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开局上海滩:我以商道破危局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9章 死人归来,真相浮现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路灯在头顶忽明忽暗,将梧桐叶的影子剪碎在顾承砚脚边。

    nbsp他按住苏若雪肩膀的手微微发紧——那辆黑色轿车的引擎声虽已低哑,却像根细针直扎后颈。

    nbsp车窗降下的瞬间,苏若雪先看清了赵老板眼尾的红血丝。

    nbsp三个月前在码头,这人西装笔挺,说话时总带着种拿捏分寸的笑,此刻却像被抽干了精气神,眼窝凹得能盛下月光,连夹烟的手指都在抖。

    nbsp34;我不是来求饶的。34;赵老板的声音比夜风还轻,烟蒂在指间明灭,34;是来告诉你们真相。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的瞳孔微微收缩。

    nbsp他注意到对方喉结动了动,像是吞咽了什么滚烫的东西。

    nbsp苏若雪的手指下意识揪住他衣袖,触感轻得像片即将飘走的梧桐叶。

    nbsp34;武汉沦陷前,我在汉口谈生丝生意。34;赵老板的目光扫过两人,又迅速垂落,34;下船时被人蒙了头套,再醒过来;他突然呛了声,烟蒂掉在车门内侧的金属槽里,34;被关在法租界外的仓库,他们拿枪抵着我女儿的头,逼我做假账。34;

    nbsp苏若雪后退半步,后背抵上旅馆斑驳的砖墙。

    nbsp她想起上个月在商会看到的账本——顾承砚指着几笔蹊跷的进项说34;这是有人故意做高日商丝绸的市场占比34;,当时她怎么都没想到,动手的会是这个总把34;顾氏绸庄该换东家34;挂在嘴边的赵老板。

    nbsp34;那你当初在码头说的那些话;她声音发颤。

    nbsp34;假话。34;赵老板突然笑了,那笑比哭还难看,34;他们要我扰乱人心,说顾氏撑不过三个月,说民族资本都是纸老虎。

    nbsp我就故意把期限说短,把危机说重——想着你们若真急了,说不定能逼出点破局的狠招。34;他摸出块皱巴巴的手帕擦脸,34;上个月那封匿名信,是我让码头的老陈塞给巡捕房的。

    nbsp他们盯着我太紧,只能用最笨的法子;

    nbsp顾承砚的拇指摩挲着衣袋里的纸条。

    nbsp委员长侍从官给的34;溪入渠34;,原是要谈金融渠道的事,此刻却突然和赵老板的话串成了线——那封突然出现在巡捕房的密信,揭露日商通过账期漏洞转移资金,可不正是顾承砚最近在查的关键?

    nbsp34;证据呢?34;他突然开口,声音像淬了冰。

    nbsp赵老板的动作顿住。

    nbsp他抬起头,月光终于照亮他眼底的血丝里藏着的光:34;在我胸口。34;说着便去解西装第二颗纽扣。

    nbsp苏若雪下意识挡在顾承砚身前,直到看见他从贴身口袋摸出个油纸小包,外层还沾着暗红的渍,不知是血还是茶。

    nbsp油纸展开,露出米粒大小的胶卷。

    nbsp赵老板用指甲轻轻挑起,对着路灯:34;里面是他们在闸北、杨树浦的伪装工厂位置。

    nbsp纺纱厂挂面粉厂的牌子,绸庄底下藏着电台;他喉结滚动,34;我逃出来前,把相机拆了藏在墙缝里,上个月趁他们换岗才摸回去;

    nbsp顾承砚接过胶卷。

    nbsp胶卷边缘有些毛糙,显然被反复触碰过。

    nbsp他想起昨夜在委员长宴会上,日商代表松本一郎还笑着说34;大上海的工厂都是我们的朋友34;,此刻指尖的胶卷却烫得惊人——那不是胶片,是把捅进敌人心脏的刀。

    nbsp34;为什么现在才说?34;苏若雪的声音轻了,却像根细针。

    nbsp赵老板的车突然发出一声低鸣。

    nbsp他猛地抬头,透过前挡风玻璃看向巷口,又迅速收回目光:34;他们发现我偷了胶卷。34;他扯了扯领口,露出锁骨处青紫色的淤痕,34;今晚跟踪我的车在路口停了三次。

    nbsp我要是死了;他盯着顾承砚的眼睛,34;这胶卷,得让真正能护住上海的人看见。34;

    nbsp引擎声骤然拔高。

    nbsp赵老板猛地推上车窗,黑色轿车如离弦之箭窜了出去,只留下尾气管喷出的白雾里,一句被风撕碎的34;后会无期34;。

    nbsp苏若雪的手按在顾承砚手背上。

    nbsp胶卷隔着油纸,还带着赵老板体温的余温。

    nbsp她望着轿车消失的方向,突然转身往旅馆里走:34;我去取显微镜。34;

    nbsp顾承砚拉住她:34;太晚了;

    nbsp34;不晚。34;她回头,眼睛在路灯下亮得惊人,34;上个月我整理旧账时,发现杨树浦有间39;福源米行39;,三个月进了二十车面粉,却连半袋米都没卖出去。34;她捏紧胶卷,34;如果胶卷里有它;

    nbsp顾承砚松开手。

    nbsp他看着她跑上楼梯的背影,裙角扫过木质扶手,发出细碎的响声。

    nbsp夜风卷着梧桐叶扑在他脸上,这次他闻到了不同的味道——不是衰败的旧叶味,是藏在叶底的,春天抽芽时的清苦。

    nbsp他摸出衣袋里的纸条,34;福兴里三号34;的字迹在月光下泛着淡蓝。

    nbsp明天要见委员长,要带账本,要谈34;溪入渠34;。

    nbsp但此刻他突然明白,比这些更重要的,是苏若雪此刻在二楼账房里,将胶卷放进显微镜载物台时,镜片上腾起的那层薄雾。

    nbsp煤油灯在木桌上投下暖黄光晕,苏若雪的指尖在显微镜目镜上轻轻一旋,胶卷投在白纸上的影像便清晰起来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她的呼吸突然一滞——第三帧画面里,苏州河畔那座灰扑扑的仓库,竟与她夹在账本里的旧照片严丝合缝。

    nbsp34;承砚!34;她对着楼下喊了一声,声音因激动发颤。

    nbsp木楼梯被踩得吱呀作响,顾承砚上来时额角还沾着夜露,却在看见白纸的瞬间定住脚步。

    nbsp照片上仓库门檐下的铜环、墙角堆着的麻布袋,与他半个月前从码头工人那里听来的34;失踪纺织机最后出现地点34;完全吻合。

    nbsp34;他们把设备拆成零件,用运粮食的船运进去。34;苏若雪的手指划过影像边缘,34;上个月有批39;福源米行39;的货船,吃水线比平时深了两寸——我当时记在便签

第69章 死人归来,真相浮现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