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我,曹操长子,开局屠司马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71章 对百姓而言,确是善举!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联手经商,共享其利,岂不皆大欢喜?”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“主要生意不过食盐、茶叶、陶瓷、水泥及汉中制品等。”

    nbsp“至于产业,大戏院、投保行方为真正实业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这些生意和产业若能在大明遍地生根,于国于民,皆非坏事!”

    nbsp朱标笑而应之。

    nbsp“所言极是,权当让这些小子随老习如何以经济之道治理封地!”

    nbsp“对百姓而言,确是善举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深表赞同。

    nbsp关键在于老九掌控着生意之源,能对藩王们形成制约,使他们在获利之时,不至于剥削百姓!

    nbsp此点最为关键!

    nbsp作为领头人,老九首要之务便是为百姓着想!

    nbsp否则,众多藩王联手,非为百姓福祉,实则剥削百姓矣!

    nbsp所幸,观老九之制度与行事,确为一心发展经济,旨在改善百姓生活!

    nbsp此乃朱元璋安心之缘由。

    nbsp有老九领航,其余藩王亦不至偏离正道!

    nbsp“老十一亦欲效仿老九,废除宵禁!”

    nbsp“昨日接到其奏章,父皇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提及蜀王朱椿欲废宵禁之事。

    nbsp蜀王素好文墨,吟诗作画,性情洒脱,偏爱风雅之事!

    nbsp此番竟也追随老九之举!

    nbsp“成都乃天府之地,川中最盛,且与汉中府相近,十一弟效仿九弟,亦不足为奇!”

    nbsp“宵禁既除,以成都府之人众与底蕴,夜市之利必丰,确有助地方经济发展!”

    nbsp朱标道出己见。

    nbsp“嗯,那便准了。

    nbsp任他随老九折腾去!”

    nbsp“老三亦步老九后尘,投身采煤之事!未料山西煤矿竟如此之多,老九当初所献二矿,仅是冰山一角!”

    nbsp“这臭小子,竟敢跟朕耍心眼!”

    nbsp“想来老三此番亦被其所制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笑骂朱棡之事,然并未动怒。

    nbsp山西煤矿开采,朱松招募矿工,解决众多百姓生计!

    nbsp煤矿产出蜂窝煤,畅销不衰!

    nbsp如今,太原府亦建蜂窝煤厂,供不应求,货物流通大明各地!

    nbsp“儿臣以为,只要老九能掌控此等资源,其余问题尚小!”

    nbsp“依老九之见,大明唯有经济发展,民富国强,方能军力强盛!”

    nbsp朱标颔首,此言背后之意,大明未来,迟早将交予老九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闻此,心中微动。

    nbsp民富国强,军力自盛,此乃相辅相成之道?

    nbsp思绪间,燧发枪、迫击炮等浮现脑海。

    nbsp此等犀利武器,造价不菲,确需强大经济为后盾。

    nbsp“系统,后世老九一脉能将大明版图扩展至全球,是否因这些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好奇询问。

    nbsp【诚然,领先世界的,乃大明立于世界之巅之基!】

    nbsp【天道皇帝有言:大炮量国土,尊严在剑锋,真理在大炮射程!】

    nbsp朱元璋默然。

    nbsp分割线

    nbsp推演朱匣焌,大明外交巅峰,竟以刀语?

    nbsp大炮量国土,尊严剑锋上,真理炮射程!

    nbsp妙哉!

    nbsp此言甚妙!

    nbsp朱元璋热血沸腾,未料老九竟如此刚毅。

    nbsp以大炮量国土,奇思妙想!

    nbsp难怪老九一脉几征天下,其后代亦受其影响?

    nbsp“父皇,您面色为何如此红润?”

    nbsp朱标旁侧,疑惑之声响起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回神,自知过于激动。

    nbsp不过因老九之言,心中热血难抑罢了。

    nbsp身为大明开国的朱元璋,半生征战沙场,尽管已二十余年未亲临前线,骨子里的豪情壮志犹存。

    nbsp朱松的话语,轻易地触动了他的心弦。

    nbsp“只是在想,老九何时能造出那燧发枪来。”朱元璋未对朱标隐瞒,直言道。

    nbsp“燧发枪?何物?”朱标一脸讶异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便借老神仙之名,将国运系统中所见的向朱标娓娓道来。

    nbsp“老九竟能打造出如此威猛的火器?”朱标听后惊叹不已。

    nbsp不论装填更为便捷,性能超越火铳,单论其射程与威力,便足以改写战场格局。

    nbsp更有一种火器,一次装填可多弹,以及单人背负的迫击炮,令朱标内心震撼。

    nbsp若非对朱元璋口中的老神仙深信不疑,他定以为父亲疯了。

    nbsp“按老神仙所言,这些利器二十年后才会出现,父皇此刻便急于求成,是否太过心急?”朱标听闻朱元璋欲催促老九早日研发此等火器,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nbsp在他看来,如此利器,岂是短时间内能造出?或许老九尚无此念。

    nbsp此举犹如拔苗助长。

    nbsp“若弄巧成拙,又当如何?”朱标苦笑提醒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闻言一愣,弄巧成拙?他确未曾想过。

    nbsp“总之,日后至汉中,定要与老九详谈,探其心意再说!”朱元璋显然心有不甘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471章 对百姓而言,确是善举!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