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开局上海滩:我以商道破危局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60章 山雨欲来,重庆密令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顾承砚捏着电报的手指微微发颤,晨露打湿的纸页在掌心洇出浅淡的水痕。34;述职34;二字像根细针,扎得他后槽牙发酸——重庆方面从前只递过鼓励的虚话,这回突然要34;派遣代表34;,还点名要《战时经济互助联盟》的全案。

    nbsp他抬眼时,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声正穿透耳膜,那些工人脸上的笑还没褪尽,可他喉咙里像堵了块烧红的炭。

    nbsp34;若雪。34;他将电报递过去,指节在裤腿上蹭了蹭才松开。

    nbsp苏若雪接得极稳,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,指尖抚过34;全案34;两个字时,他看见她腕间的翡翠镯子轻轻磕在电报边缘,发出极轻的34;咔34;声。

    nbsp34;述职。34;她忽然开口,声音比平日低了些,34;去年张总经理去汉口领奖章,重庆用的是39;特邀39;;周厂长捐了三卡车药品,人家写的是39;共商39;。34;她抬眼时,瞳仁里映着窗外未散的晨雾,34;这里用39;请...派遣代表39;,倒像是上级对下属发令。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喉结动了动。

    nbsp他想起上个月在上海法租界,日本商社的人往他茶里下过慢性毒药;想起前晚整理联盟账目时,发现有三笔款项的流向被刻意模糊——可这些都不如眼前这张电报烫手。34;全案34;两个字在他脑子里转,联盟现在攥着江浙沪十七家纺织厂、五家机器行的命脉,若真把运作细节交出去...

    nbsp34;他们要的不是汇报。34;苏若雪将电报折成小方块,指腹压过折痕,34;是掌控。34;她的声音轻,却像敲在青铜上,34;去年财政部说要39;统筹物资39;,结果棉纱配额有三成进了汉奸的私仓;前月经济部提39;联合采购39;,最后定价权全在几个留洋回来的39;专家39;手里。34;她忽然握住他的手,掌心带着常年拨算盘的薄茧,34;阿砚,你带着这些厂子从上海烧到南昌,不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的。34;

    nbsp机器的嗡鸣突然拔高,顾承砚感觉有股热流从心口涌到眼眶。

    nbsp他想起在闸北被炸毁的染坊,想起老陈蹲在墙角抹眼泪时说的34;机器转起来比儿子喊爹还亲34;,想起苏文澜笔记本里那句34;母机之母,可生百机34;——他们熬了多少夜改图纸,冒了多少回敌机的轰炸运零件,才让这台机器转起来。

    nbsp要是重庆的手伸进来...

    nbsp34;我这就联系周叔。34;他抽回手,从西装内袋摸出怀表,34;他在财政部当过司长,现在虽退了,耳目还灵。34;苏若雪点头,转身时衣角扫过案头的笔记本,扉页的34;慎思34;二字被带得掀起一角,像在轻轻叹息。

    nbsp南昌的夜来得早,顾承砚蹲在办事处顶楼的小阁楼里,对着发报机按键的手背上全是汗。

    nbsp发报员小王缩在角落打哈欠,煤油灯在风里晃,把他的影子扯得老长。34;叮——34;回应的电码声响起时,顾承砚几乎是扑过去的。

    nbsp34;周叔回的?34;苏若雪不知何时站在楼梯口,手里端着茶盏,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。

    nbsp顾承砚把抄好的电文递给她,纸页边缘被他捏得发皱:34;有人想借你之手整合实业资源,但未必是为救国。34;

    nbsp苏若雪的茶盏在桌面轻磕了一下。

    nbsp她低头时,发间的珍珠簪子闪了闪,34;未必为救国34;这几个字像块冰,顺着顾承砚的后颈往下滑。

    nbsp他想起前两日在码头遇见的伤兵,他们缠着渗血的绷带,却还在帮着搬机器零件;想起苏州河上被击沉的货船,整舱的棉纱泡在水里,染得河水像血——这些人拼了命护着的火种,难道要喂给某些人往上爬的梯子?

    nbsp34;明日先回电说39;代表人选需商议会董39;。34;苏若雪突然开口,茶盏里的水纹还没散,34;拖三天,我让阿福去汉口找从前的账房先生,他现在跟着孔二小姐当管家,能探探口风。34;她伸手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,34;阿砚,我们护了这么久的东西,不能轻易交出去。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握住她的手,窗外不知何时起了风,卷着远处日军侦察机的轰鸣。

    nbsp楼下车间的机器声还在响,一下一下,像心跳。

    nbsp后半夜,顾承砚在办事处的木床上翻来覆去。

    nbsp月光透过窗棂爬进来,在墙上投出树枝的影子,像极了上海老宅里那株被日军炮弹炸断的梧桐树。

    nbsp迷迷糊糊要睡着时,楼下突然传来34;咔嗒34;一声——是门闩被拨开的动静。

    nbsp他翻身下床,摸黑摸到枕头下的钢笔(笔帽里藏着刀片)。

    nbsp楼梯口传来极轻的脚步声,接着是纸张落在木桌的闷响。

    nbsp等他冲到楼下时,只看见半开的窗户,风掀起桌上的信纸,最上面那张的署名处,用红笔写着两个字,在月光下泛着暗哑的光——

    nbsp34;故交34;。

    nbsp顾承砚握着34;故交34;信纸的手还没暖热,第二日清晨,邮差的铜哨声便穿透了办事处的木门。

    nbsp34;顾先生,您的信。34;送信的老周头哈着白气,指节冻得通红,信封上34;南昌顾氏实业34;的字迹歪歪扭扭,邮戳却盖着34;重庆34;二字。

    nbsp顾承砚接信时,指尖触到信封里硬邦邦的异物——是张照片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拆开的瞬间,照片34;啪34;地掉在青石板上。

    nbsp他蹲下身,看清照片里那个穿着粗布工装、站在黄浦江码头指挥挑夫搬木箱的身影时,后颈的寒毛全竖起来了。

    nbsp那是去年十一月,日军轰炸前最后一批物资撤离的场景,当时码头上全是军统的便衣,连他自己都没留底片。

    nbsp信纸窸窣作响,34;若应召,可保产业;若拒召,恐遭清算34;的墨字在眼前跳动。

    nbsp落款34;军统驻渝联络处34;几个字像淬了毒的针,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。

    nbsp34;阿砚?34;苏若雪端着茶进来,见他攥着照片的指节发白,茶盏险些落地,34;这是;

    nbsp34;重庆的威胁。34;顾承砚将信纸拍在

第160章 山雨欲来,重庆密令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