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我,曹操长子,开局屠司马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74章 此乃新政推行之正道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这便是人性的真实写照,残酷无情。

    nbsp因此,朱元璋对朱权期望不高,只求他不与老四同流合污,不站在老九的对立面,便已足够。

    nbsp反之,若朱权能与老九携手,朱元璋反倒会感到宽慰,因他深知老九的品性,定不会误导朱权。

    nbsp“你先去歇息吧,为父与你大哥尚有事相商。”朱元璋嘱咐朱权后,如此吩咐。

    nbsp“儿臣告退。”朱权恭敬回应,随即退出。

    nbsp“父皇,十七弟如此亲近老九,您该放心让他就藩了吧?”朱标含笑问道。

    nbsp“嗯,确实放心不少。”

    nbsp“只因大宁与北平近在咫尺,老四那小子让人难以安心。”朱元璋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nbsp朱标明白朱元璋的担忧,老爷子梦中曾见老四作乱时,还胁迫老十七同流合污。

    nbsp唉,老四真是让人操心。

    nbsp但老爷子也透露,最终老九会胜出,且善待藩王兄弟,包括老四也被放回北平,这让朱标稍感宽心。

    nbsp“标儿,昨晚为父梦见老九家二子朱匣焌降生了。”朱元璋待左右退下,对朱标说道。

    nbsp“什么?”朱标一脸愕然。

    nbsp老九家怎有个二子名朱匣焌?

    nbsp老九现今不就一子,曰朱匣秋吗?

    nbsp这朱匣焌从何而来?

    nbsp“乃老神仙推演之未来,朱匣焌实为老九与徐家三女的首子!”朱元璋见朱标惊讶,遂解释。

    nbsp“原来如此!”

    nbsp“那父皇梦中见朱匣焌何事?”朱标恍悟,急问。

    nbsp实则,提朱匣焌,必涉及其兄朱匣秋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将二人之事并述于朱标。

    nbsp“标儿,朱匣秋与你甚似!其临终前,荐老九立次子朱匣焌为皇太子,胸襟何其广,眼光何其远?”

    nbsp言及朱匣秋欲传位于朱匣焌,朱标苦笑。

    nbsp他自能理解朱匣焌之意,虽己亦有两子,然需择最合适者!

    nbsp若亲子更适,岂有不选之理?

    nbsp但若亲子不适,硬选之,或反害之!

    nbsp朱元璋赞朱匣秋,亦赞朱标。

    nbsp只是这一切皆基于他与朱匣秋皆早逝之假设!

    nbsp这让朱元璋与朱标心中皆泛苦涩。

    nbsp“虽如此,但父皇不是说,朱匣焌为藩王时,多养尊处优、无所事事吗?”

    nbsp“他如此模样,岂适合为大明太子?”

    nbsp朱标心定,亦提出疑问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言朱匣焌为汉王时,对封地之事基本不问,屡遭官员弹劾不作为!

    nbsp此与老九大相径庭!

    nbsp老九反之,做得过多,亦遭弹劾!

    nbsp“初时,吾亦如此想!”

    nbsp“你不知朱匣焌为汉王时,曾出使西域六国,老九派之!”

    nbsp“你猜他做了何事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听后,不禁轻笑,随即述说了朱匣焌率五十六名随从直抵西域六国,并在该国君主及百官面前炫耀武艺之事。

    nbsp朱标闻言惊愕不已!

    nbsp朱匣焌莫非疯了?

    nbsp仅凭五十余人,竟敢深入异国,还在人家君主面前亮刀?!

    nbsp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他在征服西域六国的过程中,未施诡计,而是光明正大,手持利刃,口中还高呼“以德服人”!

    nbsp天哪!

    nbsp他朱匣焌手中的大刀难道就叫“以德”?

    nbsp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般“以德服人”之举,竟真的奏效了!

    nbsp仅凭五十余人,以这种方式横扫六国,短短三月,便令六国臣服于大明!

    nbsp这简直是匪夷所思!

    nbsp“后来朱匣秋得知此事,也曾询问过他,你可知道他如何回答?”

    nbsp“他说,他手中的刀确实名叫‘以德,所以‘以德服人并无不妥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话音未落,朱标尚沉浸在震惊之中,他又补充道。

    nbsp朱标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nbsp竟被他猜中了?

    nbsp这也太荒谬了吧?

    nbsp刀名“以德”,谁会相信?

    nbsp“后来,朱匣焌在大哥朱匣秋去世后,继任皇太子,也开始监国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猜他怎么做?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接着讲述了朱匣焌监国时排除异己,几乎将朝堂来个大换血的事情。

    nbsp朱标在一旁听得嘴角不停抽搐!

    nbsp治国怎能如此?

    nbsp掌权者闭目塞听,不顺眼者一律清除!

    nbsp轻则免职,重则丧命!

    nbsp满朝文武皆成了俯首听命的顺民?

    nbsp朱匣焌这是要翻天啊!

    nbsp所幸后来老九及时出现,开始教导朱匣焌治国之道,总算将这个偏离正轨的年轻人拉回了正道!

    nbsp朱匣焌终究未能坐上皇位,便已先行离世,令老九再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。

    nbsp言及此事,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俩长久地沉默着。

    nbsp朱匣秋与朱匣焌的命运,与朱标何其相似,一生监国,却始终与皇位无缘,何其讽刺。

    nbsp“时候不早了,你且回去歇息吧。”朱元璋终是开口,对朱标说道,“我这边还需处理奏折。”

    nbsp今日带兄弟二人出宫,御书房内尚有诸多奏折未批。

第474章 此乃新政推行之正道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