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正德变法: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01章 火德遗民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工器十八年春,清明时节的武当山隐云观内,老道士李守真对着正德皇帝的衣冠冢焚香,道袍下藏着半本《火德仙经》——纸页间夹着正德二十二年皇帝亲赐的黄绫密诏,上书「火德兴国,代天巡工」。冢前石案上摆着锈迹斑斑的齿轮、结晶状的硫磺块、用阿拉伯文标注的星图残片,皆是正德生前宣称「火德星君托梦于天坛」所得的「神器」。「星君借陛下之口传下天机,」他对徒孙小顺儿低语,用犀角勺舀起铅丹与硝石的混合物,「这「神火飞鸦」的配比,乃二十八宿方位与五行生克之妙。」小顺儿盯着丹炉里跃动的蓝焰,想起山下传来的消息:工器监正在推广「燧石点火器」,而在他耳中,这不过是「星君新赐的取火仙术」。

    谷雨时分,南京钦天山观象台内,钦天监正周应秋摔碎刚收到的民间丹方,釉里红瓷片溅在《郑和航海图》复制品上。「此乃仙术凡夫不可轻试!」他指着丹方上的「硫硝三七分」批注,「必是郑公公船队祭海时,星君亲授的水雷秘传。」一旁的《农政全书》修订本摊开着,「马铃薯种植法」的页脚被人用朱砂批注「星君赐粮」,在他眼中这是「天人感应」的铁证。工器帝朱载钧的密旨突然而至:「火德仙术可利国,着钦天监辑录为《大明格物录》,以正视听。」周应秋望着观象台顶的铜制浑天仪,仪身新刻的「工器十八年造」铭文与台下正德时期的「火德星君御制」刻痕交相叠映,却只当工器是火德的现世别称。

    立夏时节的紫禁城工器阁内,长公主朱瑢从南洋送来的信中夹着片巴西红木,朱载钧用它拨弄着御案上的正德怀表式日晷,表盘内侧原有的「火德元年」字样已被磨去,重刻「工器肇始」。张居正展开《江南民间信仰调查报告》:「苏州府火德祠仍有千人会,他们称陛下能「借星君之火熔西洋铁」。」「父亲当年以神道启民智,」皇帝敲击着日晷上的齿轮,「如今当以工器继仙术。」遂传旨:「将郑和宝船遗址列为「火德先驱圣地」,火德祠一律改祀「大明航海先贤」。」案头的《正德遗训》打开着,「夫火

第201章 火德遗民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