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3章 财政收入增长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1738年正月末,紫禁城太和殿内。

    弘历高坐于雕龙金漆宝座之上,目光如炬,威严的视线缓缓扫过殿下。

    此时,户部尚书海望迈着沉稳步伐,快步出列,撩袍跪地,声音洪亮且恭敬:“启奏陛下!过去一年,我朝财政各项目成绩斐然。

    田税收入2500万两,商税1500万两,关税900万两,盐税达800万两,另有杂项收入200万两。

    兵部组织的大型商队远赴海外,不仅盈利300万两,还运回粮食900万石,极大充实了我朝储备。经核算,诸项收入共计6200万两,相较去年提高了一成有余

    。”

    弘历听闻,龙颜之上浮现出一抹欣慰之色,微微颔首,目光中流露出对过往一年成果的认可。

    殿下群臣听闻这骄人的财政佳绩,纷纷交头接耳,惊叹之声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此前推行的商业改革、对外开放与海外贸易策略,在此次奏报中彰显出显着成效,为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,着实令人振奋。

    待朝堂议论声稍歇,弘历目光如电,直视海望,开口问道:“海爱卿,既知晓收入情况,那过去一年,我朝的各项支出又是如何?”

    海望听闻,身躯微微一凛,再次恭敬叩首,有条不紊地回禀:“启奏陛下,过去一年,我朝军费支出共计3300万两。

    其中,出兵东北耗费500万两。官员俸禄一项,支出2200万两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清了清嗓子,接着说:“此外,兴修水利投入400万两,用于疏通河道、加固堤坝,保障农业灌溉与百姓安危。

    赈灾济民拨出100万两,帮助受灾地区百姓渡过难关,恢复生产生活。如此算来,总支出达6500万两,相较收入,超支300万两。”

    高达3300万两的军费已然让朝廷财政倍感压力,而这其中还未包括采购新式火枪的费用。

    过去一年,内务府共计采购了足够装备6个师的火枪,花费了两百多万两白银,还好之前抄家收获不少,否则弘历也难以推进火枪换装。

    弘历看向殿下低头不语的大臣,和声安慰道:“诸位爱卿也不必过于忧心,去年商业改革与海外贸易已初显成效,朕相信,随着各地新政稳步推行,今年财政收入必定大幅提升。”

    话锋一转,弘历继续说道:“如今军费里包含了警察局、反贪局等机构官员的俸禄。

    警察局维持社会治安,反贪局肃清官场风气,二者职责与军事活动大相径庭,将其俸禄归入军费,不仅混淆了军费开支的性质,还会让军费统计失准,难以精准保障军事所需。

    依朕之见,应将这部分俸禄从军费中剥离,归入官员俸禄类目下。”

    海望听闻,心中暗暗叹服皇上的敏锐洞察,立刻伏地应道:“陛下圣明!此提议精准且必要,将警察局、反贪局俸禄归入官员俸禄,既能厘清军费构成,让军事开支一目了然,又能让各部门经费归属更加明晰,极大提升财政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。

    臣定当尽快协同兵部、吏部等相关部门,妥善落实此项调整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

    就在众人齐声附和之时,兵部尚书傅鼐上前一步,撩袍跪地,神色凝重地禀奏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有要事启奏。在我朝商队前往南洋诸国开展贸易期间,安南国阮氏不仅限制我国商品的贸易量,还课以高额关税。

    致使我朝商队货物积压,盈利大打折扣,长此以往,不仅会影响我朝的海外贸易收益,还可能对南洋海域的商贸秩序产生不利影响。”

    傅鼐话音落下,太和殿内一片寂静,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。

    弘历脸色瞬间阴沉,满是不悦:“安南国身为我朝藩属国,承蒙天恩,如今竟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!

    

第43章 财政收入增长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