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重生黄巾,我开局杀了刘备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83章 定青州之策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张新头痛的不行,挥挥手,让平原太守下去动员民夫,准备守城事宜。

    nbsp黄巾肯定还会再来,并且下一次,估计就不止五六千人了。

    nbsp幸运的是,青州黄巾是在秋收之后才起义的,郡府内的粮食充盈,暂时不必为了粮草担忧。

    nbsp平原太守带领众郡吏退下,堂中只剩张新、荀攸、典韦三人。

    nbsp“公达可有良策?”

    nbsp张新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,只能先问问荀攸。

    nbsp“如今我军兵力不足,不如先向州中大族借兵?”

    nbsp荀攸沉吟道:“牧伯为平定青州而来,想来大族不会吝啬。”

    nbsp东汉的士族豪强,家中多养门客,蓄私奴,以为家兵。

    nbsp这些家兵的数量不少。

    nbsp之前朱儁击退褚燕,靠的就是自己的家兵。

    nbsp包括张新本人,黄巾旧部也可以看做是他的家兵。

    nbsp若是将青州大族的家兵都聚集起来,你家三百、我家五百,确实能得不少兵。

    nbsp而且这些兵还自带武器,根本不用张新操心。

    nbsp“公达此言不妥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思索了一会,摇摇头,“我要的,是一个我能一言而定,繁荣昌盛的青州。”

    nbsp“而不是看州中大族脸色,残破不堪的青州。”

    nbsp借兵,确实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兵力、装备不足的问题。

    nbsp但这样一来,张新就成了青州版的孙权,日后不得不与士族豪强共青州了。

    nbsp这不是他想要的。

    nbsp再说了,那百万青州黄巾该如何处理?

    nbsp若是不借大族之力,张新尚可以招抚谋之,即便安置土地不足,他还可以动用一些激烈的手段。

    nbsp比如查查那些大族子弟有没有违法乱纪之类的。

    nbsp那些大族就没一个屁股干净的,保管一查一个准。

    nbsp到时候抄个家、灭个族什么的,土地不就有了么?

    nbsp有理有据,其他大族也没办法说什么。

    nbsp可若是借了大族之力,这种事就没法干了。

    nbsp否则那些大族都会反他。

    nbsp届时他将被卷入无穷无尽的内耗之中,不得脱身。

    nbsp不能动大族,土地就会不足,即使能招抚一部分黄巾,那剩下的另一部分,依旧会与他作对。

    nbsp到时候就只能杀了。

    nbsp鬼知道要杀多久。

    nbsp毕竟青州西边还有一个泰山山脉,黄巾即使打不过他,也可以进山打游击去。

    nbsp历史上的徐和就是靠着这一点,才在青州硬抗了十五年之久。

    nbsp若不是碰上神速将军夏侯渊,来的太快,说不定他还能抗更久。

    nbsp如果张新真被青州黄巾拖个几年,不仅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先发优势损失殆尽,届时还要面临袁绍、曹操等人的多方压力。

    nbsp即使那时他把黄巾都杀完,估计青州基本上也打烂了。

    nbsp所以,青州黄巾不仅要定,还要速定,还要尽量不把青州打烂。

    nbsp这个难度很高。

    nbsp荀攸也很认同张新的想法,但客观情况就摆在这里。

    nbsp对方人数众多,将领素质也高。

    nbsp己方兵少,只能守城。

    nbsp若是不找大族借兵,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。

    nbsp“既如此,容攸细思之......”

    nbsp荀攸皱起眉头。

    nbsp张新也没闲着,脑中不断想着办法。

    nbsp“看来只能动用渔阳的黄巾旧部了,青州靠海......养了这么多年,也是时候让太史慈的水军发挥作用了!”

    nbsp从下曲阳跟出来的那些黄巾旧部,个个都是张新的心头肉,死一个他都得心疼好久。

    nbsp不仅因为他们都是老兄弟,是他起家的功臣,还因为这是最后一支正统的黄巾军。

    nbsp他们都是有信仰,有理想,愿意为了太平世界而奋斗的人。

    nbsp而黑山黄巾、白波黄巾、青州黄巾这些,其实都更像是借由太平道名头聚集起来的贼寇。

    nbsp他们中或许有部分渠帅还恪守着张角的教导,但他们麾下的那些黄巾,不是活不下去跟着混口饭吃的,就是浑水摸鱼的。

    nbsp这一点从史书上的用词也可以看出来。

    nbsp张角时期的黄巾,史书上用的是‘反,而后来的那些黄巾,用得都是‘寇。

    nbsp不到万不得已,张新实在不想再用他们。

    nbsp但形势如此,不得不用了。

    nbsp这时,荀攸开口问道:“不知牧伯对青州黄巾将领可有了解?能否效仿黑山黄巾之事,招抚之?”

    nbsp打不好打,只能尝试招抚了。

    nbsp“管亥、司马惧不好说,但徐和大概可以。”

    nbsp张新向荀攸解释了一下徐和与张角的关系,随后道:“然而青州黄巾百万,即便能招抚来,安置土地怕也不够。”

    nbsp青州黄巾与黑山黄巾不同。

    nbsp黑山黄巾有自己根据地。

    nbsp虽然山中产出的粮食不多,但也是有产出。

    nbsp再加上张新给粮,承诺分土地,这才让杨凤等人愿意跟随他。

    nbsp即便后来他卸任并州刺史,那也是动用了幽州的关系给黑山输血,暂时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,才能稳住他们。

    nbsp否则别说张角女婿,就算是张角本人来了,没有吃的,那也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然而青州黄巾不同,他们没有八百里太行这样的根据地,若是招抚来,立刻就要给他们分配土地。

    nbsp否则即便他们愿降,百万不事生产的人,张新也养不起。

    nbsp荀攸低头沉思了一会,眉目纠结,半晌,似是下定决心一般,看向典韦。

    nbsp张新会意。

    nbsp“老典,你到门外守着,三十步内不准有任何人靠近。”

    nbsp“诺。”

    nbsp典韦出门而去。

    nbsp张新看向荀攸,等待他的下文。

    nbsp荀攸深吸一口气。

    nbsp“牧伯若是担忧土地不足,或可与青州黄巾交通,令其杀大族,夺土地!”

    nbsp张新闻言,瞬间瞪大眼睛。

    nbsp如果坐在他面前的是程立、贾诩这俩货,说出这条计策,他不会意外。

    nbsp浓眉大眼的荀攸,也这么狠的吗?

    nbsp看来能当军师的人,没几个心不黑的。

    nbsp同时,张新也十分惊喜。

    nbsp荀攸是什么人?

    nbsp颍川荀氏,名门望族,和州中那些士族豪强是同一个阶级的。

    nbsp他能说出这条计策,这说明什么?

    nbsp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投效自己了啊!

    nbsp别管这个决定是他个人的,还是荀氏的。

    nbsp起码荀攸已经把宝押在自己身上了。

    nbsp不过想想也不奇怪。

    nbsp现在朝中俨然分成两派,一派是表面上以何进为首的党人势力,另一派就是以自己为首的董侯党了。

    nbsp党人那边,有荀谌(chén)在袁绍麾下。

    nbsp自己如此看重荀攸,他来自己这里,似乎也说的过去。 <

第183章 定青州之策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