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3章 神色变得微妙起来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然,北平府乃其心血所凝,拱手归朝,何其甘心?
nbsp“三哥欲掌兵,同理,需迁驻军之地。
nbsp北征有功,子嗣封王无虑。”朱松续道。
nbsp“漠北初兴,日后成就非凡,迁此亦佳。”言罢,朱松转向朱棡笑道。
nbsp“九哥,我该如何?”朱棡问。
nbsp朱权听后,急忙追问。
nbsp“你尚未有子嗣,这封赏暂且记下,待日后有了儿子再行赐予!但你的地位大抵稳固不变。”
nbsp“漠北之患虽除,辽东仍需朵颜三卫与女真部以震慑高丽。
nbsp你在大宁仍大有可为。”
nbsp“若将来真要征伐高丽,你的朵颜三卫定能发挥作用。”朱松笑言提醒。
nbsp此言一出,朱棣与朱棡望向朱权的眼神中,皆流露出些许羡慕。
nbsp朱权运气之佳,令人称奇!漠北虽平,大明北方仍有高丽之患。
nbsp辽东驻军,非老十七宁王的大宁府莫属,其地近邻高丽。
nbsp太原与北平,则无需多虑。
nbsp朱松言之凿凿,想必非空穴来风,很可能是朱元璋之意。
nbsp一时间,朱棡与朱棣对朱权唯有羡慕。
nbsp至少朱权无需考虑迁徙封地,便能保住兵权。
nbsp“原来如此!”
nbsp“多谢九哥相告,我还以为回去后要交出兵权呢!”朱权闻言,欣喜万分。
nbsp掌兵自然有利,朱权岂愿轻易放弃?
nbsp此刻,最为纠结者,唯燕王朱棣矣!晋王朱棡对此则不甚在意。
nbsp相比于领军作战,他更热衷于与老九合作,生意之发展。
nbsp父亲与老九在太原府所言,犹在耳畔。
nbsp他一心想着回去后,太原府能迅速崛起。
nbsp届时,即便手中兵力不多,也无大碍,紧跟老九便是。
nbsp老四看不明白的事,他这个三哥早已看透并放下。
nbsp朱棡从未想过与朱松争夺那个位置,自知争不过。
nbsp既然决定如此,他必与朱松共进退!
nbsp那晚,兄弟四人交谈结束后,朱棣在床上辗转难眠,整整一夜!
nbsp是紧握兵权,还是安于北平府?
nbsp这个抉择令他苦恼至极!
nbsp但有一点明确无疑:
nbsp若选北平府,他将彻底失去与老九竞争的资格!
nbsp失去兵权,便一无所有!
nbsp再多财富,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!
nbsp次日清晨,众人起床生火做饭,餐后便启程归朝!
nbsp而朝廷拨来的三十万大军,被朱元璋直接留在漠北镇守,包括从太原、北平、大宁调来的藩王部属!
nbsp此次归朝的,仅是骑兵!
nbsp若在昨晚之前,朱棣等人会认为此安排理所当然!
nbsp毕竟这些军队本就是为了驻守漠北而来!
nbsp但昨晚的夜谈后,朱棣等人意识到,这是朱元璋在削弱他们的兵权!
nbsp他们回封地后,除朱权外,朱棡、朱棣手中的大批步兵将留在漠北,不再受他们控制!
nbsp想到此,朱棣再次焦急!
nbsp迁封之事,宜早不宜迟!
nbsp拖延过久,一切成定局,再提迁封便显刻意!
nbsp朱元璋欲归朝,草原部落首领闻讯纷纷前来送行!
nbsp朱元璋一番勉励与敲打后,大军启程!
nbsp归途各异!
nbsp朱元璋与朱松同行,目标是汉中府!
nbsp朱棡顺路,至太原府即止!
nbsp朱棣与朱权方向不同,出漠南后,大军分三路,各奔前程!
nbsp在启程离开漠南前夕,朱棣迎来了争取迁封的最后契机。
nbsp一旦重返北平府,他便无法再直面朱元璋商讨此事。
nbsp书面陈情变数难测,怎及当面言说的把握?
nbsp旅途中,朱棣倍感煎熬。
nbsp直至大军驻扎呼和浩特城休整之时,朱棣终是按捺不住,径直奔向朱元璋。
nbsp“你打算将封地移至漠北?”朱元璋面露惊讶。
nbsp“孩儿虑及高炽他们尚且年幼,漠北尚需孩儿镇守,恳请父皇恩准!”朱棣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。
nbsp朱元璋的目光不自觉地转向一旁的朱松。
nbsp朱棣主动提出迁出北平府,这出乎朱元璋意料,直觉告诉他,这背后定有朱松的推波助澜。
nbsp毕竟,朱松一直觊觎北平府,视其为未来大明京师之地。
nbsp朱松则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回应朱元璋,笑而不答。
nbsp其实,那晚对话后,朱松便已料到,朱棣会选择驻守漠北,借此重掌兵权。
nbsp毕竟,兵权乃其野心之基。
nbsp“你的话也有几分道理。”朱元璋故作沉思,“少年藩王镇守漠北,或有不足。
nbsp你若能放下北平,迁封漠北,倒是解了我的心头大患。”
nbsp朱元璋心中暗喜,朱棣迁封漠北正中他下怀。
nbsp如此,北平府收回后,便可着手建设,待时机成熟,皇宫等建筑落成,迁都北平府便指日可待。
nbsp或许,他还能在有生之年见证大明迁都顺天府的盛况。
nbsp“孩儿谢父皇成全!”朱棣连忙叩谢。
nbsp他未曾料到,迁封之事竟如此顺利。
nbsp“你也不必谢我,机会已给你。
nbsp你儿子们日后的成就,还需看他们自身是否争气。”朱元璋
第553章 神色变得微妙起来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