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重生黄巾,我开局杀了刘备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07章 收徒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

    nbsp“君侯体恤士卒,爱兵如子,真仁主也。”

    nbsp孙坚再次夸赞。

    nbsp计议已定,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。

    nbsp张新看了看天色,提出就此别过。

    nbsp孙坚握着张新的手,依依不舍。

    nbsp“下次再与君侯见面,定要通宵畅饮,不醉不归!”

    nbsp他其实很想在这里停驻一夜,与张新痛饮一场。

    nbsp可如今大战在即,时间紧迫,二人皆是一地诸侯,自然没有办法像以前那么自由了。

    nbsp“下次一定!”

    nbsp张新重重点头。

    nbsp他也很舍不得孙坚。

    nbsp自他穿越以来见过的所有人中,唯有孙坚的性格最对他的胃口。

    nbsp单纯,讲义气,豪爽。

    nbsp没有那么多的心机谋划,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纠葛。

    nbsp这样的一个人,无疑是极为适合做朋友的。

    nbsp在他心里,也将孙坚当成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好友。

    nbsp说完告别的话,张新在身上摸索了一番,掏出一块随身玉佩作为信物,递给孙坚。

    nbsp“啊呀,啊呀,这可如何是好啊?”

    nbsp孙坚顿时急的抓耳挠腮。

    nbsp先前结亲,只是他临时起意罢了。

    nbsp二人对此都没预料,自然也就没有准备什么礼物之类的东西。

    nbsp张新还好,这次会面他作的是士子打扮,身上佩了玉饰,还算拿得出手。

    nbsp可他向来尚武,身上哪里会戴那些影响行动的信物?

    nbsp找了半天,孙坚实在是找不到有什么能够作为信物的东西,索性牙一咬,心一横,将腰间挂着的古锭刀取了下来。

    nbsp“君侯,坚便以此为信吧!”

    nbsp孙策见状大惊,开口想劝,却被自家老爹一眼瞪了回去。

    nbsp“伯父。”

    nbsp周瑜将身上的玉饰解了下来,“不如以此为信。”

    nbsp“长辈结亲,岂有用晚辈之物的道理?”

    nbsp孙坚摆手拒绝,执意要将古锭刀送给张新。

    nbsp“只是一个信物罢了,文台不必如此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把古锭刀推了回去,“眼下大战在即,文台随身之兵刃,又岂能轻易与人?”

    nbsp他也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nbsp好家伙,孙坚这人也太实诚了。

    nbsp眼下他们交换信物,只是礼节罢了。

    nbsp就像做生意一般。

    nbsp双方谈妥了一桩买卖,都是先立下字据,回去准备妥当之后,再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。

    nbsp正式的定亲礼,还是得等二人各自回去之后,再派人去送。

    nbsp没想到孙坚竟然直接把古锭刀给他了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“啊这......”

    nbsp孙坚十分尴尬,心中一横,索性实话实说。

    nbsp“坚与君侯结亲,实乃临时起意,确实没有准备......”

    nbsp“文台之信,何需信物相证?”

    nbsp张新摆摆手,看向孙坚脑袋上的红头巾。

    nbsp“要不这样吧,文台这赤帻我十分喜欢,不如以此为信?”

    nbsp“这合适么......”孙坚犹豫道。

    nbsp虽说信物的意义也就类似于字据,并不需要多值钱的东西。

    nbsp但他头上的赤帻说白了,就是一块红布而已。

    nbsp以他如今的地位,多少有点丢份。

    nbsp“我就要这个了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直接拍板,“文台大丈夫也,行事何以如此拖沓?”

    nbsp孙坚闻言也不再纠结,当即将红头巾解了下来,递给张新。

    nbsp当事人都不在意了,他再叭叭,那就显得小家子气了。

    nbsp“这才对嘛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看着手中的红头巾,突然心中一动。

    nbsp“文台,你需应我一事。”

    nbsp“君侯请说。”

    nbsp孙坚拍拍胸膛,“莫说一事,便是十事、百事,只要坚能办到,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

    nbsp“如今卿已是一州牧伯,三军统帅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盯着他,郑重叮嘱道:“卿一人之安危,身系一州之安危。”

    nbsp“此次袁术若来,卿与其交战,万不可再如以前那般,冲锋在前,切记,切记......”

    nbsp“好,坚应下了。”

    nbsp孙坚点点头。

    nbsp张新这个要求也是关心他的安危,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。

    nbsp“要分别了......”

    nbsp张新又将目光转向孙策、周瑜二人。

    nbsp啧。

    nbsp喜爱呀。

    nbsp“文台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再次看向孙坚,“我有一不情之请,不知文台可否答应?”

    nbsp“君侯请说。”

    nbsp孙坚心中疑惑。

    nbsp到底是什么事,竟然能让张新用‘不情之请这个词。

    nbsp“伯符天姿杰出,我实喜爱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开口道:“我欲收他为弟子,传他兵法。”

    nbsp“此次征冀州,不知文台可否割爱,让他跟随在我身边?也好面授机宜。”

    nbsp张桓与孙仁定亲,以孙坚的信义来说,无论将来发生了什么事,他都不可能会反悔。

    nbsp既然如此,那孙策以后就是张桓的大舅哥了,张新自然要好好培养一番,给儿子留个助力。

    nbsp至于孙策还会不会如同历史上那般割据一方?

    nbsp张新并不担心。

    nbsp只要孙坚还在,孙策就翻不起浪花来。

    nbsp再者说了,他敢传兵法,就不怕孙策日后与他为敌。

    nbsp如今孙氏的名望实在是太低了。

    nbsp割据一方或许可以。

    nbsp想要扫平天下?

    nbsp那还差得远。

    nbsp自己占尽先发优势,手下聚拢了那么多的能臣猛将。

    nbsp要是这样都还打不过一个孙策,那这天下干脆就让他孙家来坐算了。

    nbsp孙坚闻言欣喜若狂。

    nbsp张新用兵是个什么水平,他可是亲眼看过的。

    nbsp孙策若是能学到他一半的本事,就足以横行天下了。

    nbsp不仅如此,拜师张新还能蹭到蔡邕的关系,增强他孙氏的名望,可谓是好处多多。

    nbsp就在孙坚准备答应的时候,周瑜突然开口。

    nbsp“君侯,有道是父母在,不远游。”

    nbsp周瑜拱手道:“兖州这边战事亦启,这个时候,伯符还是留在父亲身边协助一二,更为合适一些。”

    nbsp他拿孝道作为借口,是怕张新把孙策当做人质,将来会以此要挟孙坚。

    nbsp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嘛。

    nbsp其实周瑜是想多了。

    nbsp孙策经他提醒,也反应了过来,对着张新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nbsp“策愿留在父亲身边,以尽孝道,还望君侯莫怪。”

    nbsp孙坚气得破口大骂,生怕张新生气,断送了这难得的机遇。

    nbsp可无论他怎么骂,孙策的态度依旧很坚决。

    nbsp拜师可以,有好处我肯定要。

    nbsp但青州不去。

    nbsp“好了好了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见状,心中更是羡慕,对孙坚笑道:“伯符孝心可嘉,你骂他做什么?”

    nbsp“这样吧,待我回到平原之后,遣人送一份兵书去昌邑,到时候伯符可要好好研读啊。”

    nbsp周瑜闻言,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。

    nbsp自己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

    nbsp孙策大喜,很识趣的就跪了,对着张新大礼参拜,口称老师。

    nbsp“恭喜君侯收得佳徒。”周瑜连忙道贺。

    nbsp张新哈哈大笑,与孙坚等人作别之后,驱车回到平原,将与孙坚结亲之事说给张宁听。

    nbsp张宁对此也很开心。

    nbsp讨董回来之后,张新与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孙坚。

    nbsp她也知道,这是个不可多得英雄。

    nbsp能与他结亲,也不算委屈了张桓。

    nbsp张新令人从府库中取出一些珍宝,并一份注解过的兵法副本,一起送到昌邑去。

    nbsp随后他又写了一封调兵令,盖上新鲜出炉的车骑将军大印,派人给韩馥送去。

    nbsp王允既然给了他名分,如果他不用的话,那就太可惜了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407章 收徒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