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5章 后世子孙恐怕也会效仿!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朱标亦连连点头,大碗吃尽!
nbsp酒足饭饱,心满意足!
nbsp朱标离去后,朱元璋重回御书房,继续忙碌。
nbsp忙完一切,回到寝宫,躺在龙床上,却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!
nbsp近来总觉得国运值不够用,甚至有入不敷出之势!
nbsp至今尚未凑足推演老九次子朱匣焌人生的国运值!
nbsp自己这好奇心,何时才能改掉?
nbsp偶尔向国运系统提问,竟也会消耗国运值!
nbsp这国运系统实在吝啬,随便一个问题便狮子大开口,动辄就要100点国运值起!
nbsp尽管心中抱怨连连,朱元璋仍难以遏制自己的好奇心。
nbsp特别是他时常回想起燕汉之争时,老九和老四起兵之事!
nbsp那时,即便他们顺利登基,也定会遭人非议,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!
nbsp后世子孙恐怕也会效仿!
nbsp因此,朱元璋心中生出一个疑问!
nbsp若老九当了皇帝,他的子孙后代中,是否也有人会起兵?
nbsp又能否成功?
nbsp况且老九一脉疆域广阔,藩王众多!
nbsp如此广袤的土地,势必分权给藩王管理,难免会有人心生异念!
nbsp这正是朱元璋最为好奇与担忧之处!
nbsp终于,朱元璋未能忍住,向国运系统发问。
nbsp【天道皇帝一脉确有起兵之事!】
nbsp【欲知详情,需200点国运值加载生成!】
nbsp国运系统再次显露其奸商本色!
nbsp“给你!”
nbsp然而,这一次朱元璋无暇吐槽国运系统,因为“起兵”一词对他极为敏感。
nbsp系统竟称老九一脉有人起兵,他自然要问个明白!
nbsp【扣除200点国运值!】
nbsp【大明传承518年,包括汉王朱松在内,共有三次起兵成功案例!】
nbsp国运值扣除后,系统迅速给出了答案!
nbsp“什么?”
nbsp朱元璋闻言,满脸惊愕!
nbsp他料到会有起兵之事,却未料到竟有成功者!
nbsp况且老九不是留下了寂军吗?
nbsp他们究竟如何起兵成功的?
nbsp除了老九,是否意味着老九一脉还有两个后世子孙起兵成功了?
nbsp后世人更倾向于认同洪武皇帝那鞋拔子脸的形象。
nbsp朱元璋曾亲眼目睹寂军的骇人之处!
nbsp寂军在手,何人敢妄动?
nbsp即便有人胆大包天,试图冒险,又怎会轻易得逞?
nbsp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样的事竟发生了两次!
nbsp系统回应道,寂军确实存在,但需守陵人驱动。
nbsp守陵人遵循的祖训,仅是抵御外敌。
nbsp天道皇帝亦留下旨意,若朝廷出现昏君,藩王有权奉天靖难。
nbsp大明后世皇帝皆为明君,皆因老朱家祖宗之灵验。
nbsp寂军的守陵人并非僵化之人,大明若出现昏庸君主,被替换亦是常理。
nbsp能者居之,此祖训自天道皇帝后未曾改变。
nbsp那两次成功之事,皆因大明君王昏庸所致。
nbsp国运系统的解释令朱元璋再次震惊。
nbsp他瞬间明了,寂军只御外敌,不问内乱。
nbsp无论老朱家内部如何争斗,最终仍姓朱。
nbsp然而,朱元璋仍难以接受。
nbsp这一夜,他辗转反侧,满脑子都是老九家后世子孙竟有人敢夺位之事,以及老九立下的那些祖训。
nbsp有能者居之?这不是鼓励老朱家子孙为皇位自相残杀吗?
nbsp朱元璋一贯坚持嫡长子继承制,认为这样能迅速确定储君,断绝他人争权之念。
nbsp当然,此制亦有弊端。
nbsp无人能断言,这位嫡长子定能成为明君。
nbsp若真出现昏君,又该如何?
nbsp老九此法,虽能极大程度避免老朱家出现昏庸之主,却也可能导致家族内斗。
nbsp朱元璋内心极为纠结。
nbsp天刚亮,他便急召王琛唤来朱标,此事压在他心头,急需倾诉。
nbsp朱标亦感诧异,不知父亲一早召他何事,莫非老神仙又有新指示?
nbsp念及老神仙,朱标匆匆赶往奉天殿。
nbsp朱元璋拉着朱标,告知他老九后代中有两人成就非凡之事。
nbsp朱标听后震惊不已,尤其是老九的祖训,竟与父亲所定背道而驰。
nbsp虽能理解老九之意,皇位能者居之亦有其理,但朱标不忍见家族为皇位而自相残杀。
nbsp“标儿,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
nbsp“若日后我们劝老九停止此举,他会听吗?”
nbsp朱元璋无奈地问朱标。
nbsp其实,答案已在他心中。
nbsp老九孝顺,却非愚孝,不会轻信盲从。
nbsp他或许一时顺从,但一旦你不在了,他仍会按自己意愿行事。
nbsp这点,朱元璋已确信无疑。
nbsp“父皇,儿臣也难以接受此结果。”
nbsp“但无论您还是我的想法,对大明朝、对天下百姓来说,都显得自私。”
nbsp“说到底,我们只为老朱家着想。”
nbsp“而老九之举,更多是为了大明能有明君,为了江山社稷,为了百姓。”
nbsp“从这点看,老九并无过错。”
&nbs
第455章 后世子孙恐怕也会效仿!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