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0章 走钢丝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士家三兄弟决定占领大庾县,本来只是为了恶心吴国孙权。
nbsp交州老老实实上贡的日子,你不焚香祷告感谢上天,与交州七郡和平相处,反而三天两头搞事。
nbsp现在,你说派兵攻打就派兵攻打,说撤军就撤军。
nbsp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?
nbsp交州有句谚语:趁你病要你命。是说对翻脸之人不能心慈手软。
nbsp交州对吴国就是如此。
nbsp占领大余县之后,士武决定在那里搞点新意思:改革管理体制。
nbsp他撤回大部分军队,只留2000军士驻扎于此。
nbsp同时,他只任命了一位大余县临时议长王赧,并对后者如此这般交代一番。
nbsp在2000军士威慑下,王赧宣布:大余县官员,只保留20名治安管理游徼。其余官员职务解除。
nbsp大余县5年内不收税、不征兵,不服徭役。
nbsp5年之内建立乡议事会、县议事会。
nbsp5年后,由乡县议事会推选县令。任期三年。三年重选一次。
nbsp以上搞法,既可说是对吴国的作弄之举,也可算是一种尝试。
nbsp吴国新派来的豫章郡守陈表,与诸葛恪一样,也是前“吴太子四友”之一。
nbsp太子孙登在世时,“吴太子四友”是香饽饽。
nbsp所以诸葛恪外放就任扬州牧。
nbsp现在,太子已薨逝。他这个“前太子四友之一”被动外放,只能捞个豫章郡守。
nbsp而是是个坐在火山口的郡守。
nbsp不是因为这里挨着交州,而是因为豫章郡被交州南海郡霸占了大庾县,现在被改名大余县。
nbsp以前,东吴32郡,颠覆时期大郡2万军队,小郡1万。
nbsp如今人口勉强是颠覆时期的1/5。连豫章郡这样的传统人口大郡,也不到20万人了。军队数只有一万。
nbsp过去,豫章的军队几乎全部放在北边,用来对付魏国。
nbsp现在,形势变了,豫章不但要对付北边的魏国,还要防备南边的交州。
nbsp陈表之父陈武,东吴十二虎臣之首。可惜在合肥之战中为掩护孙权而战死。
nbsp按说陈表有孙权罩着,飞黄腾达指日可待。
nbsp但由于陈家不属于东吴三大势力的任何一方,故陈表的发展势头,自然不如同为“太子四友”的诸葛恪等三人。
nbsp而今更是啥都不用想了。手里捧着一个烫手山芋,日子艰难也就罢了。哪天倒了血霉自己都不知道。
nbsp陈表经过思考,决定先不考虑交州方向的变故。还是把重心放在北边临江一线。魏国才是吴国的大患。
nbsp交州的麻烦,是淮汜集团惹出来的。现在,他们爱理则理,不理拉倒。
nbsp自己父亲已去世多年。他过去的朋辈、部下早就另投门庭,那些关系指望不上。自己也从没指望过。
nbsp自己唯一的倚仗太子孙登也没了。
nbsp陈表忽然意识到,自己成了吴国官场的孤魂野鬼。
nbsp弟弟陈力啾前年参加合浦平叛,从此杳无音信。
nbsp有人说他没有阵亡,而是被卖到交州世家做了奴隶。也不知这消息是否属实。
nbsp唉,同辈人中,自己和弟弟力啾是陈家最有希望的二人。结果到现在是这样的状况。
nbsp九泉之下的老父,一定深深失望。
nbsp……
nbsp新任豫章郡守陈表在南昌城里唉声叹气之时,被他念叨的弟弟陈力啾,在苍梧郡城里打了一个老大的喷嚏。
nbsp横蒲关阻击战结束后,韦西风一家三口,加上老丁夫妇,两个丫鬟,五个卫士,徒弟黄远河,还有陈力啾、周思耒10人,一起回到了苍梧郡老家。
nbsp韦西风在战地医院苍梧分部附近购置了一座院子,作为黑十字会总部。把陈力啾等人安置在那里。
第220章 走钢丝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