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醉论天下【4K】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r/> 魏哲抬眼望去,只见此船宽有两丈余,长约十丈,首尾上翘,方头平底。上立四帆、舱有两层,望之颇为臃肿笨拙。细问之后方知底层还有九处分舱,相互隔绝,各有镇舱之物。
见他这么一说,魏哲当即不由颔首赞道:“好一艘巨船,管翁好手段!”
听其夸赞,那富态老者显然也颇为自得,不过还是摆了摆手道:“不敢当巨船之称,听闻会稽有七帆海船,两万斛巨舟,能蹈汪洋而不覆。与之相比此船不过小舟尔。”
魏哲闻言轻轻一笑也没接话,只是反问道:“不知此舟载重多少?”
“寻常麦粟可装六千斛,若是载人可乘五百余。”那富态老者闻言毫不犹豫便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:“魏君宾客虽多,但连人带马两艘已然足矣!”
闻听此言,魏哲不由在心里暗自点头。
没办法,时间太赶,这已经是他能找到吨位最大的一艘船了。
甚至这位船东管翁还是太史慈母亲管氏介绍的,否则他还不知有此船。
也不知道这位管翁是不是看在管氏的面子,给的价格倒是颇为优惠。
于是不过三言两语,双方便达成了交易。
买卖谈成了,自然少不得推杯换盏一番。
不得不说,在某些方面古今习俗那是惊人的一致。
不过当下东莞的特产还是莞席呢,自然没有什么莞式按摩可以体验了。
幸好管翁在三山岛有处别院,颇为雅致,便让仆役收拾了一番款待魏哲。
推杯换盏之际,魏哲总算弄清了这位管翁为何示好。
说来也简单,其实皆因他这个官身。
从魏哲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已执掌一方大县来看,其必然有过人之处。
仅凭这一点,便足以让管翁在价格上稍作让步,结个善缘。
而管翁也差不多搞清了魏哲这带方令是怎么来的。
当然,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,随便找个太守府基本都能弄清封赏圣旨的内容。
于是两人略微交底之后,这气氛就更融洽了。
……
“魏君,你是平乱功臣,依你来看这黄巾贼日后还会再来吗?”
做生意嘛,自然是最讨厌这种不稳定的经商环境。
所以管翁此言
也是想请教一下魏哲这类资深人士的意见。
然而在饮了一口黍酒后魏哲却忍不住有感而发道:
“生民安则黄巾平,但如今这世道……唉~理世不得真贤,犹治病无真药。当用人参反施甘草,如此焉能治病?”
“嗯?此言何解?”
见他这么一说,魏哲索性也就直言了,反正如今骂朝堂、骂天子的官员不在少数,甚至有些越骂越受世人尊敬。
于是只见魏哲将杯中黍酒一饮而尽后便指点江山道: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光武之时去战攻未久。朝廷留意于武备,财用优饶。主者躬亲,故官兵常牢劲精利。然世随时变,如今贪禄之吏竞约其财用,狡猾之工复盗窃之。以至劣铁为甲,刀矛悉钝。是故边民敢斗健士,皆自作私兵,不肯用官器。”
说到这里,只见魏哲越发气愤的拍案怒斥道:
“凡汉所以能制胡者,多赖铠弩之利也。今甲胄不坚,弩则不劲,永失所恃矣。便是三军皆有孟贲之勇,亦难免常败之忧!”
不错,这次平乱魏哲确实见识到大汉的武库储备有多么庞大。
可是魏哲也没少遇到各种劣质兵器,尤其是地方郡武库,几乎少有优品。
所以一个王朝的崩塌看似是一个点的问题,可实则却是全面性的崩溃。
再说了,键政嘛,这玩意儿是个男人都擅长。
于是越说越上头的魏哲一边举杯畅饮,一边慷慨激昂道:
“况且当今天下之疾,已然病入膏肓矣!”
“须知历代之政,久皆有弊。弊而不救,祸乱必生。何哉?纲纪如人,制度日削,则病体愈重!一旦恩赏不节,赋敛无度,人情惨怨,天祸暴起,诸病便如排山倒海而至!”
正当魏哲侃侃而谈之际,一位身着淡蓝绸袍,外披大氅的苍髯老者则缓步行至别院前,似乎准备推门而入。
不过院中传来的声音却让他停住了脚步,驻足聆听起来。
魏哲对此自然不知,依旧醉眼朦胧道:
“《易经》有言:穷则变.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
“此言诚为天下至理!有所穷塞,则思变通之道。既能变通,则成长久之业。”
“是故救生民之病,便是去政事之弊,革纪纲之坏哉!”
“利而不兴则国虚;病而不救则民怨;弊而不去则小人得志;”
“腐肉不去,则病体难愈!”
“不过如今民困于外
??夷狄骄盛,寇盗横炽,已然成积重难返之势……”
见魏哲越说越露骨,一旁的钟扈看不下去了,只能连忙上前道:“郎君,醉酒伤身,今日还有他事,切莫耽搁了!”
被他这么一提醒魏哲也反应过来,当即装醉道:“此皆醉后胡言尔,管翁切莫在意!”
第17章 醉论天下【4K】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