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8章 铅安城中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分,工器监蒸汽冲车碾过石板路,车斗里的「火山灰应力监测器」用黄铜铸成,形似古钟。带队百户出示徐光启亲笔告示:「即日起行《地脉协和典》,诸坊需按黄钟律调整火候。」他指了指李铁匠的轮坯,「若能合黄钟律九击之音,便可领「硫净」火漆印。」
阿巧攥着防铅麻布追上冲车:「官爷,这布织入了红树林纤维,可挡得住西洋人的怪声?」百户笑道:「徐尚书早将《考工记》里的「隔音之法」融进布纹,任他什么声浪都穿不透。」
暮色浸染时,李铁匠终于将橡胶轮装上牛车。他取过铜制「听筒」贴紧轮轴,耳中传来清越的黄钟律九击之音,与信标塔的嗡鸣遥相呼应。小张骑马经过,丢下一卷《橡胶十讲》:「徐尚书把硫化要诀编成了口诀,您听——一击闻浊二击清,三击见青四击灵……」
雨幕中,信标塔突然爆发强光,无数信鸽盘旋归巢,尾羽铜环与塔身共振,洒下阵阵「工禾纹」光尘。李铁匠抚摸着《橡胶十讲》扉页,徐光启的批语「工器与天地同频」苍劲有力。阿巧抱着布匹走过石桥,见河面漂着的红树林炭渣随波转动,竟似天然的共振纹样。远处蒸汽磨坊传来阵阵号子,匠人们正按新颁口诀调整火候,歌声与钟声融为一体。
「当——」地脉宁息铜钟鸣响,声波掠过每座工坊。李铁匠扶着车轮,听着钟声与轮轴的和鸣,忽然领悟徐光启题在工器监门上的对联:「天地为炉,工器为炭」——原来工器之道,从不是强逆天时,而是顺应地脉的呼吸。
是夜,工器监地脉琴房内,徐光启将耳朵贴近「地脉听筒」,细辨来自太湖的脉动。案头《地脉协和典》洒落几许红树林炭粉,与远方匠人们的火铳击打声、蒸汽机轰鸣声,共同谱写着这座王朝的技术史诗。
第278章 铅安城中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