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正德变法: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13章 南洋敬神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工器二十年夏,马六甲河口的浅滩上,三十六名中日匠人正合力抬起「工器妈祖」神像的基座。基座呈八角形,每边嵌着不同的工器符号:郑和宝船的铁锚纹与富士山的樱花纹交缠,中间用工禾纹勾勒出十二律吕的声波涟漪——这是长公主朱瑢与神户港信使耗时半年敲定的设计,图纸经七艘商船接力,由和子内亲王的贴身匠人在京都绘制完成。

    「小心硫磺胶!」沈器抱着刚调制好的防腐蚀黏合剂跑过,胶水中掺着南洋橡胶乳液与神户港随季风送来的火山灰,「这一柱要对准苏门答腊信标塔的频率!」他指向基座中央的空心铜管,管内预刻着黄钟宫调的声波曲线,管壁内侧烫印着和子内亲王从京都寄来的富士山震波图谱。

    巧太妃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,看着女儿将「大明工器监」与「东瀛和唐署」的双印火漆按在神像背部——后者由神户港「和唐丸」商船专程送来,印泥混着京都伏见稻荷社的朱砂与南洋磷矿粉。「当年你父亲总说,工器是铁与火的诗,」她轻抚袖口的防铅护腕,内侧「工正」二字是景王从北京寄来的墨宝,「如今咱们偏要在诗里加几声隔海的潮音。」

    工器妈祖祠的穹顶由三十六片防铅琉璃拼接而成,每片琉璃都绘着中日匠人共制的信标波形——神户港的匠人通过信鸽传来琉璃配方,其中的樱花纹磷片由和子内亲王在京都亲自筛选。沈工带着弟子调试中央的「共鸣铜凤」,凤首朝向神户港方向,翅尖嵌着随「和唐丸」送来的地脉晶,这是和子内亲王从富士山矿脉中精选的共振核心。「神户港的雾笛今早传来信号,」他转动凤首校准角度,「他们已将雷神祠的震波频率调成马六甲的黄钟宫调。」

    柔佛部族首领献上象皮装订的《声纹祀典》,内页夹着从京都快马加鞭送来的和文译本,页眉处盖着和子内亲王的樱花印。巧太妃翻开扉

第213章 南洋敬神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