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我,曹操长子,开局屠司马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95章 这份能耐与胆识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终于,朱松等人所盼之队,携日月龙旗、皇家仪仗,自远方大路缓缓而来。

    nbsp“到了!”朱松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nbsp转瞬,朱元璋队伍近前,前锋乃淮西勋贵蓝玉等人骑马领先。

    nbsp“臣等恭迎圣驾,皇帝陛下,太子千岁!”待朱元璋座驾停稳,朱松率众迎驾。

    nbsp“平身。”朱元璋与朱标下车,环视众人,高声言道。

    nbsp“孩儿参见父皇!”

    nbsp“兄长,别来可好?”

    nbsp朱松快步上前,向朱元璋与朱标含笑行礼。

    nbsp“好小子,多年未见,真是大变样了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再见朱松,心中感慨万千。

    nbsp记得他当年离京就藩,尚是十五岁少年,如今已成长为成熟稳重的男子。

    nbsp“秋儿,见过你皇爷爷和大伯父。”

    nbsp朱松招手示意身后的朱匣秋。

    nbsp“秋儿拜见皇爷爷,拜见大伯父。”

    nbsp朱匣秋被徐妙锦领着上前,规矩地向朱元璋和朱标行礼。

    nbsp“好!真是好孩子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见朱匣秋,心情大好。

    nbsp这孩子让他想起了朱标幼时,且他早已推算出朱匣秋未来必是宽仁的好太子。

    nbsp然而,仁厚并不等同于软弱。

    nbsp燕汉相争之时,瓦剌趁机南下作乱,朱匣秋年幼却敢亲自登上天水关城墙,等待瓦剌人的到来,排兵布阵毫不含糊。

    nbsp这份能耐与胆识,非同龄人所及。

    nbsp他的仁厚,仅对家人与忠臣良将而言。

    nbsp“汉王妃徐妙锦,拜见陛下、太子殿下。”

    nbsp徐妙锦亦上前行礼。

    nbsp“徐丫头不必多礼。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望着徐妙锦,笑容满面,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nbsp这位儿媳,未曾令他失望。

    nbsp他们所生的朱匣焌与朱匣烨,亦是出色。

    nbsp随后,朱松与朱标紧紧相拥,这是他们兄弟见面的独特方式。

    nbsp“九弟,多亏你,大哥才能再至西安府。

    nbsp多谢了!”

    nbsp朱标感激地望着朱松。

    nbsp对朱标而言,老九不仅是兄弟,更是救命恩人。

    nbsp“兄长言重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咱们兄弟间,何须如此客气?”

    nbsp“父皇,孩儿已在王府备好一切。

    nbsp父皇与兄长一路辛劳,今日先在西安府歇息可好?”

    nbsp朱松挥手示意,目光随即转向朱元璋。

    nbsp“至西北,我这皇帝自然听你的安排!”

    nbsp“我也想瞧瞧如今的西安府有何变化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听后,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nbsp随后,周贵妃上前对朱元璋关怀备至,两人自然少不了几句家常。

    nbsp接着,全家人上了朱元璋的座驾。

    nbsp随行的护卫中,仅少数锦衣卫跟随,其余大军则在城外扎营,毕竟上万人不可能全进城。

    nbsp同时入城的,还有蓝玉等勋贵及户部尚书张紞。

    nbsp但他们尚不能与朱松私下交谈,此刻老爷子一家团聚更为重要,无人敢造次。

    nbsp朱松早已在昔日秦王府安排好一切,以待朱元璋与朱标父子。

    nbsp蓝玉等人也被安置在王府侧院。

    nbsp至于城外大军,朱松已命汉中军专人补给,改善伙食。

    nbsp一切安排得极为妥当,令朱元璋颇为满意。

    nbsp“听说老二当年在西安城内肆意妄为,秦王府更是奢华至极,今日一见,快赶上咱皇宫了!”

    nbsp稍许宁静后,朱元璋带着朱松和朱标来到王府院中,父子三人静静交谈。

    nbsp显然,这秦王府又让老爷子想起了朱樉。

    nbsp“二哥当年或许做得过火,但想必他已吸取教训。”

    nbsp朱松苦笑点头。

    nbsp“老二若有你一半省心,咱也就不多说了!”

    nbsp“王府既已如此,你便住下吧,无需顾虑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笑着点头。

    nbsp“儿臣谢父皇!”

    nbsp朱松连忙回应。

    nbsp“老九,咱进城时见西安大街上颇多番邦人面孔啊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话锋一转。

    nbsp“父皇,汉中府与西安府作为改革经济试点,亟需增强对外贸易。”

    nbsp“现今有哈密卫与天水关为防,西北边境安稳无忧,外邦难以兴风作浪。”

    nbsp“父皇放心,商贾来往自无碍,若有异心,儿臣定能洞察。”

    nbsp朱松自信满满地向朱元璋说明。

    nbsp“甚好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行事愈发稳妥,朕信任你的能力。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满意颔首,西北经济发展势在必行,其观念亦随西北之变与财富涌现而转变,不再固执僵化。

    nbsp“方才城外所见,百姓田间土豆似已丰收。”

    nbsp“西安府收成如何?”

    nbsp朱标忽然插话询问。

    nbsp“确然,西安府与汉中府春种之土豆皆已成熟。

    nbsp产量足以供西北百姓日常食用,且有盈余。”

    nbsp朱松笑而点头。

    nbsp“可有西安府夏粮账册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心生好奇,问道。

    nbsp“有,已置于书房,父皇欲观,请移步。”

    nbsp朱松示意书房方向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对账目颇感兴趣,既至西安府,自当查阅。

    nbsp账目数字,直观反映西安府农业生产现状。

    nbsp随即,朱元璋与朱标步入书房,审阅朱松备好的账目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朱松则退下筹备宴席。

    nbsp“始皇,今见大明皇帝,感想如何?”

    nbsp离开二人后,朱松与嬴政交流。

    nbsp“

第495章 这份能耐与胆识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