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对弈江山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黜置使大人!救救我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苏凌心中虽惊涛骇浪,表面上却迅速浮现出无比钦佩和敬仰的神情。

    nbsp他朝着丁士桢郑重地拱了拱手,语气诚挚地感叹道:“丁尚书......真乃国之栋梁,臣之楷模!清廉如水,忧国忧民至此!晚辈......今日真是受教了!怪不得天下百姓皆传颂尚书大人清名,今日一见,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!晚辈佩服之至!”

    nbsp丁士桢连忙摆手,脸上露出一副十分谦逊、甚至有些“不好意思”的神情,连连道:“苏大人言重了,言重了!老夫不过是尽了为人臣子的本分,做了些分内之事,实在当不起如此盛誉。我掌管户部,终日与钱粮打交道,深知一丝一缕、一毫一厘皆来之不易,皆是民脂民膏,岂敢不倍加珍惜,岂敢不谨慎用之?”

    nbsp正当两人一个极力夸赞,一个连连谦逊之时,一名看起来五十岁上下、穿着粗布衣裙、打扮得干净利落的仆妇,低着头,用托盘端了两杯茶进来,默默地放在两人身旁的茶几上,然后又无声地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nbsp苏凌端起茶卮,入手是粗糙的陶杯质感,绝非名瓷。

    nbsp他揭开杯盖,一股极其普通的、甚至带着些粗粝气息的茶味扑面而来,绝非什么名贵品种。

    nbsp苏凌轻轻呷了一口,一股浓重的苦涩滋味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,茶叶显然是最次等的那种,或许连茶叶都算不上,只是些茶梗老叶。

    nbsp这茶的滋味,与他之前在聚贤楼喝到的琼浆玉液,简直是天壤之别!

    nbsp苏凌端着茶卮,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。

    nbsp他缓缓放下茶卮,脸上的钦佩之色似乎更浓了,但内心深处那刚刚被动摇的疑虑,却又如同被这苦涩的茶水浇灌了一般,重新顽强地探出了头。

    nbsp清廉到连待客的茶叶都如此粗劣?这......这究竟是清廉到了骨子里,还是......表演得过了头?

    nbsp若真是清廉,为何又与孔鹤臣之流同席而坐,而且相处得十分融洽呢?

    nbsp丁士桢啊丁士桢,你到底是人是鬼?

    nbsp厅堂之内,烛火摇曳,映照着一老一少两张面孔。

    nbsp一张写满了忧国忧民的沧桑与正直,一张则充满了“真挚”的敬佩与探求。

    nbsp空气里,除了那淡淡的潮湿霉味,似乎还弥漫起一股更加复杂难辨的、名为“猜疑”的气息。

    nbsp茶罢搁盏,粗糙的陶杯与花梨木茶几接触,发出轻微的“磕嗒”声,在这过分安静且简朴的正厅里显得格外清晰。

    nbsp苏凌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,是继续虚与委蛇地夸赞对方清廉,还是单刀直入询问对方深夜相邀的真实目的?

    nbsp他选择暂不言语,只是目光平静地看着丁士桢,等待对方先出招。

    nbsp果然,丁士桢将手中的茶卮轻轻放回桌上,抬起眼,那双看似温和实则精明的眼睛直视苏凌,仿佛能看透他心中的疑虑。他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、带着些许苦涩的笑容,缓缓开口道:“苏黜置使......此刻心中,是否对丁某此番冒昧相邀,倍感疑惑,甚至......暗自警惕?”

    nbsp苏凌见对方竟如此直接地挑明,微微挑眉,索性也不再绕弯子,迎着对方的目光,坦然点头,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。

    nbsp“丁尚书明鉴。晚辈与尚书大人今日虽是第二次见面,但终究份属同僚,而非故交。宴席方散,尚书大人便独自于暗巷相候,邀晚辈至府上......这般举动,确非常理。晚辈心中若说毫无疑虑,只怕尚书大人也不会相信吧?”

    nbsp丁士桢闻言,并未着恼,反而像是早已料到般,深深地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nbsp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。他脸上的神情变得愈发郑重,甚至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恳切道:“苏大人快人快语,丁某佩服。不瞒苏大人,丁某此举,实是......迫不得已啊。”

    nbsp他稍稍向前倾了倾身体,压低了声音,仿佛害怕隔墙有耳。“苏大人初来京都,或许不知。这京都之地,看似花团锦簇,繁华似锦,实则是世家林立,豪门贵勋盘根错节,水深似海,暗流汹涌!丁某在此为官数十载,深知其中厉害关系。往往一句话,一个眼神,落在不同人眼中,便能衍生出无数种解读,引来无穷后患。有些话,在聚贤楼那种地方,是万万不能说的;有些事,在人前是绝不能做的......”

    nbsp他目光恳切地看着苏凌,语气极为真诚:“唯有将苏大人请至丁某这简陋的寒舍,确保四周无耳,丁某才敢......才敢稍稍敞开心扉,与大人说几句或许不合时宜,但确是丁某肺腑之中的实在话啊。”

    nbsp苏凌静静地听着,面上不动声色,心中却冷笑连连。

    nbsp迫不得已?肺腑之言?这开场白倒是说得漂亮,接下来怕是就要开始诉苦或者表忠心了罢?

    nbsp他自然不会轻易被对方这番说辞打动,只是淡淡一笑,语气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、看似天真的质疑。

    nbsp“哦?是么?可晚辈觉得,此地乃是天子脚下,首善之地,自有王法纲纪维系。丁尚书方才所言,是否......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了?”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丁士桢见苏凌并不接招,反而将话题引向“王法纲纪”,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失望,但很快又被更深的无奈取代。

    nbsp他重重一叹,仿佛苏凌的不信任让他很是受伤。

    nbsp“唉......苏大人不信丁某,也在丁某意料之中。毕竟......丁某此举确实唐突。但无论如何,有一句话,丁某必须再次强调——丁某对苏大人,绝无半分恶意!此番相邀,或许方式欠妥,但初衷,确是希望能与大人坦诚相见。”

    nbsp说到这里,丁士桢忽然身体前倾,朝着苏凌的方向凑近了些,刻意地将声音压得更低,几乎如同耳语,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无比严肃。

    nbsp他一字一顿道:“苏黜置使奉天子圣旨与丞相钧旨,巡察京畿道,整肃吏治......若丁某所料不差,大人此番回京,那首要的、最核心的目标......恐怕就是丁某所执掌的——户部吧?”

    nbsp此言一出,如同平地惊雷!

    nbsp虽然双方心照不宣,但如此直白地、毫无遮掩地将这层窗户纸捅破,还是让苏凌心中猛地一凛!

    nbsp好个丁士桢!竟如此单刀直入!他是想以退为进,还是想试探我的底线?

    nbsp苏凌瞳孔微缩,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惊人的平静。

    nbsp他既未承认,也未否认,只是目光深邃地回视着丁士桢,沉默了片刻。

    nbsp苏凌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、带着些许玩味的弧度,平静地反问道:“哦?丁尚书何出此言?既然尚书大人如此坦诚,那晚辈倒也想请教一二——您为何会觉得,我苏凌此番察查京畿,首要的目标......就一定是您的户部呢?”

    nbsp他微微一顿,语气加重,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锐利,“或者说,在丁尚书您自己看来,您和您的户部......究竟有何种特别之处,值得我苏凌......必须将其列为首要之目标呢?”

    nbsp丁士桢似乎早已料到苏凌会有此一问,他并未立刻回答,而是再次深深叹了口气,身体向后靠回椅背,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了无奈、委屈与一丝“赤诚”的复杂神情。

    nbsp他伸出手指,轻轻敲击着桌面,仿佛在斟酌词句,半晌才缓缓开口,声音沉痛。

    nbsp“苏大人问得好......为何是户部?其实......原因并不复杂,甚至可说是显而易见。”

    nbsp他抬起头,目光恳切地看着苏凌又道:“只因我户部,执掌天下钱粮税赋、国库出入、户籍田亩......可以说,国之命脉,尽系于此。每一项政策的施行,每一次灾荒的赈济,乃至军需粮饷的调配,最终都要落到钱粮二字上,都要经由我户部之手。”

    nbsp丁士桢顿了顿,语气变得更加“推心置腹”。

    nbsp“正因为干系重大,所以户部历来便是各方目光聚焦之地,是是非非也最多。账目繁杂,经手人员众多,纵然丁某日夜惕励,严加管束,也难保底下人不会出些纰漏,或者......在某些账目数字上,与其它衙门有所出入,未能完全吻合......这些,都极易授人以柄啊。”

    nbsp他摊了摊手,一副“我全然为公”的模样道:“苏大人奉旨察查,自然要从最关键、最核心、也最容易出问题的衙门着手。而纵观京畿各衙,还有比户部更符合这几点的地方吗?此其一也。”

    nbsp“其二,”他继续道,表情愈发“诚恳”,“丁某身为户部主官,深知自身责任重大,更应主动避嫌,以身作则,配合大人的察查工作。若是连户部都经不起查,丁某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?又有何资格要求其他衙门配合大人?因此,于公于私,丁某都认为,大人的首要目标,必是户部无疑。丁某......对此早有准备,也定当倾力配合,绝无半分隐瞒!”

    nbsp这一番话,说得可谓是冠冕堂皇,滴水不漏。既强调了户部的重要性,又主动承认可能存在“纰漏”和“出入”,还表达了“倾力配合”的态度。

    nbsp若换了个不知内情、或者心思稍浅之人,恐怕真要被丁士桢这番“深明大义”、“主动请查”的姿态所打动,甚至心生好感。

    nbsp然而,苏凌听完,脸上却没有任何动容之色,反而缓缓的、清晰地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冷笑。

    nbsp“呵......”

    nbsp这声冷笑在寂静的厅堂里显得格外刺耳。丁士桢脸上的诚恳表情瞬间僵硬了一下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。

    nbsp苏凌抬起眼眸,目光如两道冷电,直射向丁士桢,先前那副略带敬佩和疑惑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和淡淡的嘲讽。

    nbsp“丁尚书......”

    nbsp苏凌的声音平静无波,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。

    nbsp“您方才言之凿凿,说要对苏某倾吐肺腑之言,更是强调此间谈话,安全无虞。可若您所谓的‘肺腑之言,便是这番......冠冕堂皇、避重就轻、毫无实质的场面话......”

    nbsp苏凌微微顿了顿,每一个字都像冰珠砸在地上。

&nb

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黜置使大人!救救我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