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锦衣卫1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05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3.

    历史回响

    一、考成法的妥协

    1.

    军工条款的篡改

    一、张居正的军事改革困境:铁律与腐锈的碰撞

    秋雨漫过紫禁城的琉璃瓦时,张居正握着朱批的手微微发抖。案头摆着新修订的考成法草案,其中"甲胄性能考核细则"的墨迹未干,却已被六部九卿的联名奏折戳得千疮百孔。

    "启禀首辅,工部侍郎王大人求见。"书童的声音在寂静的值房里格外清晰。张居正将草案塞进紫檀木匣,暗叹了口气。他知道,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。

    王侍郎捧着官袍下摆,跨进门槛时故意发出重重的脚步声:"张大人,这甲胄考核的条款,怕是要置我等于死地啊!"他从袖中抽出一卷图纸,"您瞧瞧,这要求盔甲能抵御十步外的强弩,还要经受得住马刀的连续劈砍。莫说地方官员,就是工部的老匠人,也没几个能说得清其中门道!"

    张居正抚着胡须,目光扫过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参数:"王大人,倭寇肆虐,北虏犯边,若无精良甲胄,拿什么保家卫国?"

    "话虽如此,"王侍郎凑近了些,压低声音道,"可这标准一旦推行,那些以次充好的军器商,还有工部的老兄弟们......"他意味深长地顿住,目光落在张居正腰间的玉带钩上。

    张居正心中冷笑。他岂会不知这背后的利益纠葛?晋商们通过层层关系,将劣质甲胄高价卖给边军,工部官员则从中收受回扣。若真按他的标准执行,整个军工贪腐链条都将暴露无遗。

    这场博弈持续了整整三个月。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上,看着争吵不休的群臣,稚嫩的脸上满是困惑。初期,他对张居正言听计从,毕竟改革能增强国力,对坐稳皇位有益。但随着保守派不断施压,再加上对张居正日益增长的权力感到不安,少年天子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。

    "张先生,"万历将奏折推回案头,"朕以为,各位爱卿所言也有道理。这甲胄考核,还是从长计议吧。"

    张居正望着皇帝冠冕上晃动的珠串,突然感到一阵无力。最终,考成法中的军事条款被修改为"军器完备,堪为战守"这样模糊的表述。当新的条文颁布时,工部衙门一片欢腾,而张居正站在文渊阁的窗前,看着雨中的北京城,想起了边塞将士们穿着薄甲,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模样。

    十年后,当萨尔浒之战的败报传来时,万历皇帝在龙案前摔碎了茶盏。战报中提到,明军甲胄多处开裂,根本无法抵御后金的箭矢。这一刻,不知他是否会想起当年那场关于甲胄考核的争论,想起那个被妥协掉的改革条款,正是大明军队溃败的伏笔。而张居正早已化作黄土,空留一纸被篡改的考成法,在历史的长河中,见证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沉浮。

    夜幕降临,张居正独自坐在书房,点燃一盏油灯。他铺开泛黄的《武备志》,在空白处写下一行小字:"器不利,非独匠之罪,乃制度之腐也。"墨迹未干,窗外突然响起一声惊雷,仿佛预示着这场未竟改革的命运。

    二、技术标准的系统性降级:大明军工的锈蚀与崩塌

    万历八年深冬,工部衙门内蒸腾的白汽裹着墨香。张居正展开《军器制造新案》,案头冰鉴里的井水尚未解冻——这是他为推行"冰淬法"特意准备的原料。草案上,"甲胄须经三淬三冷,锻出雪花纹方为合格"的条款被朱砂重重圈起,墨迹在烛火下泛着暗红,像未愈的伤口。

    "大人!"工部郎中王廷钰突然撞开雕花木门,官服下摆沾满泥浆,"山西煤帮联名上书,称边镇无冰可用!"他将泛黄的文书拍在案上,字里行间皆是"民力不堪贻误军机"的控诉。张居正的目光扫过文书落款,那里赫然印着日升昌的暗纹。窗外传来铁匠铺传来的叮当声,却不再是往日冰淬时清脆的金属相击,倒像是铅块砸在废铁上的闷响。

    三日后的御前会议,六部九卿的反对声浪几乎掀翻金銮殿的琉璃瓦。"冰淬法耗时三月,边军等得起吗?"户部尚书抚着官服上的云雁补子冷笑,"倒不如定个重量标准,简单省事甲重十八斤"的条款被写进最终版《军器制造则例》时,张居正听见远处传来铁甲装车的闷响——那本该是坚不可摧的护国之盾,此刻却混着铅砂的刺鼻气味。

    五年后,沈阳城外的乱葬岗上,明军士兵的残甲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。幸存者李二柱的指甲缝里还嵌着甲片的碎屑,他蜷缩在火堆旁喃喃自语:"那甲胄...看着挺沉,箭一穿就透,里面全是铅疙瘩..."远处传来狼嚎,惊起几具披甲的尸体,劣质铁甲上的沙眼密密麻麻,像极了工部衙门被虫蛀的账本。

    而在京城的深宅大院里,晋商们正举杯庆贺。账房先生拨弄着算盘,噼啪声里算出惊人数字:每副甲胄减厚三厘,一年竟能省下七万斤铁料。"边镇急用可减厚三厘"的条款,是他们用十万两银票在《工部则例》上凿开的黑洞。当萨尔浒的战报传来,建奴的箭矢在五步内洞穿明军面甲,这些人仍在酒肆里笑谈:"不过是按例行事罢了。"

    崇祯十七年,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。最后

05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