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0章 心中感慨万千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兄弟二人皆迫切期望即刻启程。
nbsp朱允炆心中再无往昔傲气,只愿尽快携吕氏赴封地,远离应天府纷扰。
nbsp吕氏随朱允炆队伍,含泪向朱标道别:“太子爷,您保重身体。”
nbsp朱标神色复杂,对吕氏点头嘱咐:“到了苏州府,务必照顾好允炆。”
nbsp他心中亦不愿吕氏殉葬,唯恐她毁了朱允炆。
nbsp但如今看来,即便她有此意,也无从施展。
nbsp这或许已是最佳结局。
nbsp此番送行,除朱元璋父子外,还有众多东宫官员与朝中重臣。
nbsp朱允炆与朱允熥迅速就藩,出乎众人意料。
nbsp更令人惊讶的是,太子妃吕氏似乎也被“流放”。
nbsp名义上是前往苏州府协助朱允炆筹备婚礼,实则众人皆知其中缘由。
nbsp朱允炆闯入御书房为母求情之事已广为流传,但多数人不知其中细节,更不知吕氏陪葬之事。
nbsp若知晓,定会震惊不已。
nbsp蓝玉与常升也在送行队伍中,私下议论纷纷:“太子殿下之前所言,显然非虚,此乃为汉王朱松铺路之举。”
nbsp“皇爷爷、父亲,儿臣不孝,无法再伴你们左右尽孝。”
nbsp朱允炆与朱允熥一同向朱元璋和朱标跪下,恭敬地磕了个头。
nbsp朱元璋深情地嘱咐两个孙子:“到了封地,要安分守己,多为百姓谋福祉,治理好你们的领地。”
nbsp“孙儿定当铭记皇爷爷的教诲!”兄弟俩坚定地回应,连连点头。
nbsp“时候不早了,你们启程吧。”朱元璋满意地点头示意。
nbsp随即,朱允炆兄弟俩的队伍踏上旅程,他们的封地不同,过江后需分道扬镳,一东一北。
nbsp朱允熥心中暗自期盼能早日远离朱允炆和吕氏母子。
nbsp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朱元璋和朱标的眼中流露出几分落寞。
nbsp“回宫吧。”朱元璋轻声吩咐,一行人转身返回。
nbsp车辇内,气氛略显压抑,显然,朱元璋父子对孙子的离去有所不舍。
nbsp“标儿,回宫后你着手安排去汉中的事宜。”朱元璋察觉到朱标的情绪低落,突然提及西巡汉中之事。
nbsp“儿臣明白,回去后立即派人通知九弟,确认西巡队伍的人数和名单。”朱标回过神来,点头应允。
nbsp朱允炆兄弟俩已前往封地,接下来只需处理好细节,朱元璋和朱标便可启程西巡。
nbsp回到皇宫,朱元璋开始筹划西巡的各项事宜,心中盘算着诸多事务。
nbsp他渴望亲眼见证西北两府的发展,期望老九能为大明开拓疆土,更希望能再访定军山,探望那汉中寂军墓。
nbsp提及寂军墓,朱元璋不禁回想起模拟朱匣烨时,在梦境中见到的层层棺椁,特别是老九一家那透明的棺木,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nbsp那保持尸身不腐的神奇手段,老九究竟是如何做到的?
nbsp“系统,上次推演朱匣烨时,我们窥见了汉中寂军墓内部,但那景象似乎并不全面。”
nbsp“能否告诉我,寂军墓内到底有多少棺椁,又有多少人长眠于此?”
nbsp朱元璋好奇地向国运系统发问。
nbsp“目前汉中寂军墓仅有三千将士长眠,但在其最辉煌的时期,寂军规模曾超过万人!”
nbsp“除了天道皇帝朱松一家,还有八个将军墓室。”
nbsp国运系统缓缓道来。
nbsp“这么多?”
nbsp“这八位将军都是谁?想必都是老九麾下的猛将吧?”
nbsp朱元璋听后心中一动,继续追问。
nbsp他猜想,这八大将军中必有耿青、秦武和杨赫三人。
nbsp“寂军八大将军分别是:耿青、秦武、杨赫、周通、王伍、陈启、周定北、于谦。”
nbsp果然,随着国运系统报出名字,朱元璋心中大震。
nbsp其中七人,他或在现实中知晓,或在梦境推演中遇见,如王伍、于谦,他现已熟识。
nbsp“周定北是何人?”
nbsp朱元璋好奇地问道。
nbsp“周定北乃周通之后,周通生于天道年间,而周定北则是昊武年间之人,为朱松一脉第二位皇帝麾下忠良之后。
nbsp昊武大帝特请皇卫道观长老为其举行国葬,葬于定军山。”
nbsp国运系统详细解释。
nbsp朱松一脉的第二位皇帝?
nbsp“这位昊武皇帝,是老九的孙子辈吧?”
nbsp朱元璋又问。
nbsp“正是。
nbsp但后来,周家在昭武大帝之后遭遇灭族之灾,因全力支持臻仁皇帝,最终全家被诛九族。”
nbsp国运系统再次说明。
nbsp好一个忠良之后!
nbsp朱元璋听后,心中感慨万千。
nbsp然而,这八人即便死后成为寂军一员,后世历史对他们的记载也寥寥无几。
nbsp这周家的两位和王伍,命运各异。
nbsp周家后来遭遇灭族之灾,后世皇帝定会设法掩盖相关史实。
nbsp王伍年少时是个无赖,但他驻守北境一城,成功拖垮瓦剌大军,成为民族英雄。
nbsp然而,他的高光时刻过后便离世,相关记载寥寥。
nbsp尽管如此,天水市仍为他立碑,其事迹在天水一带小范围内流传。
第490章 心中感慨万千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