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1章 传烽堡·火烬声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nbsp“是敌兵来了!”墨渊的声音有些发紧,“他看到前哨的信号了。”
nbsp幻象里的风突然变得狂暴,卷起沙石打在石生脸上,他却像没知觉似的,只顾着往火塘里塞松木,又撒上一把硫磺,火“轰”地窜起来,黑烟笔直地冲上天空,在云层里撕出个窟窿。他望着烟柱,突然咧开嘴笑了,露出两排白牙,喉结上下滚动,像是在喊什么,可风里只有火舌舔着木柴的噼啪声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很快,远处的另一座烽燧也升起了烟,像在回应他。石生就站在火塘边,一动不动地望着,直到那烟柱散了,才开始清理火塘,把没烧透的木炭捡出来,用麻布包好,藏进土里——那正是他们刚才找到木盒的地方。
nbsp“他省着用燃料。”吴仙看着幻象里石生小心翼翼的样子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,“三百年前这里肯定缺补给,他每烧一次烽火,都像在剜自己的肉。”
nbsp幻象流转得越来越快。石生在台顶种过几株耐旱的沙葱,绿油油的刚冒芽,就被一场沙尘暴埋了;他在雨夜用身体护着火塘,怕雨水浇灭了火种,第二天浑身冻得发紫,却还在火塘边刻下一个新的“正”字;有次敌兵的游骑摸到了堡下,他握着把锈刀守在台阶口,刀上的缺口比他脸上的伤疤还多,游骑骂骂咧咧地走了,他才瘫坐在地上,对着那卷绢布无声地流泪。
nbsp“他守了二十年。”墨渊的镇山链发出低低的嗡鸣,“我师父说,最后那场大战,敌军绕到了烽燧后方,想掐断军情传递。石生是第一个发现的。”
nbsp幻象里的天色暗了下来,不是夜晚,是被漫天的敌军旌旗遮的。石生的脸在火光里忽明忽暗,他把所有的柴都堆进了火塘,连那个装麦饼的木盒都劈了塞进去,最后抱起那卷绢布,在怀里揣了揣,又小心翼翼地埋进火塘边的土里——正是他们找到木盒的位置。
nbsp敌军的箭像雨点一样射上台顶,石生的胳膊中了一箭,血顺着袖子往下淌,他却像没看见似的,摸出火折子,吹亮了,往火塘里一扔。
nbsp“轰——”
nbsp这一次的火不是黑烟,是赤红的,像条火龙窜上天空,把半个夜空都烧红了。石生就站在火中间,背挺得笔直,再也不驼了。他张开嘴,像是在喊,可风里只有火的咆哮,还有远处传来的、越来越近的号角声——那是援军来了。
nbsp火光里,他怀里没来得及埋好的半块绢布飘了起来,被火舌卷着,化作一只燃烧的蝴蝶,往东南方向飞去。
nbsp幻象散去时,台顶只剩下他们三人,还有那堆早已冷透的火塘。阿芷蹲在地上,用手指把刚才翻出的木盒埋回土里,埋得很深很深:“草说他不想让别人看到……他怕家人的样子被烟火熏脏了。”
nbsp吴仙伸手握住念归幡,幡面上新添了一颗星辰,这颗星不像苏清和那颗带着药香,它滚烫得像块火炭,星纹里淌着风声、劈柴声、火塘的爆裂声,还有无数次被咽在喉咙里的、无声的呐喊。他忽然明白,有些声音不必说出口,烧在天上的烽火,刻在墙上的“正”字,埋在土里的念想,都是石生的语言。
nbsp“往东南走,是望归崖。”墨渊望着天边那抹残红,像极了幻象里的烽火,“那里有座关隘,守关的老兵临终前把自己的骨头烧成了灰,混在城砖里,说这样就能永远望着故乡的方向。”
nbsp阿芷的两生草转向东南,草尖的水珠里映出座断了半截的关楼,楼角的风铃早就锈死了,却像是还在响,叮铃叮铃的,像无数人在喊着“回家”。
nbsp吴仙握紧了念归幡,幡面上望归崖的星纹正亮着,那光芒带着种沉甸甸的思念,像块浸了泪的石头。他知道,那个老兵定是把所有的牵挂都砌进了关墙里,每块砖都刻着故乡的名字,等风来的时候,就一遍遍地念。
nbsp传烽堡的风还在刮,卷着台顶的灰烬往东南飘,像是石生未熄的烽火,在为他们引路。火塘边的三块黑石被风吹得轻轻晃动,发出细碎的声响,像谁在无声地告别。
喜欢。
第1151章 传烽堡·火烬声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