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三章 挽狂澜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苍穹之下,邺城宛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孤舟,几欲倾覆。
nbsp孙宇屹立北城楼,玄黑色的铁叶札甲冰冷地贴合着身躯,每一片甲叶都浸染着其弟孙原的气息与未散的意志1。他目光如鹰隼,穿透血腥的迷雾,洞察到黄巾军阵那秩序与狂暴交织的可怕本质——这绝非乌合之众,其目标直指囚禁张角的邺城,意在倾覆汉祚1。
nbsp城下,并州黄巾精锐推动着高达三丈的井阑,其上射手弓弩齐备;威力巨大的蹶张弩如林矗立,粗如儿臂的弩矢闪烁着寒光;包裹铁皮的攻城槌持续撞击着早已不堪重负的城门2。守军箭矢几近耗竭,滚木礌石皆尽,残存的将士倚着垛口,凭着一口血气苦苦支撑。每一次井阑齐射,都有汉军士卒惨叫着跌落城下;每一次攻城槌的撞击,都让城门剧烈震颤,木屑混合着血沫纷飞。
nbsp张宝、张梁立于远处土丘的皂色大纛下,一个沉稳如大地,一个诡谲如幽风,冷静地操控着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,誓要将邺城碾碎2。
nbsp天边线的微光
nbsp正当邺城摇摇欲坠,北城墙一段在投石车的持续轰击下轰然塌陷,黄巾军发出震天欢呼,如潮水般涌向缺口时——
nbsp东方天际,晨曦撕裂了浓重的烟尘与血色。
nbsp第一缕金光刺破云层,并非仅仅照亮地平线。紧接着,一面玄底金纹的巨大汉军大纛猛地跃出地平线,在朝阳下猎猎飞舞,那个巨大的“汉”字如同挣脱束缚的巨兽,咆哮着宣告它的到来!
nbsp闷雷般的声响从远处滚来,起初低沉,旋即变得清晰可辨,那是数以万计的铁蹄同时敲击大地的声音,整齐划一,带着无坚不摧的决绝。整个平原开始颤抖,仿佛地龙翻身,连邺城城墙的震动都被这更庞大的力量所掩盖。
nbsp“援军……是援军!”城墙上,一个沙哑到几乎失声的嗓子拼命吼了出来,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哽咽。
nbsp残存的守军纷纷挣扎着向东方望去。
nbsp孙宇猛地握紧了腰间的渊渟剑,冰冷的剑柄传来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悸动,与他胸腔中骤然加速的心跳产生了共鸣。他看到了那面大纛,看到了大纛之下那一片如同金属潮水般汹涌而来的钢铁丛林。
nbsp“皇甫将军……是皇甫嵩将军!”更多嘶哑的呼喊在城墙上响起,绝处逢生的希望像野火般瞬间点燃了守军最后的斗志。
nbsp钢铁洪流,侧翼雷霆
nbsp皇甫嵩与朱?亲率大汉最精锐的数万铁骑,如同天降神兵,出现在了黄巾军毫无防备的侧翼。
nbsp汉军骑兵阵列森严,主要以雁行阵展开,三河骑士为左翼,北军五校的精骑为右翼,如同巨鹰展翅,意图最大限度地冲击和包抄黄巾军庞大的阵型。这些骑兵大多身着玄甲,红色的军服如同燃烧的火焰,马槊如林,环首刀雪亮。
nbsp皇甫嵩金甲玄袍,白须在风中飞扬,眼神冷冽如冰。他高举佩剑,声如洪钟:“大汉——”
nbsp“万胜!”数万铁骑的怒吼压过了战场的喧嚣,声浪震天动地。
nbsp战鼓轰然擂响,如同九天雷鸣。
nbsp下一瞬,钢铁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,狠狠地撞入了黄巾军的侧翼!
nbsp死亡漩涡
nbsp黄巾军完全没料到侧后方会突然出现如此庞大的汉军主力。数十万大军几乎全部面向邺城展开,攻城正酣,后队和侧翼多是民夫、辅兵以及疲惫的二线部队,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。
nbsp汉军铁骑的冲击是毁灭性的。
nbsp冯弼,北军越骑校尉麾下军侯,处在右翼冲击的最前沿。他手中的长矛借助马速,轻易洞穿了一个试图举起木盾的黄巾士兵,冲击力将那人带飞起来,又重重摔在地上,瞬间被后续的马蹄踏成肉泥。他丢弃长矛,拔出环首刀左右劈砍,卷刃的刀口下,黄巾士兵如草芥般倒下。然而,黄巾军中亦有悍勇之辈,一支长枪阴险地刺中他的侧腹,剧痛传来。冯弼咬牙反手一刀削断枪杆,斩飞了偷袭者的头颅,自己也力竭坠马,被亲兵拼死抢回,最终伤重不治。
nbsp左翼的突击同样迅猛。一名唤作李虔的军侯,率领三河骑士如尖刀般插入黄巾军阵深处,连续冲破三道简陋的防线,直扑一架正在转向的井阑。却被一阵密集的臂张弩箭覆盖,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。
nbsp黄巾军侧翼彻底大乱。汉军骑兵纵横驰骋,马槊挑飞敌人,战马撞倒一片,环首刀砍翻无数。黄巾士卒惊慌失措,互相践踏,哭喊声、惨叫声响成一片。许多正在攻城的部队也被后方的骚动吸引,军心浮动,攻势为之一滞。
nbsp困兽之斗,小帅殒命
nbsp黄巾军中也并非全是待宰羔羊。一些头目和小帅试图力挽狂澜。
nbsp一名被称为“黑牛”的并州黄巾小帅,凶悍异常,聚集了数百长矛手,试图结阵自保,用如林的长矛延缓骑兵冲击。“刺马腿!结阵!结阵!”他咆哮着。一时间,竟真有数骑汉军冲得太猛,战马被长矛刺倒,骑士跌落在地,瞬间被乱刀分尸。然而,“黑牛”的顽抗并未持续太久,北军一名骁勇王贺军侯见状,怒吼着率亲卫队直接撞入枪阵,硬生生用伤亡撕开缺口,王贺身中数枪,却奋力将环首刀掷出,正中“黑牛”面门,自己也力战而亡。失去指挥的枪阵瞬间崩溃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nbsp另一名擅长指挥弩兵的小帅,则试图调动蹶张弩和弓手对汉军骑兵进行覆盖射击。然而骑兵速度太快,阵型已乱,零星射出的巨弩箭矢往往只能穿透一两个骑兵,便无法阻止整体的溃败。这名小帅在试图后撤时,被一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流矢贯穿咽喉,倒地身亡。
nbsp城门洞开,里应外合
nbsp城墙上,孙宇将这一切尽收眼底。他知道,决战的时刻到了。
nbsp“卢公!”孙宇转向同样浑身浴血、但眼中已重新燃起火焰的卢植,“时机已到,当出城迎击,里应外合!”
nbsp卢植重重点头,嘶哑着下令:“开城门!所有能动的人,随我杀出去!”
nbsp邺城那扇用巨木和尸体勉强堵塞、早已残破不堪的城门,在令人牙酸的吱嘎声中,被奋力推开。
nbsp卢植、刘备、赵云等人率领着城中所有还能提起兵器的守军——尽管人人带伤,数量不足千人——如决堤的洪流,汹涌而出!
nbsp“援军已至!大汉万胜!”刘备高举双股剑,声音虽嘶哑却充满力量。
nbsp赵云白袍已染成赤红,此刻却如一道白色闪电(尽管已被血污沾染),一马当先,银枪抖动间,挡路的黄巾士兵如波开浪裂,迅速与汉军前锋会师。
nbsp孙宇并未立刻随众冲出。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拔出腰间的渊渟剑。剑身出鞘,竟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,古朴的剑身上仿佛有暗光流动,那蛰伏的凶戾之气与他此刻冰冷沉寂的杀意完美融合。他取代了那袭紫衣本该屹立的位置1,如今,他要为弟弟,为这座城池,讨还血债。他目光锁定前方一面“地公将军”的皂色旗帜,一步步走下城楼。
nbsp溃败与追击
nbsp高台之上,张宝目眦欲裂,眼睁睁看着大好局势瞬间逆转。侧翼崩溃,前军动摇,汉军援军与守军即将合流。
nbsp“顶住!给我顶住!”张宝声嘶力竭地吼叫,甚至亲手砍翻了两个溃逃的小头目。
nbsp但兵败如山倒,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数十万大军中蔓延,已经不是任何个人权威所能制止的了。更何况,他们面对的是皇甫嵩、朱儁这等名将指挥的汉朝最精锐的骑兵。
nbsp朱儁率领一支精骑,直扑张宝所在的高台。“张宝逆贼,纳命来!”朱儁声如雷霆,手中长戟挥舞,沿途试图阻挡的黄巾亲兵如草芥般倒下。
nbsp张梁见状,面色更加枯槁,眼中狂热尽褪,只剩下惊恐:“二哥,快走!留得青山在!”他拉着张宝的手臂。
nbsp张宝望着混乱的战场,眼中满是不甘和绝望,最终一跺脚:“撤!向西撤!”
nbsp主帅的逃亡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黄巾军彻底崩溃,失去了最后一丝组织,开始四散奔逃。
nbsp皇甫嵩立马高处,冷静地指挥各部队分割、包围、歼灭溃散的黄巾军,不断扩大战果。战场上,汉军铁骑纵横驰骋,追杀溃兵。负隅顽抗的黄巾小队被逐一拔除,跪地求饶者亦不在少数。
nbsp血色夕阳
nbsp战场的厮杀声逐渐平息,取而代之的是伤兵的呻吟、胜利的欢呼以及乌鸦开始聚集的聒噪。
nbsp夕阳如血,将余晖洒满尸横遍野的原野。断裂的兵器、残破的旗帜、散落的肢体与凝固的血液构成了一副恐怖的地狱图景。
nbsp皇甫嵩缓缓摘下沉重的头盔,露出疲惫但刚毅的面容。朱儁策马回来,满脸不甘:“让张宝那厮跑了!只擒杀了几个小帅。”
nbsp“无妨,”皇甫嵩淡然道,目光扫过惨烈的战场,“经此一败,黄巾逆贼元气大伤,冀州可定矣。”但他随即又叹了口气,“一将功成万骨枯啊。”
nbsp赵云驻马战场中央,环视四周,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。他看见几个汉军士兵正在屠杀已经投降的黄巾伤员,其中不少人面黄肌瘦,与普通农民无异。他眉头紧锁,下意识地欲要制止。
nbsp刘备在一旁低声道:“子龙,皇甫将军有令,头裹黄巾者,格杀勿论。皆是附逆叛贼...”
nbsp赵云沉默不语。他知道刘备和皇甫嵩有其道理,乱世用重典。但看着那些被杀的俘虏,他心中仍是不忍:“这些人中,有多少是自愿从逆?有多少是被逼无奈?若非活不下去,谁愿铤而走险?”
nbsp刘备叹息:“天下纷乱,非你我能轻易改变。能守住邺城,救下一城百姓,已是大幸。”
nbsp远处,皇甫嵩和朱儁在一众将领簇拥下策马而来。卢植匆忙上前相迎:“末将卢植,拜谢二位将军救命之恩!”
nbsp皇甫嵩下马扶起卢植:“子干不必多礼,邺城能守至今时,全赖你等浴血奋战。”他的目光赞许地扫过赵云、刘备等幸存守将。
nbsp孙宇此时缓缓走来,渊渟剑已归鞘,但身上的血腥气和冰冷杀意尚未散尽。他平静地汇报:“北城暂安,末将已清剿附近残敌。”
nbsp皇甫嵩看着他,点了点头:“皆是大汉栋梁。”
nbsp当皇甫嵩下令整军休息半日,午后进军钜鹿,直捣张角老巢时,孙宇默然领命,目光却不自觉地投向那些正在被处理的俘虏,眼神复杂。皇甫嵩察觉到了他的异样,沉声道:“年轻人,心有仁慈是好事。但为将者,有时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。今日若饶,明日效仿者众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孙宇没有反驳,只是再次沉默行礼。
nbsp尾声
nbsp午后,汉军主力开拔,只留下部分部队守卫邺城和看管俘虏。
nbsp赵云因伤势较重,被强令留在邺城养伤。刘备则主动请缨随军。孙宇整顿好剩余部属,亦随大军一同西进,他的身影在血色夕阳下显得格外挺拔而孤寂。
nbsp邺城暂时恢复了平静,但城外战场上弥漫的血腥味和乌鸦的啼鸣,诉说着刚刚过去的惨烈。城墙上的破损和焦痕,需要时间来修补。
nbsp而在遥远的地平线上,新的战火正在酝酿。直捣黄龙之战即将展开,大汉王朝的命运,以及孙宇、赵云、刘备等众人的前路,依然充满了未知与挑战。
nbsp(第七十二章后续完)
&
第七十三章 挽狂澜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