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刑侦档案:破案先锋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7章 雨巷凶案(三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案情表面已然明晰:宋维是执行者,许源是推动者。而陈蕊——她是这场情感与心理战中最早就被瞄准的猎物。

    nbsp可程望始终觉得,这起案件还没有彻底结束。

    nbsp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闭环,不应只以“法律追责”来定义,而要在“动机结构”“执行过程”与“外部影响”上形成自洽。换言之:还有未解的因果链未被揭开。

    nbsp?

    nbsp雷涵从资料室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只用牛皮纸袋封存的笔记本。

    nbsp“陈蕊的妹妹把这本遗物交了上来,她是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的。说是姐姐的私人笔记,密码是她的生日——2001年10月1日。”

    nbsp笔记本是一款早期的电子本,没有联网功能,内容保存在内置芯片中。程望戴上手套,缓缓翻开——第一页是带时间戳的日志:

    nbsp【2025年3月2日】

    nbsp今天宋维又堵我。说是想“谈谈感情问题”,我直接报警吓退了他。可他并不是最麻烦的那一个。

    nbsp有些人更擅长不动声色地吞噬你。

    nbsp程望抬眼。

    nbsp“她并非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宋维,而是‘有些人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nbsp雷涵点头:“继续往下看。”

    nbsp?

    nbsp【2025年3月10日】

    nbsp他今天在办公室装作不认识我,可我知道他早已拿我的钥匙配过了。那天我回家,客厅的地毯被移位,杯子被擦拭得一尘不染。

    nbsp他在表达一种‘我能来,也能走的控制感。

    nbsp宋维没有这种耐心。

    nbsp再下一页,是一段极为压抑的描述:

    nbsp【2025年3月17日】

    nbsp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走钢丝。

    nbsp他开始劝我放弃举报宋维,说那只是“过激反应”,但我拒绝了。

    nbsp第二天早上,我的车胎被割破。没人看见,但我知道,是他。

    nbsp他曾说:“你如果离职,谁也不会在意你消失。”

    nbsp我录了音。藏在那台旧手机里。

    nbsp程望手指停顿了一下:“她确实留下了证据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但手机不见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是许源毁的。”程望低声说,“他知道她录音了。”

    nbsp?

    nbsp刑侦工作中,关键物证的缺失是最难突破的困境。但有时候,一个细节就能引出真相。

    nbsp“查一下许源近期是否送修、丢弃过旧手机。”程望吩咐。

    nbsp技术科反馈:他在案发前三天曾将一部2017年的翻盖机送至江州旧城一家电子维修铺,理由是“无法充电”。

    nbsp维修店技师提供记录:机器型号、IMEI码,与警方提取的SIM卡卡槽完全匹配。

    nbsp“他借‘维修之名控制手机下落。”雷涵说,“从头到尾,他都在铺设证据消失的路径。”

    nbsp程望却摇头:“他不是毁灭证据。他是想知道她有没有真的录音。”

   &n

第27章 雨巷凶案(三)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