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9章 唯恐错失良机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菜,恍然惊觉已到午膳时分,自己竟忙碌得忘了用餐。
nbsp徐妙锦的歌喉确实不凡,周董的《青花瓷》经她演绎,别有一番韵味。
nbsp“殿下,该用餐了,先放下手头事务,填饱肚子要紧。”徐妙锦打断了口中的哼唱,对朱松说道。
nbsp“好!”朱松笑着回应,放下纸笔,走向另一张餐桌。
nbsp而徐妙锦则手持随身听,耳塞入耳,随着音乐继续哼哼唱唱。
nbsp朱松对此只能无奈摇头。
nbsp他偶尔心情好时会哼唱后世歌曲,不料被徐妙锦听见。
nbsp徐妙锦很快迷上了这些后世歌曲,朱松为满足她,特意购得随身听,存满后世歌曲。
nbsp“夫君,你说的粤语歌、英文歌,听着挺好,可我都听不懂呢!”
nbsp“我自己都唱不来,你怎么会这么多方言?”徐妙锦好奇地问朱松。
nbsp她听过朱松用粤语、英文、韩文、日文等语言唱歌,却只能哼出曲调,难以模仿。
nbsp大明官方语言以江淮官话为主,粤语、川语等地方语言对朱松来说也不在话下。
nbsp凭借后世记忆,朱松迅速学会这些方言,甚至能为粤语歌曲填词。
nbsp徐妙锦初至西北,往昔居于应天府,不懂此地方言实属常理。
nbsp日常中,她听百姓言谈颇感吃力,所幸西北方言并不难解,交流尚无障碍,否则徐妙锦恐将难以承受。
nbsp“闲暇之时,多学多问,自会通晓。”
nbsp“你亦初来汉中,无须焦急。
nbsp此地商贾多为异乡人或外邦客,言语繁杂。”
nbsp“本王精通多种方言不足为奇,你身处此境数年,稍加学习,亦能略懂一二。”
nbsp朱松耐心向徐妙锦解释道。
nbsp“原来如此!”
nbsp“我还以为你无所不能呢!”
nbsp徐妙锦闻言,若有所悟地点头。
nbsp“本王亦是凡人,岂能事事皆通?”
nbsp“只不过本王好学,所学较他人为多罢了!”
nbsp朱松闻言,不禁朗声而笑。
nbsp分割线
nbsp103:皇帝御笔敕封,鼓乐齐鸣,一人从军,全家荣耀。
nbsp正当朱松与徐妙锦共餐,讨论学习方言之事时,耿青匆匆而至。
nbsp“殿下,秦武等人已归!”
nbsp“大军至城外矣!”
nbsp耿青之言令朱松精神焕发,他放下碗筷,即令:“备马,往城门口!”
nbsp秦武等人载誉而归,朱松自当迎接汉中英豪。
nbsp汉中军凯旋,百姓闻讯,早已聚集街道,人山人海。
nbsp年关将至,秦武等人终在年前归来!
nbsp此次河西走廊大捷,汉中民众欢欣异常,对秦武等人的归来展现极大热情。
nbsp不久,朱松亲率汉中官员悉数到场。
nbsp周通等功臣,除杨赫需留守哈密外,其余均已归来。
nbsp秦武与周通见朱松及耿青一行,即刻下马,满面激动。
nbsp“末将秦武(周通),西征告捷,凯旋归来!”
nbsp二人领将士单膝跪地,向朱松高声禀报。
nbsp“将士们辛苦了!尔等乃汉中英雄,大明之荣耀!”
nbsp“收复河西走廊,尔等功不可没,本王已上奏朝廷为尔等请功!”
nbsp朱松笑容满面,赞许点头。
nbsp“汉王威武!汉中军威武!”
nbsp民众齐声高呼,场面热烈至极。
nbsp“本王已下令,军队各归营地,伙房筹备庆功宴。”
nbsp“将领们随本王回王府,本王亲自为尔等接风!”
nbsp朱松大手一挥,对秦武等人说道。
nbsp于是大军各归营地,将领则有幸入王府,参加庆功宴。
nbsp毕竟,朱松无法将数万将士全数带回王府设宴,多数人只能在营地内庆祝。
nbsp是日,汉中府热闹非凡,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,仿佛提前过年。
nbsp王府内,朱松设宴款待秦武等汉中将领,周通亦在其中。
nbsp“周通,听说你亲手斩下哈密敌首,运气真好!”
nbsp耿青拍着周通肩膀,大笑调侃。
nbsp此番功劳,确是周通之幸,甚至在他浑然不觉时,便立下大功。
nbsp运气之佳,实属罕见。
nbsp然,运气亦需实力相辅。
nbsp身为哈密国的领袖,安克帖木儿身边环绕着众多护卫。
nbsp要想在这些护卫的严密防守下取安克帖木儿的首级,绝非易事。
nbsp“我后来才知道,那个戴着头饰的竟是领袖!”周通憨笑着挠头说道。
nbsp“什么头饰?那是王冠!这些西域小国的君主,就爱搞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!”耿青不以为意地纠正。
nbsp庆功宴上气氛热烈,众人节制饮酒,饱餐之后,朱松便让将领们各自归家。
nbsp胜利归来,家中妻儿定十分挂念,应让他们尽早团聚。
喜欢。
第469章 唯恐错失良机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