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锦衣卫1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大明锦衣卫94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3.

    生死博弈

    一、淬火池谜案

    第一章:淬火池中的铁官

    场景一:离奇死亡现场

    深秋的军器局笼罩在一片肃杀的雾气中,淬火池表面凝结着薄薄的冰碴,倒映着阴沉的天空。当更夫举着火把经过时,水面突然泛起诡异的涟漪,一具肿胀的尸体缓缓浮出水面。军器局大使周铁心双目圆睁,双手死死攥着一块青灰色的铁胚,仿佛在临终前仍在守护某个不可告人的秘密。

    闻讯赶来的验尸官将尸体抬上岸,目光立刻被那块奇特的铁胚吸引。按照常理,经过初步锻造的铁胚应坚硬无比,可这块铁胚表面的雪花纹路虽然清晰,质地却异常柔软。验尸官用指腹轻轻一按,铁胚表面立刻出现一道深深的凹痕,如同按压在黏土之上。这反常的现象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,窃窃私语声中透着不安与恐惧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几名衙役正在检测淬火池中的水质。"大人,水中硝石浓度远超标准,池底还有未融化的硫磺结晶!"一名衙役捧着瓷碗,声音微微颤抖。硝石和硫磺,正是制作火药的主要成分,它们出现在淬火池中,绝非偶然。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空气中弥漫着比深秋寒意更刺骨的紧张。

    军器局主事王大人眉头紧锁,命人查阅当晚的巡更记录。记录显示,从戌时到寅时,军器局四门紧闭,巡更梆子按时敲响,并无任何异常。可库房的账簿却清晰记载着,"天字七号"铁料不翼而飞——这批铁料正是周铁心耗费数年心血,采用"冰淬法"改良的试验品,价值连城。

    "大人,您看这个!"一名衙役突然惊呼。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淬火池边的青砖上,赫然刻着暗红的"卅七"二字。字迹未干,血腥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。王大人脸色骤变,三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:当时工部三十七个掌握核心技术的匠人集体暴毙,案发现场同样出现了"卅七"血字。这难道是同一个凶手所为?还是说,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?

    夜色渐深,寒风呼啸着掠过军器局的屋檐。王大人命人封锁现场,自己则带着亲信前往周铁心的书房。推开门,一股浓烈的墨香夹杂着血腥气扑面而来。书桌上摊开着一本《武经总要》,书页间夹着半张泛黄的图纸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"冰淬法"的改良数据。可奇怪的是,图纸边缘被火烧过,关键部分已化作灰烬。

    "大人,找到了!"一名衙役从书架暗格里取出一个檀木盒。打开盒盖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封密信,落款皆是"阴阳炉"。王大人展开其中一封,手忍不住颤抖起来。信中内容触目惊心:有人利用军器局的漏洞,将改良后的铁料走私至建州卫,而周铁心似乎发现了这个阴谋,正在收集证据。

    正当众人震惊之际,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惨叫。王大人冲出门,只见一名巡夜的士兵倒在血泊中,胸口插着一支三棱箭,箭杆上刻着"阴阳炉"的标记。士兵奄奄一息,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指向北方,气绝身亡。

    军器局内,恐惧的气氛达到顶点。周铁心离奇死亡、铁料被盗、神秘血字、密信阴谋,还有突然出现的杀手,这一桩桩怪事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是权力的争夺,还是叛国的阴谋?而那个反复出现的"卅七",又代表着什么?黑暗中,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,操控着这一切,将众人拖入更深的迷雾之中。

    场景二:徐光启验尸

    军器局的淬火池边依旧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,深秋的寒风卷着落叶掠过青砖上未干的血迹。徐光启裹紧玄色大氅,蹲下身时袍角扫过"卅七"血字,指尖抚过凹痕里凝结的血痂,眉头瞬间拧成死结。这位兼通西学的内阁次辅身后,工部官员们交头接耳,有人用帕子掩住口鼻,有人眼神躲闪。

    "取我的箱子。"徐光启头也不抬,话音未落,随行的书童已抱着檀木匣疾步上前。匣中整齐码放着伽利略式放大镜、银质试管与玻璃烧杯,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光。围观者发出一阵窃窃私语,礼科给事中咳嗽一声:"徐大人,西洋奇技恐......"话未说完,徐光启已将那块诡异的铁胚平放在青砖上,举起放大镜凑近。

    镜片后的瞳孔骤然收缩。铁胚表面的雪花纹下,细密的蜂窝状孔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,边缘泛着诡异的青绿色。徐光启掏出羊皮本快速记录,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:"琉球硫磺水。"他突然转头看向工部侍郎,"去年泉州港查获的走私船上,是否有二十箱标注'苏木'的货箱?"侍郎脸色瞬间煞白,喉结滚动却说不出话。

    池水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白色,徐光启摘下手套,指尖蘸取水面浮着的白色泡沫。围观者发出惊呼,工部主事急道:"使不得!这池水......"话被徐光启抬手打断。他将泡沫抹在舌尖,刹那间脸色剧变,五官因刺痛扭曲——舌尖传来的不仅是硝石的苦涩,更有辽东苦硝特有的辛辣灼烧感,如同千万根细针同时扎入味蕾。

   &n

大明锦衣卫94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