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1章 东西两千里 南北几十万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断了本部退路。
nbsp梁军官兵惊恐不安,斗志尽失。
nbsp淳于诞此时便下令朝梁军大营发起猛攻。
nbsp小剑戎内的魏军也冲出营垒,杀向梁军。
nbsp樊文炽队伍遭到夹击,随即溃败,被斩杀的军士超过一万,被俘4千多。
nbsp樊文炽只身逃走。他麾下萧世澄等11名高级将领尽皆被俘。
nbsp魏军虽然在西部战场取得胜利,但这改变不了魏国在整条战线上的劣势。
nbsp时间来到525年初,魏国对梁国的全面战斗处在不利态势。
nbsp屋漏偏逢连夜雨。
nbsp这时,东部徐州发生了一件令魏国皇帝、朝臣们瞠目结舌的大事:徐州刺史元法僧反了。
nbsp元法僧身为安东将军、徐州刺史。他带着徐州七郡二十四县投降南梁。
nbsp元法僧是元义的嫡系死党,他的安东将军、徐州刺史是元义极力保荐的。
nbsp关键时节,元法僧叛国投敌,给魏国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,引起人神共愤。他的行为也直接要了元义的命。
nbsp元义因此被皇帝下诏赐死。
nbsp皇帝元诩赐死元义后,由生母胡太后摄政。
nbsp元诩心里想着:自己的处境,应该会比元义专权时强些吧!
nbsp他很快发现自己想多了。
nbsp元义对其他人凶残果决,可是对小皇帝则总是一副恭敬谨慎的姿态。
nbsp尽管那是装的,是当面一套、背后一套。
nbsp可既然元义装怂,那就说明他还是有底线的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而皇帝生母胡太后就大不一样了。
nbsp她不但疑心重,防着皇帝。而且经常形于颜色,严厉呵斥、惩罚亲近皇帝的人。
nbsp元诩算是看清了,自己只有闭嘴,才不会害死那些真正关心自己想法的臣子。
nbsp所以,魏国开朝会时,皇帝元诩便总是老样子,坐主位,却很少发言。
nbsp胡太后已不再坐帘后。
nbsp她让人在帝座边摆了一张与皇帝座位一模一样的龙椅。
nbsp胡太后就坐第二张龙椅上,自称“朕”。大臣们称她“陛下”。
nbsp元雍是帮助胡太后二次摄政的首要功臣,继续做丞相。
nbsp元义垮台后,皇甫度任领军将军,接管皇城禁卫军。他是胡太后的亲舅舅。
nbsp城阳王元徽以车骑大将军身份成为军队统帅。
nbsp尚书令李崇刚去世不久,新任尚书令是郑俨。他是胡太后幸臣。
nbsp尚书左仆射是元顺。他是前任城王元澄之子。
nbsp吏部尚书元孚。他曾出使柔然,被可汗阿那瓌挟持。
nbsp中书监徐纥。他曾是清河王元怿门下,现在是胡太后幸臣。
nbsp侍中李神轨,李崇次子。胡太后幸臣。
nbsp负责皇宫执勤的虎贲营首领名谷士恢,他的官职是散骑常侍、直阁将军,是皇帝亲信。
nbsp胡太后二次摄政,魏国群臣也很给面子。
nbsp大伙竟然拧成了一股绳,共同制定决策:联合柔然可汗阿那瓌对付破六韩拔陵;派北海王元颢赴河南平叛;任命齐王萧宝夤为西部行台大都督,对付高平镇、秦州、泾州等西部叛军。
nbsp——前面讲到的平叛经过就是这么来的。
nbsp至于与梁国的战争,胡太后当家的魏国朝廷,决定举全国之力进行反击。
nbsp不得不说,胡太后作为一个妇道人家,在头号权臣元义刚刚倒台的情况下,她在朝廷中还是有很大凝聚力的。
喜欢。
第511章 东西两千里 南北几十万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