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正德变法: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8章 公主出阁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沈大人袖口的松烟墨,可是掺了防蛀的硫黄?」话音未落,香囊边缘的验硫片泛起淡青色,「此囊用暹罗松木为骨,填的松烟墨炭粉可吸硫气,与大人修订《天工开物》时用的「隔硫抄经法」异曲同工。」新郎的瞳孔骤然收缩,这才注意到新娘耳坠里隐约可见的微型齿轮——那是尚工局新制的「辨矿仪」零件,此刻却成了婚饰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深夜的婚房里,朱瑢独自拆开婚服内衬。十二箱「工器珐琅」瓷器的底部星图在脑海中浮现,每颗珐琅彩描绘的星辰都对应着江南的铁矿、福建的铜矿。巧妃的密信裹在珊瑚簪里,字迹遇热显形:「应天工器监走漏橡胶育苗法,望借沈氏之力反制。」她轻抚婚服上的工禾纹,指尖触到暗藏的夹层——里面藏着她改良的橡胶硫化法手稿,用沈明修送的「工器监特制纸」缮写,纸纹里嵌着细小的磁石粉。

    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,朱瑢忽然想起试航那日,沈明修站在应天工器监的望楼说:「工器之道,当如江河行地,日月经天。」她取下头上的凤冠,放在妆奁上,冠顶的锚形宝石与妆奁边缘的工禾纹相映成趣。镜中倒影里,婚服上的锚链纹与沈明修案头的《工器新谱》书脊终于重叠——它们早已在「开物成务」的理想中融为一体,如同她即将展开的人生:既是长公主,亦是工器时代的同路人。

    五更的晨光里,朱瑢换上了藏青色的工器常服,婚服被精心叠入樟木箱,工禾纹的褶皱里还留着昨夜密信的余温。她摸了摸袖口的「工凤」商旗刺绣,那是巧妃特意让尚工局绣娘用铁丝混金线绣成,遇风会发出哨音,恰似应天工器监的开工号角。

    沈明修在廊下等候,腰间的玉牌已换成了她送的珊瑚牌,牌面上用极细的银丝绣着《天工开物》卷首语。「长公主可曾见过新制的「水运仪象台」?」他的语气里多了几分兴奋,「昨夜试运转时,齿轮咬合的声响竟与您婚服上的银丝异响相合。」朱瑢转身,晨光为她的侧脸镀上金边,发间的珊瑚簪随动作轻晃,露出簪头隐约的「工」字刻痕——那是她为这场婚姻准备的共同密码。

    「仪象台不过是铜铁的堆砌,」她提起裙角,露出靴底尚未擦去的磷矿粉,「而我的星图,在珊瑚虫的荧光里,在橡胶树的汁液里,在每一滴能验出硫黄的药水里。」她走过他身侧,婚服上的海浪纹在晨风中轻轻扬起,仿佛应天工器监的万千工坊正在苏醒。

    远处传来工器监的锤锻声,那是新制的验硫炉正在开炉。朱瑢摸了摸袖中的验硫片,忽然轻笑——这场以工器为媒的婚姻,终将成为大明工器改革的新锚点,而她与沈明修,既是执锚者,亦是驶向星辰大海的同航人。

第118章 公主出阁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