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开局上海滩:我以商道破危局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73章 黄浦夜雾,暗战升级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br/>
    nbsp阿林弯腰捡笔帽时,帽檐下的眼睛飞快地扫过顾承砚,又迅速垂下。

    nbsp34;去账房帮若雪核账。34;顾承砚拍了拍阿林的肩,34;仔细些,别再出错。34;

    nbsp阿林应了声,抱着账本往账房走。

    nbsp他的脚步很轻,却在经过告示栏时顿了顿——那里贴着顾氏34;资金链紧张34;的告示,墨迹还没干透。

    nbsp他摸出块手帕假装擦眼镜,指腹轻轻蹭过告示边缘,然后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继续往前走。

    nbsp暮色漫进商会时,苏若雪从账房探出头,朝顾承砚招了招手。

    nbsp他走进去,见她正把二十张假船票塞进账本夹层,抬头时眼里闪着光:34;都齐了。34;

    nbsp窗外,黄浦江的汽笛声悠长地响起来。

    nbsp顾承砚望着她发间晃动的珍珠簪子,突然想起今早她说的34;好34;。

    nbsp等这一切结束,他要带她去豫园,看满池的荷花,看她在九曲桥边笑,看她的影子和他的影子,在水面上叠成一片。

    nbsp而此刻,角落里的阿林还在整理账本。

    nbsp他的钢笔尖在纸页上顿了顿,一滴墨晕开,像朵未开的花。

    nbsp阿林把钢笔帽扣回笔杆时,墨水在纸页上晕开的痕迹恰好盖住了34;顾34;字的右半部分。

    nbsp他盯着《民族资本何去何从》的落款——34;匿名商人34;,喉结动了动,将信纸折成三叠塞进粗布衫内袋。

    nbsp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响,他摸黑溜出商会后门。

    nbsp弄堂里飘着隔夜的煤球味,阿林拐过三个弯,在34;同文书局34;的木招牌下停住。

    nbsp门环上系着半截红绳——这是顾承砚教他的暗号。

    nbsp他抬手轻叩三下,门缝里探出个戴圆框眼镜的脑袋:34;先生要印什么?34;

    nbsp34;《申报》副刊的约稿。34;阿林压低声音,把信纸递过去。

    nbsp眼镜男快速扫过内容,镜片后的眼睛突然亮起来:34;好文章!34;他搓了搓手,34;明早头版,我让人加印三千份。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在绸庄二楼听见报童的吆喝时,正用镊子夹着显微镜观察新织的杭罗。34;看嘞!

    nbsp《民族资本何去何从》!

    nbsp匿名商人痛斥日资渗透!34;那声音像根针,精准扎进他紧绷的神经。

    nbsp他放下镊子,指腹蹭过显微镜的铜筒——这是他今早特意摆在案头的,为的就是让来访的客人看见顾氏对工艺的执着。

    nbsp苏若雪端着茶盏推门进来时,发梢还沾着晨露:34;东家,《新闻报》《时报》都转载了。34;她把三份报纸摊开,墨迹未干的铅字在晨光里泛着冷光,34;学生们在霞飞路集会,我路过时听见他们喊39;抵制日货39;。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的拇指停在34;安藤组以低价倾销绞杀民族工业34;那行字上。

    nbsp他想起昨夜阿林离开时,衬衫下摆沾着的油墨——这个总被人当透明人的小职员,此刻正成为撬动舆论的支点。34;去把陈守仁叫来。34;他声音平稳,眼底却浮起暗涌,34;让他备车,军统的人该到了。34;

    nbsp话音未落,楼下传来皮靴叩地的声响。

    nbsp三个穿灰布长衫的男人鱼贯而入,为首者腰间别着的勃朗宁露出半角。34;顾少东家。34;男人摘下礼帽,露出额角一道旧疤,34;鄙人姓赵,军统上海站的。34;他指了指桌上的报纸,34;这文章是你授意的?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没接话,反而给三人斟了茶:34;赵先生喝茶,碧螺春,今年新采的。34;他望着茶汤里浮沉的茶叶,34;你们需要舆论把日商的狼子野心晒在太阳下,我们需要情报——比如安藤组的货船动向,比如巡捕房的突袭计划。34;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赵疤子的手指在桌面轻叩两下,突然笑了:34;顾先生痛快。34;他从怀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,34;这是近三个月安藤组在黄浦江的航运记录,真真假假,你自己辨。34;信封落在桌上时,顾承砚瞥见封口处的军统火漆——这是合作的投名状。

    nbsp苏若雪端着茶盘退到廊下时,听见顾承砚说:34;三日后,顾氏会联合荣记纱厂、福新面粉厂开记者会。34;她低头整理茶盏,瓷片相碰的脆响里,藏着她加快的心跳——舆论战的第一枪,终于要响了。

    nbsp变故发生在黄昏。

    nbsp绸庄的学徒阿福举着个油纸包冲进来,发梢滴着雨珠:34;少东家!

    nbsp门房说这是39;走单帮的39;送来的,说是...说是王阿大的东西。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的手在拆封时顿住。

    nbsp王阿大是顾氏三个月前派去南京探听日商动向的伙计,上个月传回最后一封电报后便音信全无。

    nbsp油纸包里掉出张皱巴巴的信纸,墨迹被雨水晕开,却能认出是王阿大的笔迹:34;小心老周,他在等一个信号。34;信角画着只歪歪扭扭的乌鸦,翅膀上的墨点像是血迹。

    nbsp苏若雪的指尖抚过乌鸦的轮廓,突然抬头:34;老周...是码头上管货栈的周伯?34;她想起前日在十六铺看见的场景——周伯蹲在货栈门口抽旱烟,看见顾承砚时慌忙把烟杆藏在背后。34;他上个月还帮我们搬过织机。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把信纸对光一照,水印里隐约有34;松本洋行34;的字样。

    nbsp他捏着信纸的手收紧,指节泛白:34;王阿大是被松本的人抓住了。34;他转向阿福,34;去码头找陈叔,让他立刻查周伯这三个月的账目。34;

    nbsp夜色漫进账房时,苏若雪还在整理今日的信件。

    nbsp檀木匣里的信笺堆成小山,最底下压着封没贴邮票的信。

    nbsp她抽出来时,一片漆黑的羽毛从纸页间滑落,坠在青石板地上,像滴凝固的血。

    nbsp苏若雪蹲下身,指尖轻触羽毛的倒刺。

    nbsp羽毛尾端沾着点朱砂——和王阿大信上乌鸦的眼睛颜色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nbsp她抬头望向窗外,月光被云遮住大半,只余半缕冷光落在院中的石榴树上。

    nbsp风掠过窗棂时,她听见自己低声说:34;有人在监视我们;

    nbsp顾承砚推门进来时,正看见她攥着羽毛的手微微发颤。

    nbsp他走过去,将她的手裹进掌心。

    nbsp羽毛的温度比夜色更凉,像根细针扎在两人手心里。

    nbsp他望着窗外浓重的夜色,突然想起王阿大信里的34;信号34;——此刻,黄浦江的某个角落,或许正有双眼睛,盯着顾氏的每一步动作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73章 黄浦夜雾,暗战升级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