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幸好遇见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24章 回收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武帝驾崩前,发布的“轮台罪己诏”,其实是一份“国家发展十年计划”。

    nbsp核心意思是停止以前的军事扩张战略,把朝廷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生产,休养生息。

    nbsp霍光、金日磾都是在宫廷里长大的官僚。受托辅政时,可以说对治理国家一窍不通。

    nbsp如果没有桑弘羊、徐又成两人管理的系统搞钱,霍、金二人连宫卫、朝官的俸禄都不知怎么去弄,更别说养活几十万军队了。

    nbsp二人也没带过兵,更没上战场杀过敌。

    nbsp他们也没负责过政府某个部门,懂得官僚体系运作。

    nbsp所以开始几年,带兵打过仗的上官桀,负责搞钱的桑弘羊、徐又成,管理文官体系的田千秋,其地位稳如磐石。

    nbsp无他,因为首辅、次辅离不开他们。

    nbsp二人作为首席、次席辅政大臣,只能萧规曹随,按照“轮台罪二己诏”的要求亦步亦趋。

    nbsp那就是:将对匈奴的进攻态势改为防御;减少徭役征服的时长和次数;减少公务员录用规模…

    nbsp恰在这段时期,匈奴地区出现的两种情形,配合了大汉朝廷政策改变节奏:

    nbsp一、连续几年的温暖气候和丰沛雨水,草场生长能够供给牲口需要。匈奴人无需抢掠也能过得不错。

    nbsp二、匈奴领导层分裂成几派,对南下与汉军作战不能达成统一意见。

    nbsp于是乎,十多年时间里,汉匈之间没有大的冲突发生。

    nbsp前面说了,除了死去的桑弘羊,以及已经联系到王西风的徐又成,记挂着王西风的,还有几人,其中包括酒泉郡守魏江。

    nbsp魏江被贬酒泉郡,早已没了当年的热血慷慨。他视工作为上传下达,心态无欲无求。饱食终日、无所用心。

    nbsp他没法直接联系王西风。但他这里离车师国近,也知道王西风与车师国的渊源。

    nbsp于是,他想办法联系上了哈密城主野利娥眉。几经周折,也联络到了王西风。

    nbsp卫陵回到车师国后,重回王座。同时得到师陵公主和苏呐将军报告,已经与王西风联系上。

    nbsp原来王兄弟在右日逐王王庭里,也没吃什么苦头。卫陵女王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nbsp王西风的所有熟人里,最想见到他却又唯一没联络到他的,就是大汉皇帝刘弗陵。

    nbsp刘弗陵在朝会中提出派使团赴匈奴谈判,接回王西风。

    nbsp这提议被一众大臣否决后,他也并没放弃。

    nbsp他让建章营卫尉刘辟强派出几名军士,与心腹太监兆禾一起,伪装成商人,想潜行进入匈奴王庭。

    nbsp几次都以失败收场。

    nbsp不是被霍光的探子察觉,给堵住出不去。就是被匈奴人逮住,历经千辛万苦才逃回来。

    nbsp没有找到王西风,还损失了几个卫士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在彷徨无助的岁月中慢慢长大了。

    nbsp他成了一个心思玲珑剔透的人。

    nbsp再过几个月,他就满18岁了。

    nbsp按照先武帝遗嘱,刘弗陵满18岁时,辅政大臣就要归政于他,让皇帝亲政。

    nbsp当年的托孤辅政大臣,只剩霍光一人。

    nbsp丞相田千秋也于两个月前薨逝。现在的丞相是富春侯王欣。

    nbsp如果情况没什么变化,刘弗陵决定不接受亲政。

    nbsp即便霍光惺惺作态,三邀四请,刘弗陵也深深知道:那不是他的真心意思。

    nbsp如果自己露出亲政意图,可能小命不保。

    nbsp除非,王西风能够回来帮助自己。

    nbsp——刘弗陵这样想着。

    nbsp*****

    nbsp远在两千里之外的王西风,也在考虑回家问题。

    nbsp在大漠王庭的这么多年里,他基本弄清了匈奴人的生活习性,也大概明白了汉匈战争的根本原因。

    nbsp王西风觉得,要根本上避免汉匈战争,只有让匈奴分裂成几部分,无法团聚成一股力量。

    nbsp那样,他们没有实力也没有胆量进攻汉朝。

    nbsp此外,分裂了匈奴之后,要团结靠近陇西、北地六郡等南部匈奴部落,不主动攻击他们,鼓励他们定居下来,教他们垦荒种地。

    nbsp并且,在他们遇到灾荒时,要像救济汉人一样救济匈奴人。

    nbsp

第124章 回收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