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锦衣卫1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40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但仅凭这个还不够,必须结合模形式理论才能破译。”

    就在众人埋头演算时,实验室的灯突然熄灭。应急照明亮起的瞬间,陈默瞥见窗外闪过黑影。他抄起门边的防爆盾冲出去,却见三个身穿黑衣的人正在搬运一台太赫兹发射器。为首者转身时,面罩下露出的半张脸让陈默瞳孔骤缩——那人脖颈处有一道与《铁甲谜图》中朱砂符号相同的纹身。

    追逐在仓库区展开。陈默紧追不舍,却见对方将发射器对准天空,一道紫色的光束划破夜幕。紧接着,整片云层开始闪烁,竟在空中投映出放大无数倍的《倭寇黑潮航路图》,那些加密的暗礁坐标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。

    千钧一发之际,林夏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:“我破解了!用模形式变换将黎曼零点转化为经纬度!”她的语速极快,“但他们正在用云层作为投影幕布,一旦航线完全显现,后果不堪设想!”

    陈默抬头看着天空中不断完善的航路图,突然想起在琉球实验室发现的古代文献。传说中,倭寇曾用一种“鬼目石”观测星象,能预知风暴与暗礁。难道这些加密的航线,不仅是航海图,更是某种跨越时空的导航系统?

    他举起随身携带的干扰器,对准太赫兹发射器。电流过载的轰鸣声中,天空中的投影开始扭曲。但黑衣人却露出狞笑,按下了发射器上的红色按钮。刹那间,所有火山灰样本同时震颤,碳化钨纳米线释放出强烈的能量波动,整个实验室的金属器械都被吸附到空中,组成一个巨大的黎曼曲面模型。

    “他们要激活整个系统!”林夏的声音带着惊恐,“这些纳米线不仅是存储介质,更是量子纠缠天线!”她将演算结果输入电脑,屏幕上跳出一串经纬度,正是太平洋上某个被标注为“死亡三角”的海域。

    在干扰器的持续作用下,太赫兹投影逐渐消散。但当最后一缕紫光消失时,陈默在地面发现了一枚刻有黎曼ζ函数公式的青铜令牌。背面的铭文显示,这竟是四百多年前,某个神秘组织为“开启新世界航路”埋下的密钥。而此刻,太平洋深处的某个角落,无数碳化钨纳米线正在海底火山的热浪中苏醒,等待着下一次被太赫兹波唤醒。

    第二卷:混沌密码

    3.

    黎曼猜想与沉船

    暴雨拍打着陈默的雨衣,他举着GPS定位仪,在冲绳某座荒岛上艰难前行。三天前,林夏通过太赫兹显影破译的倭寇航线图上,最后一个加密坐标就指向这里。而此刻,手中的定位仪显示,他们已经进入了《铁册迷踪》中记载的“幽灵沉船海域”。

    “陈队,地磁异常!”助手小李突然喊道。话音未落,所有人携带的金属装备突然剧烈震动,指南针的指针疯狂旋转,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牵引。陈默想起林夏的分析——那些用黎曼ζ函数非平凡零点加密的暗礁坐标,连成曲线后,竟与古籍中记载的沉船位置完全重叠。难道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学密码,从四百多年前就被精心设计成了寻宝图?

    在一处悬崖下,他们发现了半截锈蚀的船锚。船锚上的纹路与《倭寇黑潮航路图》中的符号如出一辙。当他们用太赫兹扫描仪照射时,山体内部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碳化钨纳米线阵列,勾勒出一艘巨大商船的轮廓。

    “是‘飞鲸号!”北川哲也翻开随身携带的古籍,手激动得微微颤抖,“《铁册迷踪》记载,1587年,这艘船满载着神秘货物从琉球出发,却在这片海域离奇沉没。当时有人说,船上运的是能‘焚尽天地的‘硫火银。”

    陈默皱起眉头。硫火银,这个在诸多古籍中都被刻意模糊记载的物品,难道与鬼火弹的红磷

    硒配方有关?他下令立刻进行挖掘。随着土层被掀开,一艘保存相对完好的明代商船显露出来。船身包裹着一层奇异的金属膜,正是火山灰中提取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。

    进入船舱,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。货舱里堆满了密封的木箱,打开后,里面竟是一块块闪烁着幽蓝光芒的矿石。林夏用便携式光谱仪检测,瞳孔瞬间放大:“这些矿石的成分与鬼火弹的原料高度相似,但纯度更高。这就是传说中的硫火银,倭寇当年走私的,根本不是普通货物,而是制造基因武器的关键材料!”

    在船的最深处,他们发现了一间密室。密室的门上刻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,仔细辨认,正是黎曼ζ函数的推导过程。当陈默将从航路图上破译的零点坐标依次输入,密室门缓缓打开。

    密室中央,放置着一个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棱晶焰匣,与赵莽使用过的那枚极为相似,但体积更大,表面的纹路也更加复杂。焰匣周围,整齐排列着数十枚未激活的鬼火弹。北川哲也在角落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,字迹已经模糊,但仍能辨认出关键内容:“以数学为钥,以沉船为饵,待时机成熟,便可重启‘天火计划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故意让船沉没,”陈默握紧拳头,“用黎曼猜想作为密码,守护这些危险的武器。一旦有人解开谜题,找到这里,就意味着启动了他们的阴谋。”

40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