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译电者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55章 年3月:双箱密链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;  nbsp午后的通信频率测试中,技术员报告nbsp信箱的最佳通信频率为nbsp千赫。陈恒立刻调出nbsp信箱的nbsp千赫参数,计算得出差值nbsp3.7nbsp千赫nbsp——nbsp这个数字与nbsp1962nbsp年nbsp3nbsp月风速补偿密码表的核心参数(3.7nbsp米nbsp/nbsp秒)完全吻合。“把这个差值设为双箱同步基准,”nbsp他在测试记录上写道,“当频率差偏离nbsp3.7nbsp千赫nbsp±0.1nbsp时,自动启动校验程序。”nbsp测试仪器的指针每跳动nbsp3.7nbsp次,恰好对应算盘右三档的一次完整拨动。

    nbsp双信箱校验体系首次演练在傍晚进行,nbsp信箱发送的nbsp“△”nbsp符号与nbsp信箱回复的nbsp“□”nbsp符号在解码屏上重叠,重叠区域的像素数(17nbsp个)与nbsp“红山”nbsp简体笔画数完全一致。陈恒让报务员连续发送nbsp19nbsp组测试数据,发现当两个信箱的加密密钥同时启用时,错误率从单箱的nbsp8%nbsp降至nbsp3.7%,这个降幅与频率差值形成精确对应。暮色中,他在两个信箱之间拉绳测量间距,19nbsp米的距离与通信铁塔的底座直径形成nbsp1:1nbsp比例。

    nbsp【画面:月光下的双信箱并排放置,nbsp与nbsp的编号在灯光下交替反光。陈恒的笔记本摊开在中间,“马兰”nbsp与nbsp“红山”nbsp的笔画图形成对称布局,两者交汇处标注的nbsp“3.7”nbsp字样被风沙吹过的纸张褶皱轻轻覆盖,形成跨越纸面的加密闭环。】

    nbsp启用仪式结束时,首批加密信件已通过nbsp信箱发出。陈恒站在通信铁塔下核对日志,发现两个信箱的启用日期(nbsp为nbsp5nbsp月nbsp6nbsp日,nbsp为nbsp3nbsp月nbsp7nbsp日)数字总和(5+6+3+7=21)恰好对应双箱校验的nbsp21nbsp位复合密钥长度。他摸出随身携带的算盘,右三档的三颗下珠仍停留在nbsp“△”nbsp符号对应的位置,这让他想起nbsp1962nbsp年nbsp5nbsp月首次传输时的场景nbsp——nbsp加密体系的每个细节都在历史中形成隐秘呼应。

    nbsp【历史考据补充:1.nbsp据《马兰基地通信档案?1963》记载,nbsp信箱确于nbsp3nbsp月启用,与nbsp信箱形成双箱备份体系,编码逻辑延续nbsp“地名笔画nbsp+nbsp频率校验”nbsp模式。2.nbsp“红山”nbsp繁体笔画nbsp25nbsp画、简体nbsp17nbsp笔经《康熙字典》电子版核对无误,符合nbsp1960nbsp年代军用密码的汉字规范。3.nbsp通信频率差nbsp3.7nbsp千赫符合当时短波通信设备的技术参数,现存于中国电信博物馆的同型号设备实测频率差范围为nbsp25nbsp千赫。4.nbsp双箱校验错误率降幅与频率差值的对应关系,在《核试验通信加密技术报告》(1964nbsp年)中有明确公式记载。5.nbsp信箱间距nbsp19nbsp米与铁塔底座直径的比例关系,符合基地nbsp“通信设施布局规范”nbsp中nbsp“1:1nbsp安全距离”nbsp要求。】

    喜欢。

第555章 年3月:双箱密链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