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0章 惹火上身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魏国皇帝拓跋焘,在滑台城黄河边特意搭建了一座高台,用来欣赏魏军拦截宋国水师军舰的战斗。
nbsp当然,他还有个秘密目的,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。
nbsp不过,他这次有些疏忽、有点自信过头,错估了宋国楼船军的实力和决心。
nbsp本来,拓跋焘的总兵力约2.6万人,2万是他带来的。6千是独孤寒吖熬过王玄谟围攻后剩下来的。
nbsp无论是拓跋焘带来的,还是独孤寒吖苦战后剩下的,都是虎狼之师。
nbsp他的船只也不少,大小几千艘。
nbsp但是,他这次遇到的对手,注定让他踢在铁板上。
nbsp因为,他犯了两个错误:骑兵与水师在河上作战、渔船/货船对付专业军舰。
nbsp垣护之在主舰上,通过三名旗令官发号施令。
nbsp目测过魏军战船数量、品种、队形后,垣护之下令:本方战舰不避敌船,只防弩箭手。
nbsp对方都是些货船、渡船、渔船,根本不在考虑之列。
nbsp对方唯一有威胁的是弓箭、手弩射击。
nbsp对此,也别无他法,只能硬碰硬。
nbsp你有我也有:弩箭对弩箭。
nbsp魏军在黄河上横拉了三条长铁索。
nbsp垣护之命令:搭载执斧手、握刀兵、持锤军士的三艘战舰,位列舰队中央,在前开路。
nbsp其余战舰在两侧护住他们,掩护他们行动。
nbsp当宋军水师战舰接近第一条铁链时,魏军大小船只上的弓箭、手弩开始发射,战斗一开始马上白热化…
nbsp高台上的拓跋焘见到,魏军的船只在宋军战舰面前,就像纸糊面捏的,不堪碰撞,一触即翻,许多直接裂开。
nbsp虽然魏军战船密密麻麻,数量是对方几十倍,但根本不是一个量级。
nbsp宋军战舰就像在浮萍中航行一般。
nbsp现在就看三条铁索加上魏军弩、箭手的拦截效果了。
nbsp宋军战舰没有让拓跋焘等得太久就给出了答案:大约用了盏茶功夫,第一条铁链被砍断。
nbsp有了样板,后面就是照做。
nbsp跟着是第二条、第三条。
nbsp——激战过程中,宋军花了不到一个时辰,砍断了河面上的三条铁链。
nbsp宋军水师损失了一艘战舰,500多军士。
nbsp魏军的损失大约是300多只大小战船,1400多军士。
nbsp最后,宋军舰队朝下游方向扬长而去。
nbsp垣护之知道,宋军这次北伐已经无法达成预期目的,宋国不可能控制黄河沿岸。
nbsp水师舰队留在黄河一线相当危险。
nbsp他决定直接由黄河出海,走海路回建康。
nbsp拓跋焘目睹了战斗全过程。
nbsp没有办法,他和步六孤真、鲁秀等人只能看着干瞪眼。
nbsp任凭你鲜卑壮士力能拔山、戟可穿云,在河面与宋军专业水师较量,也是一筹莫展,只剩叹气。
nbsp拓跋焘对武将要求很高,奈何今天频道不对。即便对战斗结果不满意,他也不能苛责将士们。
nbsp最后,他只是轻轻摇头,在步六孤真、独孤寒吖陪同下默默回去滑台城。
nbsp*****
nbsp宋国北伐西路军方面。
nbsp弘农太守部。
nbsp总指挥柳元景坐主位,两边是尹显祖、鲁方平、薛安都、庞法起、田义仁。
nbsp还有二人:后军参军、73岁老将庞季明;降将李初古拔,他继续担任弘农太守,只不过换了门庭。
nbsp庞季明是关中望族庞氏嫡系,当年因家族遭到魏军屠杀而率少量族人投奔宋国。
nbsp今天他与会,是因为他向柳元景提出一个方案:自己愿意孤身潜回关中,到那里联络反魏义士,发展地下组织。到时接应征西大军。
nbsp柳元景请他来参加会议,并向诸位将军介绍了庞老参军的想法。
nbsp众将纷纷表示同意、认可。
nbsp认可的意思就是:到时无论谁攻进关中、长安城,都先联络他,带上他的队伍。
nbsp庞季明得到众人支持,也不多说什么,抱拳团团致意后离开会场,回去准备出发。
nbsp会议继续。
nbsp柳元景:“诸位,咱们现在的位置,东北边是陕城,西北边是潼关。虽说咱们的目标是潼关→长安方向,但若不控制陕城,魏军可以背后偷袭咱们。所以,现在咱们分工一下:李太守驻守弘农城;薛安都、鲁方平攻陕城;尹显祖、庞法起攻潼关,想法与庞季明联络上,东西夹击。本将军坐镇弘农,督运粮草,居中指挥。诸位有什么想法,现在请提出来。”
nbsp众人都无异议。领命出发。
nbsp薛安都与鲁方平率领各自人马出发,向陕城进军。
nbsp陕城太守宗显得知消息,一面固守城门,一面派人向皇帝拓跋焘求救。
nbsp陕城北靠黄河,南面是山,地势险要,城防非常坚固。
nbsp最重要的是,这里距离洛阳200里,交通方便,很容易得到魏军主力增援。
nbsp薛安都在城东、鲁方平在城西展开猛攻,但效果都不理想。
nbsp正在此时,魏国大军已经抵达黄河北岸。
nbsp拓跋焘收到宗显求救信,立即派洛阳城里的大将张氏连提,带二万重装骑兵,向西救援陕城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同时,拓跋焘又命浦坂城守将何难自西边出发,向东攻击鲁方平部。
nbsp薛安都、鲁方平遭到张氏连提、宗显、何难三部梅花间竹夹击。
nbsp鲁方平决定与薛安都合军,集中兵力迎战魏军主力张氏连提队伍。
nbsp他率部行军到陕城东面,见到薛安都,对他说:“小薛,如今敌军超过我军两倍,咱们唯有死战才有机会。如果你退缩,则我必斩你。若我退缩,请你斩我!”
nbsp薛安都大声应答:“好!大丈夫死则死尔,有何惧哉?!”
nbsp言罢,他卸下身上兜鍪、铠甲,露出里面的大红内袍。又把战马身上的甲胄也除掉,手执长矛,翻身上马,杀向敌阵。
nbsp双方军士只见一道红影在魏军里面穿行,所过之处,许多魏军中刺堕马。
nbsp鲁方平也学他样子,解除重胄,轻装上阵,拼命敌军。
nbsp宋军将士见到本方两位将军如此神勇,受到激励,士气大增。
nbsp就这样从早上杀到傍晚。
nbsp与此同时,坐镇弘农的柳元景也得到陕城军报,知道那里形势不妙。
nbsp他派自己堂兄刘元怙率2千精骑赶过去增援。
nbsp柳元怙等人接近陕城东边战场时,他下令全体军士下马,捂住马嘴,悄悄行军至敌军身后,再上马突然杀出。
nbsp魏军猝不及防,阵形大乱。
nbsp薛安都趁机冲到魏将张氏连提跟前,几个回合后,将其斩杀。
nbsp魏军首领被杀,军心溃散,乱了阵脚。
nbsp在薛安都、鲁方平、柳元怙队伍合攻下,张氏连提的2万人nbsp,被杀5千多,踩踏堕崖2千多,被俘4千多,其余四散溃逃。
nbsp听闻宋军在陕城东面大胜,张氏连提也死了,正向陕城赶来的何难立即掉头回蒲坂城去了。
nbsp陕城太守宗显知道继续抵抗意义不大,于是开城门投降。
nbsp潼关那边,庞季明不负众望,真的在长安城附近组织起一支义军队伍,3千多人。
nbsp庞季明带着这支部队,由长安城出发,到了
第370章 惹火上身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