼过瘾。

    nbsp即便是他们熟悉的菜肴,也因加入了耗油、酱油、鸡精等大明难以比拟的调料,味道焕然一新,仿佛初次品尝。

    nbsp这些调料,唯有汉王府才有。

    nbsp“袁管家,回到府上后,请代我们向汉王殿下表达深深的谢意,感谢他的盛情款待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这顿饭真是美味至极!我这辈子从未品尝过如此佳肴!”蓝玉满嘴油腻,却依然笑着对袁管家说道。

    nbsp“我定会将凉国公的话转告给汉王殿下。”袁管家笑着点头,随后安排戏班子在现场为蓝玉等人献艺,之后才离开酒楼。

    nbsp“如今的西安府,已丝毫不逊色于应天府了!记得以前来此,哪有如此繁华的景象?”

    nbsp“昔日的大唐长安,恐怕也难以比拟今日的盛况吧?”

    nbsp“天色已晚,但西安府的大街小巷依然灯火辉煌,热闹非凡,这份气氛,就连应天府也难以企及!”蓝玉边品尝着美酒佳肴,边望着窗外西安府的繁华夜景,不住地赞叹。

    nbsp两地虽都取消了宵禁,但应天府的夜生活显然与西安府相比,逊色不少。

    nbsp同为朝臣,京官与地方官的差距甚大。

    nbsp即便是被调任为一方的封疆大吏,如布政使、总督、总兵等,又有谁不渴望能回到京师任职,成为京官呢?

    nbsp原因主要有二:其一,京师的生活条件远比地方优越,尤其是边疆之地,更是艰苦异常;其二,朝廷中枢之地便于结党营私,相互扶持,更重要的是,距离皇帝更近,更容易建功立业,受到赏识而升迁。

    nbsp若是在边疆主政,尤其是北方边疆,若不能立下赫赫战功,别说升迁了,就连调回京师都是奢望。

    nbsp因此,许多京官一听到要被调往边疆重镇,便如同被发配一般心生畏惧。

    nbsp与应天府这样的京师之地相比,边疆区域简直如同荒芜之地。

    nbsp即便后世,东西部差距显着之时,除非心怀家国天下的清官,谁愿投身西部开发?

    nbsp西部资源,较之东部,明显匮乏,犹如城乡之别。

    nbsp久居城市,高楼林立,灯火辉煌,忽转至网络不便的乡村,能适应才怪!

    nbsp乡村无城市之KTV、大酒店、美食街等繁华之所。

    nbsp古代更是如此。

    nbsp京官习惯于皇城根下的生活,若遣至偏远边疆,定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nbsp然而,蓝玉等人至西安府,惊见此地繁华不逊于应天府,甚至更胜一筹。

    nbsp应天府有的,西安府皆有;应天府无的,西安府亦有。

    nbsp唯有皇宫,西安府所缺,非迁都不可得。

    nbsp“朝中反对汉王朱松改革者众多,那些文官,定是糊涂至极!”

    nbsp“若是我等,宁弃京官不做,也要来此西北为官,日子何其滋润!”

    nbsp淮西勋贵中有人附和。

    nbsp“不过是短视之徒,岂会识得应天府与西北之差?”

    nbsp蓝玉不屑冷笑。

    nbsp“即便识得,亦会固执己见。”

    nbsp常升无奈叹息。

    nbsp他们虽粗犷,却不愚钝,深知汉王朱松改革与儒家利益相悖。

    nbsp文官中,除既得利益者,大多将与汉王朱松对立。

    nbsp朝廷之中,除户部和工部,刑部、兵部、礼部、吏部对汉王朱松敌意甚深。

    nbsp“此乃无奈之事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些文官……”

    nbsp蓝玉言及此,忽见角落中户部尚书张紞脸色铁青,遂止。

    nbsp他们在此热烈讨论文官之事,不经意间也将张紞包括了进去。

    nbsp张紞就在眼前,脸色怎会好看?

    nbsp“张大人别多想,我们并非指你!”常升连忙对张紞笑道。

    nbsp“你们户部可不同于那些文官!”

    nbsp蓝玉也反应过来,随即向张紞招呼,“没错,张大人是朝中清流,怎会与他们同流合污!张大人,坐这么远做什么?来这边坐,咱们得好好亲近亲近!”

    nbsp这让张紞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nbsp毕竟,蓝玉这些淮西勋贵一向与文官不合,从前也没少给他脸色看,谁能料到今日竟如此和颜悦色?

    nbsp但转念一想,张紞便明白了。

    nbsp这一切恐怕都是因为汉王朱松!

    nbsp当双方有了共同利益,那点隔阂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。

    nbsp“听说西安府的大戏院跟应天府一样,十二个时辰都在营业,饭后咱们去听听戏,张大人也一起来,别客气!”蓝玉举杯向众人高声说道。

    nbsp另一边,朱松陪着朱元璋、朱标及一家人在西安府的大街上闲逛。

    nbsp老爷子要看西安府的夜生活,朱松自然安排得十分周到。

    nbsp一行人身着便装,再加上这里是西安府,他们不常露面,无人认出他们的身份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和朱标自然喜欢这种贴近百姓的感觉,十分开心。

    nbsp“如今西安府人口有多少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目睹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,转头向朱松问道:

    nbsp“年前统计的人数,加上来西安府经商的流动人口,总计约两百八十万人。”

    nbsp“常驻人口登记在册的有四十多万户,共两百二十万人。”

    nbsp朱松笑着说明。

    nbsp“如此说来,仅来西安府的流动人口就有六十万左右?”

    喜欢。

第496章 道理浅显!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