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汉官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6章 海东三韩【4K】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戏志才闻言也不意外,“秽貊还是三韩?”

    秽貊人其实由来已久,史书上也称其为濊貊、秽人、貊人、貉人等等,皆因此辈族类相近,语言相通,居地又毗连。

    据传此类就是商周时期所言的“九夷”之一。

    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燕、赵等国崛起,秽貊人不得不向辽东迁徙,渐渐散居在辽东各处,先后有夫余人、高句骊、沃沮人等新称。

    因而如今一般只将乐浪郡周边的蛮夷称之为秽貊,其他皆用新称。

    然而魏哲的回答,这次却大出戏志才所料。

    只见魏哲风轻云淡道:“秽貊我要打,三韩我也要打。”

    闻听此言,戏志才顿时忍不住眉头紧皱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知道魏哲并非妄自尊大之辈,他都要怀疑是不是听错了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会不会有点着急了?”

    如果单独对付其中一个戏志才自问还能应付,无非就是分化挑拨那套。

    但如果同时对秽貊与三韩下手,即便是戏志才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。

    魏哲见状不由哈哈一笑,反问道:“志才,难道你就没发现这两族有什么共通之处吗?”

    “共通之处?”

    被魏哲这么一撩拨,戏志才的好胜心也被激发起来了。

    当即不再追问魏哲,转而苦思冥想起来。

    在决定来带方后,戏志才自然也是狠狠下过一番功夫,正式入驻此地后他也没少向当地人请教各种渊源,故此无论是秽貊还是三韩,戏志才都算是知之甚多。

    话说魏哲之所以常常将秽貊与三韩统称为东夷,皆因这朝鲜半岛最早的居民便被华夏称之为鸟夷,属九夷之一,在西周时期也被称为东夷。

    只不过后来华夏扩张,秽貊东迁与朝鲜半岛的鸟夷发生融合形成马韩。

    后春秋战国之时有华夏亡人逃窜此处,与本土鸟夷杂居后形成了辰韩。

    至于朝鲜半岛的本土鸟夷则被挤到了最东边的角落成了弁韩。

    所以说起来,秽貊与三韩都算是东夷族群的一支。

    于是在受魏哲点拨后,很快戏志才便想通了其中关节。

    乐浪郡周边的秽貊人自然不用多说,关键还是在于三韩。

    只见戏志才若有所思道:

    “秽貊人以狩猎与耕作为生,三韩之人亦是如此,此为习相近也。”

    “秽貊部落杂居,未成体系,其人无君,各自以首领为渠帅,相互攻伐不休;三韩之地虽各有共主,然而颇类商周古制,三韩诸部落从无进贡、奉献之举,各自为政,常互相攻伐,显然只有共主之名也。此为制相类也!”

    “且秽貊、三韩俱无百官有司,事皆随人,此可谓风气相似也!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魏哲当即忍不住抚掌赞道:“志才心思敏捷,果然不凡。”

    然而戏志才闻言却苦笑的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明公莫要谬赞了,我不过是寻章摘句罢了,实无解决之法。”

    魏哲闻言不由哈哈一笑,没有真认为戏志才愚笨。

    毕竟他这法子也确实剑走偏锋,没有后世见识的人还真未必能想到。

    于是魏哲没有再卖关子,当即便取出一块两寸见方,只比铜钱略大一点的铁片放在戏志才面前。

    其实本来魏哲也没有什么一锤定音之法,但是来到带方之后有个消息却引起了他的关注。

    只见魏哲指着桌面上的铁片道:“三韩之地与中国不同,海东少铜,故此三韩俱用铁钱交易,三韩诸部之间交易皆用铁,如中国用钱。”

    “其中辰韩因多收容秦汉亡人,冶铁之术冠绝三韩,是故三韩之中尤以辰韩盛产铁钱,不只马韩、弁韩,便是秽貊、倭人亦常来此地交易。”

    然而听到这里,戏志才在把玩了那铁钱之后却更疑惑了。

    “那又如何?”只见戏志才颇为不解道:“便是我等冶炼之术远盛三韩,也不能大量炮制铁钱出塞交易吧?否则此举与资敌何异?”

    从铁矿之中冶炼出铁来,三韩等地的手段或许还十分原始,低效。

    可如果是一堆铁钱摆在他们面前,那么即便是东夷工匠也知道该怎么打造成兵器。

    可以说从汉地流入三韩的每一枚铁钱,都是在加强东夷人的军事实力。

    高句丽人正是靠着不输于汉人的刀剑甲胄,这才将前汉时期的玄菟郡蚕食一空,使得本朝不得不在辽东郡内侨置郡县。

    这个道理魏哲自然懂得,不过他并没有解释,而是拿出一块六寸见方,如手掌大小的铁片朝地上砸去。

    随即在戏志才诧异的目光中,只见那铁片竟然直接碎裂成数片,散落一地。

    “劣铁?”

    看着地面上的碎铁片,戏志才脑中顿时有一道灵光闪过,隐隐想通了一些问题。

    不过最关键的几个地方他还是没搞懂,于是再度看向魏哲

    ??看他如何解释。

    魏哲也不含糊,当即解释道:“此铁乃是我来带方之后令人所炼,所用原料皆取自本地。”

    说起来带方县其实也算是一个宝地。

    如今的带方县、后来的带方郡,其实就是后世的黄海道南道。

    要知道朝鲜半岛多为山地,实际能耕种的平原其实并不多。

    但偏偏就是在朝鲜的黄海道以南这块,多为平原和丘陵,山地较少,是朝鲜北部最大的平原地区。并且还拥有四个半岛以及将近两百个小岛,有丰富的地理条件可以利用海洋资源。

第26章 海东三韩【4K】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