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我,曹操长子,开局屠司马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63章 儿夺父荣,似有不妥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朱元璋突然想到人口问题,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nbsp大明人口,总计约五千八百万。

    nbsp国运系统迅速给出了精确数目。

    nbsp“虽有微差,却也相去不远,与户部所报不过数百万之差。”朱元璋苦笑点头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早朝时辰已到。”王琛步入大殿,轻声提醒朱元璋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惊讶于时光飞逝,仅仅盘点九皇子功绩,便已至早朝时分。

    nbsp按此速度,一次盘点恐仅够一位大明皇帝。

    nbsp随即,朱元璋洗漱毕,换上龙袍,乘上黄包车前往朝堂。

    nbsp自得此黄包车,朱元璋宫内出行皆以此为代步,无论远近。

    nbsp这却让随行的太监们苦不堪言,只能跟在黄包车后奔跑。

    nbsp黄包车行进不快,场面倒显得有些许欢乐,若朱松目睹,定会哑然失笑。

    nbsp早朝开启。

    nbsp朱元璋问及应天府道路修建进展。

    nbsp汉中水泥运至应天府已有时日,他期盼年前主街能尽换水泥路面。

    nbsp工部尚书回禀:“进展尚顺,旧路已铺水泥。

    nbsp但拓宽路面需拆众多房屋,赔偿百姓费用不菲。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道:“吾已言明,该支之费必支。

    nbsp拆屋重建即可,效仿汉中,建商业区,造屋售予得赔百姓,钱款自回。

    nbsp钱需流动,方生效益。

    nbsp若静置不动,则为死钱。

    nbsp懂何为钱生钱乎?此乃国企之道也。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严肃地说道。

    nbsp实则这些理论,大多是他直接借鉴朱松的做法!

    nbsp“户部需协同办理,国库资金不可只入不出,现今我等并不缺此等小钱!”

    nbsp接着,朱元璋对户部发出指示。

    nbsp关于应天府改造,尽管耗资巨大,但大臣们大体上均持赞同态度。

    nbsp毕竟是大明都城,若连汉中府都不如,实在有失颜面,他们也脸上无光!

    nbsp“至于取消宵禁一事,六部商议得如何了?”

    nbsp“朕已等候三日!”

    nbsp三日之前,朱元璋便提出效仿汉中府取消宵禁,当时遭到众多官员反对,于是给予他们三日时间,期待一个结果。

    nbsp无疑,朱元璋极愿取消宵禁,如此他的戏院便能昼夜不停营业。

    nbsp汉中府的夜生活带来的税收与利润,令他颇为眼馋。

    nbsp届时只需五城兵马司增派人手夜间巡逻,不过增加些治安管理费用,但与可能获得的收益相比,这点投入微不足道。

    nbsp尽管多数官员不支持取消宵禁,但亦有人看出朱元璋之意,站出来陈述取消宵禁的诸多益处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取消宵禁可为朝廷增添诸多商业税收,臣以为可行!”

    nbsp“陛下所言极是,汉中府便是最佳例证!”

    nbsp“臣附议,汉中府既为朝廷新政试点,那些有效的新政,何不直接推行?”

    nbsp“……”

    nbsp一时间,众多欲迎合朱元璋的大臣纷纷表态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臣虽粗人一个,却也认为取消宵禁利大于弊!”

    nbsp就连蓝玉这等粗犷之人,此刻也适时站出支持。

    nbsp原本欲反驳的文官,见蓝玉等淮西勋贵都已表态,顿时偃旗息鼓。

    nbsp他们并非畏惧蓝玉等人,实则心中明了,朱元璋已下定决心废除应天府的宵禁。

    nbsp否则,怎会给予他们三日商议之期?

    nbsp仅仅三日,朝堂之上赞同之声四起,已足见端倪。

    nbsp他们无需为朱元璋执意之事,惹恼龙颜,自寻烦恼。

    nbsp蓝玉等淮西勋贵,如滚刀肉般难缠。

    nbsp“既如此,便开始实施吧。”

    nbsp“五城兵马司负责京畿防务治安,宵禁亦在其管辖之内。”

    nbsp“即刻张贴告示,告知百姓,应天府宵禁取消,皇城之外,不再限行!”

    nbsp“卡口保留,撤除路障,增派人手巡逻即可。”

    nbsp“户部需组织商户,效仿汉中府、杭州府夜市,于应天府兴起夜市,此中税收,颇为可观。”

    nbsp“汉中府能日夜营利,为何我应天府不可?”

    nbsp“此事已定,有异议者即刻站出,事后莫要再多言,否则休怪无情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此言一出,一锤定音。

    nbsp“吾皇圣明!”

    nbsp户部官员闻税收之事,更是欢欣鼓舞。

    nbsp有钱可赚,于他们而言,胜过一切。

    nbsp而那些官员彼此对视,神色略显尴尬。

    nbsp至此,谁敢贸然出头?

    nbsp六部之中,户部官员最为喜悦。

    nbsp“此外,五城兵马司加强治安人手,拓宽道路之时,市容亦不可忽视。”

    nbsp“汉中府之法,尔等已知,五城兵马司亦需拟出方案!”

    nbsp“违规者,或领受竹笋炒肉之罚,或缴纳罚金!”

    nbsp朱元璋此刻提及朱松创立的卫巡署制度,意在一并解决所有问题。

    nbsp他认为,应天府身为大明京师,市容岂能逊色于汉中府?提升国民素质,势在必行。

    nbsp“臣等赞同!”

&n

第463章 儿夺父荣,似有不妥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