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0章 规矩乃方圆之本,不可或缺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详情我们不得而知,只知老四给老九写了信,老九亦回信,内容却无从知晓。”
nbsp朱元璋摇头,截获此信并非难事,但无须此举。
nbsp若让外界知晓,身为父亲的他竟需监视儿子间通信,岂不贻笑大方?
nbsp令他困惑的是,历史上曾有燕汉之争的二人,私下竟有联系。
nbsp老四与老九,除却同父异母之兄弟情,尚有徐家两位姑娘这一纽带。
nbsp“险些忘却,老四与老九即将结为亲家!”朱元璋恍然醒悟。
nbsp近来事务繁忙,竟忘了老九即将再婚之事。
nbsp“想必是因妙锦即将嫁往汉中府吧?”
nbsp“父皇,您打算何时让妙锦启程?”朱标亦想起此事,询问道。
nbsp“杨家丫头周年忌在九月,便让徐丫头下月出发,十月初八吉日,就选那日完婚。”
nbsp老九再婚之日,朱元璋早已命人选定,告知朱标。
nbsp“如此算来,仅剩一个多月。”
nbsp“若能共赴老九婚礼,那该多好。”朱标略显失望。
nbsp“陛下,太子爷!汉王殿下自汉中府又有馈赠!”蒋瓛匆匆来报。
nbsp“何在?汉中府之物,直接送来便是。”
nbsp朱元璋闻讯,双目放光,急忙催促。
nbsp“此番物品特殊,体积庞大,难以运至御书房。”
nbsp蒋瓛面露尴尬。
nbsp“何物竟无法进入御书房?”
nbsp朱元璋一脸惊异。
nbsp“汉王殿下此次送来的是一辆巨型马车!”
nbsp蒋瓛连忙说明。
nbsp“马车?老九送这个作甚?”
nbsp“我们难道还缺这个?”
nbsp朱元璋一愣,随即有些无奈。
nbsp最近老九总送些古怪之物。
nbsp“父皇,或许这马车有特别之处,如黄包车那般?”
nbsp“马车此刻在何处?”
nbsp朱标提醒朱元璋,随后问蒋瓛。
nbsp“就在奉天门!”
nbsp蒋瓛急忙回答。
nbsp“走,瞧瞧老九的这马车有何玄机。”
nbsp朱元璋说完,随即离开御书房。
nbsp不久,父子俩在奉天门看到了这辆来自汉中府的豪华马车。
nbsp这马车果然气势恢宏!
nbsp难怪称为巨型!
nbsp车厢长五米,宽两米,高两米,令朱元璋和朱标瞠目结舌。
nbsp前方由五匹马牵引,全长超过两丈!
nbsp如此庞然大物,御书房哪能容得下。
nbsp随马车一同前来的,还有朱松特意安排的车夫,负责日常驾车与维护。
nbsp在车夫的引导下,朱元璋和朱标进入车厢,眼前的装修让他们目瞪口呆。
nbsp这也太奢华了!
nbsp宽敞的车厢宛如小型移动房屋,床、奇异座椅、桌子、茶几乃至恭桶、浴桶应有尽有。
nbsp那床看起来格外柔软。
nbsp“陛下,汉王殿下精心为您挑选了这床垫,既柔软又极富弹性,即便马车行进,也能享受非凡的舒适。”
nbsp“此乃真皮沙发,若无意睡眠,坐卧皆宜。”
nbsp“此外……”
nbsp车夫的介绍不绝于耳,朱元璋与朱标再次惊叹于自身的见识有限。
nbsp车内诸物,皆为前所未见,诸如陶瓷浴缸,朱元璋首次闻听浴桶能以陶瓷制成,且坚固耐用。
nbsp车厢全由实木精制,细节之处尽显考究,皆为朱松自系统商城精心挑选,难怪连朱元璋与朱标这等见多识广之人,也为之瞠目。
nbsp“标儿,吾有种预感。”
nbsp“即便水泥路未竣,乘此马车赴汉中府,亦不觉苦楚。”
nbsp朱元璋望向朱标,缓缓言道。
nbsp“不如即刻出城一试?仅在应天府外兜风如何?”
nbsp朱标眼前一亮,连忙点头赞同。
nbsp父子俩收到马车即刻,便迫不及待地试驾起来。
nbsp乘坐体验,唯有“舒坦”二字可形容。
nbsp朱元璋与朱标,从未坐过如此宽敞、平稳且舒适的马车。
nbsp尤其是那四个如缸大的充气轮胎,行驶间几乎无颠簸之感。
nbsp须知,应天府尚无汉中府那般平坦的水泥路。
nbsp……
nbsp汉中府,王卫学院事宜已尘埃落定。
nbsp学院选址汉中城外幽静之地,正紧锣密鼓建设中,预计年底竣工,不误春季首批学员入学。
nbsp朱松眼下唯一忙碌之事,便是完善招生细节与制定学院规章。
nbsp规矩乃方圆之本,不可或缺。
nbsp校规不可或缺,且奖惩需明确。
nbsp王卫学院招生亦设限额,首批学员仅三百名。
nbsp学业周期为五年,自第二年起,每年增三百新学员,至五年期满,五届学员总数可达一千五百人,此规模在大明朝已属庞大。
nbsp寻常学堂,学生不过数人至数十、上百人而已。
nbsp三百名额中,一百专为勋贵后代预留,家中长辈有战场功勋者,方有资格争取。
nbsp然能否成功,还看个人能力。
nbsp余下两百名额,则需西北地区适龄学子竞逐,能入王卫学院者,堪称佼佼者。
nbsp勋贵子弟虽有特权,但竞争亦激烈,数千人中争一百名,压力虽减,仍不轻松。
nbsp朱松暂定此招生规模,交由袁管家筹备招生事宜。
第440章 规矩乃方圆之本,不可或缺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