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重生1990,从回国造彩电开始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79章 华夏第一台光刻机,研发成功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真的成功了?”

    在华科院的实验室里,唐振华瞪大了眼睛,满脸震惊地望着自己的老师冯爱民。

    “嗯!”

    冯爱民激动的声音微微颤抖,用力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我看看!”

    光刻机,作为一项极其精密且复杂的技术设备,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投射到硅片表面,巧妙地利用光化学反应来实现纳米级图案的精准转移,这一过程就如同进行超高精度的“照相制版”。

    它的核心工艺涵盖了涂胶、曝光、显影、刻蚀等多个精细且关键的步骤,并且必须在超洁净的环境中才能完成,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受外界杂质的干扰。

    而光刻机的核心技术更是包括了光源系统、光学系统、机械系统等多个重要部分。

    冯爱民和胡立国这两位华科院的顶尖院士,带领着上百位科研人员,投入了近两亿美刀的巨额费用,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努力,终于成功研发出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备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唐振华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,甚至亲自参与到研发工作中,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了巨大的力量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他的帮助,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果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“老师,胡教授,你们辛苦了!”

    在完成初步测试之后,唐振华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感激,诚挚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还好了,要是整个研发过程非常愉快,让人投入其中。”

    作为科研人员,能够遇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是非常难得的。

    而且唐振华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,让科研经费毫无后顾之忧,还在技术上给予了有力的协助。

    有钱、有兴趣,工作起来自然心情舒畅。

    冯爱民和胡立国都是国内顶尖芯片专家,能够亲手研发一台光刻机,并且造成我国第一枚国产芯片,那种自豪感,荣誉感,成就感,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!

    “不管怎么说,还是非常感谢老师和胡教授辛苦付出!”

    唐振华再次感谢道。

    “行了,刚刚你测试一下,你觉得还有其他问题没?”

    冯爱民到底是偏爱自己的学生,对于唐振华的感觉并不在意,而是更关心光刻机的情况。

    “目前是没问题,回头还需要晶圆设备对接,看看是否有需要进一步调整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冯爱民他们研发的只是光刻机的一部分,要想实现自动化、机械化和一体化的高效生产,就必须将其与晶圆设备进行对接,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整,之后才能真正投入生产制造。

    “那就赶紧把这些设备运到鹏城,进行组装对接。”

    胡立国迫不及待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不着急,胡教授你们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。”

    “设备运往鹏城还需要几天时间,这几天能休息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...”

    唐振华没想到胡立国比自己还着急。心中既惊讶又感动!

    “振华,你不用担心我和老胡,其实我们并没有多么辛苦,主要是那些学生们付出了很多努力。”

    冯爱民简单地解释一下。

    “行吧,那我尽快把这些设备运回去。”

    唐振华也明白冯爱民他们的心情,换作自己,肯定也希望尽快见证光刻机真正完成的那一刻。

    于是,当天唐振华便联系人把华科院那些设备运往鹏城。

    然而,当时的运输条件非常有限,深圳还没有建成机场,公路网络也不够完善,运输货物只能依靠铁路运输。

    看到这种情况,唐振华萌生自己做货运的心思。

    以后物流,快递,这方面需求量活很大,利润也很大。

    再加上自己还有直营店,需要运输大量的货物。

    所以有必要成立一个运输部门或者公司,不仅可以方便自身的业务运营,还能为未来的电商平台发展做好铺垫。

    这件事回头和唐志国说一声,让他着手准备。

    “儿子,你要回去?”

    唐志国听到唐振华要回去,有些不放心,主要是中关村那边的店刚开业,还没有稳定下来。

    “对,刚刚

第79章 华夏第一台光刻机,研发成功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