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:人在洪武,复活常遇春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09章 一定要多做诗词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够了,你居然如此的狗眼看人低,能被东家召唤而来的人物,能是那么简单的吗?”

    nbsp“就别给我丢人了,还自称朕。”

    nbsp“赶紧给我滚一边去,不然我这个当兄长的还得再收拾你一顿。”

    nbsp赵匡胤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立刻训斥了赵光义几句。

    nbsp苏轼虽然在官场上的政治灵敏度不高,但在这几句话中也听出了赵匡胤的身份,能够是太宗皇帝的兄弟,那这未必然会是太祖皇帝了。

    nbsp随即苏轼又朝着赵匡胤的方向叩拜道:“下官苏轼拜见太祖皇帝陛下!!!”

    nbsp“嗯,爱卿,快快平身吧……”

    nbsp赵匡胤倒是客气的多,虽然只是让苏轼平身,但却也让苏轼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。

    nbsp这可是传说中的人物,一根盘龙棍终结五代十国乱世的千古一帝,也是苏轼非常崇拜的偶像之一。

    nbsp“朕对你这个人也的确没什么印象,你应该不是大宋早期的官员吧?”赵匡胤轻声细语的询问道。

    nbsp当然他作为大宋的开国皇帝,当年是不会如此柔和对待一个小官员的,但现在明显是今时不同往日。

    nbsp整个通福酒楼之中,就只有他赵匡胤和弟弟赵匡胤是大宋的人,现在又出来了,一个大宋本地人,自然要额外的关照,迅速的收纳为自己的小弟。

    nbsp听到赵匡胤的问号,苏轼立刻回答道:“回太祖陛下的话,下官生于仁宗景佑三年,仁宗嘉佑二年进士,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之时离世。”

    nbsp“哦?仁宗时期便已入朝了吗?如此说来,你也算是五朝元老了。”

    nbsp赵匡胤微微有些惊讶,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个名为苏轼的人,竟然是从仁宗年间到徽宗年间的老臣子。

    nbsp“不止如此,东坡居士还有很多享誉文坛的大作,哪怕是如今的大明,东坡就是也是很多文人士子所追捧的对象,老夫这里还有一本东坡居士的诗词收录集,”刘伯温回了趟房间,等再回来之时,手中便多了一本书籍。

    nbsp而赵匡胤也是十分分好奇的接过这本书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nbsp关于赵匡胤,他也不是一个只懂武力的武皇帝,反而是文武双全,不仅有武略,而且还有文韬,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皇帝。

    nbsp赵匡胤甚至还有多首诗词流传于世,说明他对这方面有着不低的研究。

    nbsp在他看了几首有关于苏轼的大作之后,一时之间也是赞不绝口,惊叹道:“写的真好啊,没想到我大宋还有

第209章 一定要多做诗词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