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32章 一笔巨款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啪啪啪啪”

    nbsp茶室内,三大管家,手速飞起,不停在扒拉着算盘。

    nbsp香皂坊的利润,赵清虎心中是有估算的。

    nbsp六月份他从京城回来,是三郎亲自送货上京城的。

    nbsp之后七月份三郎归来,王三爷派了两个管事过来。

    nbsp五郎上京城的时候,又送了一批货过去。

    nbsp九月份、十月份,各自又发了一次货。

    nbsp这一次王三爷过来,十一月份的货,就让他自己带回去吧。

    nbsp几批货,他光是出货价,就收了三十八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nbsp后续出货数量虽然有所下降,但是,每个月香皂的出货量都在一万二左右,肥皂需求量更大,三万块左右。

    nbsp这还只是王三爷跟南王这两条商路的销售量。

    nbsp江北路的店铺已经开了起来,每个月都有上千香皂,两千多肥皂的铺货量。

    nbsp赵清虎没有薄利多销,依旧是按照王三爷的定价来。

    nbsp香皂跟肥皂,京城的渠道,他可以拿四成;江南的渠道,他能拿三成。

    nbsp估摸着,还有三十多万两银子,难怪要装三艘货船。

    nbsp好歹两三万斤呢。

    nbsp“老爷,香皂坊的账本简单,都是大批量出货,这一次王三爷带来的利润,一共是三十二万六千四百两银子。”

    nbsp刘通福第一个把香皂坊的账算了出来,都是大批量出货,好算的很。

    nbsp赵清虎点了点头,看来,江南的渠道,销售比京城要多。

    nbsp大渊朝有些头重脚轻啊,经济中心在南方?这可不是好事啊!朝廷远离经济中心,最后很可能尾大不掉,收不上赋税,走上明末老路。

    nbsp原本赵清虎的计算,香皂生意,是年入百万两的大买卖。

    nbsp没想到,这才五个月时间,买卖金额就达到了两百万两。

    nbsp难怪,前世华夏,晚清如此败家,赔出去海量白银,整个华夏大地的金银留存量依旧惊人。

    nbsp站在世界之巅,不停吸收诸国白银的华夏,金银储备量果然惊人。

    nbsp这些地主老财,达官显贵家的地窖,到底藏了多少银钱啊?

    nbsp明末崇祯帝殉国,闯王大军在京城搜刮出八千万两白银,果然不是吹的。

    nbsp搜刮出来的已经如此惊人,埋藏在地窖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。

    nbsp这些银钱不拿出来花销流通,那就是一潭死水啊。

    nbsp若是这笔银钱能想办法套出来,大渊朝的经济绝对能再上一个台阶。

    nbsp“老爷!”

    nbsp赵清虎正在发散思维,想法正天马行空呢,被顾凌轩打断。

    nbsp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nbsp“煤矿的账目也出来了,我们没看明细,只看了每个月的总账,一共是十二万三千四百七十四两,又五百三十二个铜板。”

    nbsp“嗯?”

    nbsp赵清虎微微皱眉,这个数字不对劲啊。

    nbsp无烟煤这种利器,还有配套的蜂窝煤、煤炉技术,不应该只赚这么点啊。

    nbsp那煤矿,自己可是出资一万两白银啊。

    nbsp“账本拿来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nbsp一眼扫过账本,赵清虎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nbsp无烟煤,卖的太便宜了。

    nbsp王三爷大发善心?一百斤无烟煤,只卖四十文钱?还有做好的蜂窝煤,三十文一百块?

    nbsp虽说,蜂窝煤里面大半是黄泥,可也不至于卖这么便宜啊!

    nbsp王三爷觉悟这么高?

    nbsp薄利多销?这绝对是把自身利润压制到了极致,毛利最多两成,扣除人工、运输,怕是只能保住一成五的利润。

    nbsp但不得不说,这无烟煤生意果然是大买卖,是民生工程,即便是把利益压缩到了极致

第232章 一笔巨款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