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硫毒诉苦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工器十三年秋九月,滇南橡胶工坊的硫磺蒸汽第三次熏死芭蕉林时,青禾的探硫管终于析出黄色结晶。「硫浓度七结,」她将竹筹递给阿林,管内的石灰水已呈浊黄色,「比上个月高了两结。」盲眼匠人顺着她的手势触摸结晶,指尖在竹筹刻痕上停顿——那是朱厚照密旨中「硫毒甚于铅」的警示符号,被匠人讹传为「火德星君警示符」。
午门朝会上,工部尚书捧着硫磺熏制的橡胶样品叩首:「陛下,非用硫磺不能硫化橡胶,此乃先帝「火德化胶」之法。」朱载钧盯着样品表面的蜂窝状气孔,想起杨宗庆用算珠推演的惊人数据:每斤橡胶消耗三两硫磺,滇南三十六个工坊每月耗硫百吨,相当于二十座硫磺矿的产量。硫磺蒸汽形成的酸雾已腐蚀了澜沧江沿岸的青铜神像,渔夫们的网眼结着黄色晶体,连最耐酸的水藻都成了枯褐色。
「可曾试过「水漂脱硫法」?」巧太妃忽然起身,展开「郑和笔记」残页,「三宝船队漂制硫磺时,曾用海水浸三日去其烈性。」实则是林夏笔记中的「湿法脱硫」原理,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硫化物,却被包装成「海水克火」的五行之术。工部尚书皱眉:「古法耗时七日,工坊若停工,佛郎机人的橡胶甲胄就要压过咱的火铳!」殿外突然传来蒸汽机的轰鸣,青禾推着竹制脱硫装置闯入,珊瑚碎屑填充的多层滤池正在吸附硫磺蒸汽,竹管排出的气体里,硫黄味淡了许多。
与此同时,南美传来的急报比硫磺蒸汽更灼人。朱翊梃的信中夹着焦黑的咖啡豆,附带算珠密报
第171章 硫毒诉苦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