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我,曹操长子,开局屠司马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71章 对百姓而言,确是善举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将领则需至五十五岁退休,虽官衔犹存,但多转至汉中负责后勤,鲜少归乡颐养天年。

    nbsp朱松不遣幼童赴战,亦不让老者再搏生死。

    nbsp如此,将士皆有所盼。

    nbsp毕竟,汉中军皆有家室亲人,不可终其一生于军营,或捐躯沙场。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应天府皇宫之内,腊月二十三,朱元璋携朱标共祭灶神。

    nbsp礼毕,父子围坐于蜂窝煤炉旁,共享腊八粥。

    nbsp“殿下,汉王呈上奏折,并年货若干,另有一瓶回清丹,汉王特为殿下备之!”

    nbsp此时,蒋瓛急至,将朱松之奏折呈于朱元璋前。

    nbsp“哦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闻之甚悦,径自从蒋瓛手中取过奏折。

    nbsp先前所赠回清丹,他早已服尽。

    nbsp正思忖是否再向老九求索,不料其已自行送来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心中甚慰,老九孝顺至极,时刻挂念着他这个父亲。

    nbsp须臾,朱元璋阅毕朱松奏折,面露欣慰之色。

    nbsp“你亦观之!”

    nbsp言罢,将奏折递予朱标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近来亦在探究军制之变革,虽不能似朱松那般,将卫所制全然改为募兵制,但至少部分制度,可供借鉴!

    nbsp尤以年龄之规定为要!

    nbsp现要求士兵必须年满十八,普通士兵之年岁上限亦定为四十五!

    nbsp在朱元璋眼中,此安排颇为合理。

    nbsp唯有此年龄段之士卒,方能构成真正之战斗力!

    nbsp少年兵与老兵,多只增人数,反损军队整体素质与战力!

    nbsp唯标准一统,方能练成精锐之师!

    nbsp“父皇,朱松之策,确有诸多可学之处,但若全面推行,难度颇大,只能循序渐进!”

    nbsp朱标阅罢朱松之‘工作报告,亦抒己见。

    nbsp“你所言极是,军制改革,非短时之功!”

    nbsp“然我大明之军,迟早皆能如汉中军般强盛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于此事,并未过多纠结!

    nbsp因他已从国运系统得知,大明军队日后将全面废除卫所制,尽转正规军!

    nbsp人数虽减,战力却大增!

    nbsp“系统,吾于推演朱匣秋一生时,见大明军队所用之速装火铳,及单人背负之火炮,不仅精准度高,射程与威力亦是惊人!”

    nbsp“朱松现今有无可能造出此等武器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忽有所想,遂问国运系统。

    nbsp【此取决于工业化程度!若汉中府工业化足以制造燧发枪与迫击炮,自非难事!】

    nbsp国运系统答道。

    nbsp“燧发枪与迫击炮?你是说那火铳与火炮,即为燧发枪与迫击炮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闻此,心生波澜!

    nbsp【正是,那绝非寻常火铳!燧发枪之射程、威力与准确度,皆远超你大明现今之火铳!】

    nbsp还有一种名为的武器,射程超越燧发枪,威力更猛,精确度更高。

    nbsp无论是燧发枪、还是迫击炮,其制造均需历经发展之路。

    nbsp迫击炮在射程、威力及精确度上均远超大明现有的大炮,且更为灵活便携,已是单兵热武器。

    nbsp或许此刻,这些热武器在汉王朱松心中仅是概念而已。

    nbsp国运系统继续说明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听闻这些武器介绍,内心极为震撼。

    nbsp按梦境系统推演,这些强大热武器的出现不过二三十年后,甚至可能只需十几年。

    nbsp若老九现在能造出这些武器,大明岂不将天下无敌?

    nbsp念及此,朱元璋对前往汉中府的意愿愈发急切。

    nbsp无论老九是否有意制造火器,他抵达汉中后定会引导老九往此方向思考,或许能让这些先进热武器提前问世。

    nbsp况且,朱松近期似乎忙于发展与商业,并未听说他在研究这些。

    nbsp“父皇,您在想什么呢?”朱标见朱元璋沉默良久,脸色异样,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nbsp“锦衣卫近来报告,老三、老十一、老十二都与老九关系密切。”朱元璋话锋一转。

    nbsp晋王、蜀王、湘王与老九合伙做生意之事,朱元璋岂能不知?

    nbsp“此事我也有所耳闻,但弟弟们只是合作在封地内经商,主要是九弟想把生意拓展到其他藩王封地,并无越轨行为。”朱标点头回应。

    nbsp“你着实低估了老九!”

    nbsp“我们本忧虑,将哈密卫交予老九会引发藩王们的不满,未曾想这小子已开始笼络人心了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含笑不语,似在默认。

    nbsp确实!

    nbsp关于哈密卫交予朱松之事,朱元璋最为顾虑的是其他儿子们会心生不满。

    nbsp但经老九这番运作,至少与他有商贸往来的藩王们,不会因此事而为难他了。

    nbsp只要非全体藩王反对,其余即便心有不甘,亦无可奈何!

    nbsp“此结果实非我所料!”

    nbsp“九弟的手段远超我等想象!”

    nbsp朱标点头赞同道。

    nbsp“但愿他莫要厚此薄彼,区别对待!”

    nbsp“老三、老十一、老十二已先行一步,其他藩王见状,岂能不心动?”

    nbsp“恐怕会有更多藩王找上老九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却似早有预见。

    nbsp“若真如此,反倒是件美事!”

    nbsp“九弟若能与所有藩王

第471章 对百姓而言,确是善举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