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幸好遇见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07章 气数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来往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胡太后再次临朝听政,下令派出使者远赴柔然王庭,与阿那瓌和谈,许诺给予大量粮食、丝帛布匹及其它物资,换柔然出兵协助魏国平叛。

    nbsp阿那瓌对胡太后、皇帝元诩、丞相元雍还是比较信任的,于是答应出兵。

    nbsp从523年5月怀荒暴民杀死镇将于景,到525年3月柔然10万大军南下攻打破六韩拔陵,北方各地建立的起义政权多达十几个。

    nbsp但主要的是:

    nbsp1、524年4月,敕勒首领胡琛、副将万俟丑奴率军攻克西部军镇高平镇(宁夏境内),宣布建立政权。胡琛称“高平王”。

    nbsp2、524年6月,上珪(甘肃天水)军民擒杀秦州刺史李彦,推举莫折大提为“秦王”,建立政权。

    nbsp莫折大提不久病逝,长子莫折念生继位。

    nbsp3、524年7月,凉州人(甘肃武威)幢帅于菩提挟持凉州刺史宗颖,宣布造反。

    nbsp4、524年8月,原来向魏国朝贡的东、西两个高车部落(蒙古境内)宣布造反,投靠破六韩拔陵。

    nbsp胡太后再次出山,以重大代价请柔然可汗阿那瓌出兵,帮助魏国平息六镇叛乱,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黑色幽默。

    nbsp因为,从道武帝拓跋珪初设北方军镇,到太武帝拓跋焘完善六镇建设,唯一目的就是抵御柔然人南下劫掠。

    nbsp现在,局面颠倒过来:魏国朝廷邀请柔然大军南下,对占据六镇的军民发动进攻。

    nbsp阿那瓌亲率10万精骑兵,自武川入境,南下怀朔,西进沃野,所到之处,破六韩拔陵的队伍被摧枯拉朽般扫荡。

    nbsp阿那瓌驻军沃野后,胡太后命令立即按承诺送去大量钱财、物资。

    nbsp阿那瓌首次享受到在六镇范围内横行无忌的畅快感,兴之所至,自封“敕连头兵豆伐可汗”,意思近似“可汗之王”。

    nbsp阿那瓌的柔然大军由北向南攻打叛军,魏国朝廷北方大都督元深也没闲着。

    nbsp525年6月,北方大都督元深帐下首席谋臣、长史于谨向元深提议:自己与西部高车酋长乜列河有些交情,愿意前去招降他们。

    nbsp于瑾精通多族语言,对北方地理、民族有很深研究。

    nbsp元深非常在乎于瑾安危,不愿让他冒险。

    nbsp于谨表示,自己有很大把握说服西部高车归顺,那样的话,可以打开平叛局面。

    nbsp于谨坚持前去一试。

    nbsp元深作出各种安全布置后,才同意于谨出发。

    nbsp于谨单枪匹马,历经艰苦,找到旧友、西部铁勒首领乜列河,成功说服他带部落5万人东投元深。

    nbsp于谨随高车部落一同行军,同时派出几批死士给元深送去同样内容的一封信:高车部落东行途中,破六韩拔陵一定会在五原一带拦截。请元深派重兵在五原设伏,争取重创叛军。

    nbsp元深对于谨的谋略从不怀疑,立即照做。

    nbsp果然,破六韩拔陵亲自率主力拦截西边高车部落。

    nbsp元深率大军与乜列河、于谨指挥的高车军夹击破六韩拔陵,重创并大败之。

    nbsp破六韩拔陵率军往回逃走,遭遇得到消息赶来的阿那瓌大军,又被大量剿杀。

    nbsp破六韩拔陵被迫南渡黄河逃跑。

    nbsp元深和阿那瓌的大军紧追不舍,衔尾截杀。

    nbsp最后,叛军完全溃散,被斩杀6万多,被俘二十多万。

    nbsp怀朔镇原魏军小队主高欢,被起义军俘虏后,因为军户身份受到优待。

    nbsp他加入起义军,担任队主,手下有500人。

    nbsp他的那些好兄弟全在队中,包括姐夫尉景。

    nbsp这一次,他们就在这二十多万俘虏里面。

    nbsp不过,破六韩拔陵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nbsp至此,北魏六镇起义基本被平定。

    nbsp阿那瓌又从北魏朝廷获得大量封赏,然后撤回北方。

    nbsp元深前年曾上书朝廷,提出善待六镇官兵、军户、犯人,避免矛盾激化。可惜没引起朝廷重视。

    nbsp此刻,面对二十多万叛军降徒,他再次上书,认为这些降徒只是随大流的百姓,朝廷没必要以叛军对待他们,以自由民身份安置他们,对稳定北方大局更有利。

    nbsp元深建议:在恒州之北设置郡县,将他们安置在那里,分土地、发种子,提供救济,令他们消除叛乱之心,逐步安居乐业。

    nbsp元深强调:这样做,魏国北方基本可以安定下来。

    nbsp然而,此时的朝廷里,重新掌权的胡太后,最大贪官、丞相元雍,以及皇帝元诩,再次表现出“不纳良言”的作风,对元深的奏折只是付诸一笑。

    nbsp皇帝下诏:令黄门侍郎杨昱为“降户安置使”,将这二十多万叛军俘虏分散安置在河北的冀、定、瀛三州,成为“就食降户”。

    nbsp参与六镇叛乱的野心家们,大多跑路了。

    nbsp这二十多万普通叛军,都是为了争取吃口饱饭的权力而参战。

    nbsp现在,朝廷一纸诏令,他们就得离乡背井,奔赴未知他处,成为被看管监督的贱等农户。

    nbsp这些人嘴上不敢有怨言,心里则抱定了隐忍复仇的态度。

    nbsp后来,当他们再次拿起武器反叛时,就不再顾忌生与死,而是成为一往无前的死士,成为推翻元家(拓跋家)皇朝的中坚力量。这是胡太后、皇帝元诩、丞相元雍万万想不到的。

    nbsp元深得知朝廷决定时,不住摇头:这二十多万降户,此刻是乞活民,将来若有风吹草动,必定是死战兵。

    nbsp本朝气数已尽矣!——元深在心里如此深深哀叹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507章 气数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