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锦衣卫1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大明锦衣卫82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3.

    余波回荡4万

    一、朝堂:朱批里的火器革命(字)

    第一幕:朱批现天机(5000字)

    场景一:御书房夜对

    2500字

    第一段:三色朱批

    徐光启的膝盖已跪得发麻,青玉地砖的寒气透过官袍渗入骨髓。御书房内只点了一盏鎏金宫灯,昏黄的光晕在摊开的奏折上浮动,映出三道刺目的批注——红、蓝、黑,如三道裂痕,将《火器西学为用》的墨字割得支离破碎。

    红批——皇帝御笔朱砂淋漓,在“佛郎机炮”四字上画了个浑圆,旁注:“《周易·系辞》云:鼓之以雷霆,润之以风雨,可名‘雷泽炮。”可那“泽”字的最后一捺却虚浮断续,像是执笔人腕力不济,最后一笔竟拖出一道细若游丝的血痕。

    徐光启的指尖悬在纸面上方,不敢触碰。皇帝近日咳血,司礼监严密封锁消息,可这抹朱砂里的暗红,却泄露了天机。帝王的病体在奏折上洇开,他不知这道带着血的批注,究竟是对火器的期许,还是帝国将倾的预兆。

    蓝批——内阁的墨迹如刀刻斧凿,压在“白莲教改良火器之法当尽毁”一行字上。可诡异的是,“白莲教”三字周围的墨迹竟晕染成莲花状,花瓣边缘还缀着几点银粉。徐光启瞳孔一缩:这是晋商与内阁通联的暗记,银粉代表走私硫磺的“雪路镖局”。原来那些朝堂上冠冕堂皇的反对,不过是利益勾结的遮羞布,白莲教改良的火器技术,怕是早已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。

    黑批——司礼监的蝇头小楷藏在奏折装订线内侧,乍看只是装裱的污渍,可若对着烛火细瞧,便能辨出焦痕勾勒的文字:“万历三十三年冬,无锡东林书院火药局爆燃,死匠人二十七,今当效之。”

    徐光启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,司礼监竟想用当年火药局爆燃的惨剧,来阻止火器改良之法的推行,草菅人命的手段令人齿寒。

    御书房外突然传来更夫梆子声,惊得徐光启浑身一颤。他望着这三色朱批,仿佛看到了朝堂上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。红批是帝王的理想,蓝批是利益集团的贪婪,黑批是权力阶层的阴狠。而他苦心钻研的火器西学,在这重重漩涡中,不知还有没有容身之地。

    徐光启缓缓起身,膝盖的麻木让他险些跌倒。他将奏折小心收起,走出御书房的刹那,寒风卷起他的衣角,远处的宫墙在夜色中宛如巨兽,而他不过是这巨兽爪下,试图改变命运的蝼蚁。

    第二段:奏折里的杀机

    窗外传来梆子声,三更天了。夜雾裹着寒意渗入殿门缝隙,将鎏金宫灯的光晕染得愈发昏沉。徐光启的袖中藏着一页密信——利玛窦临终前托人从澳门送来的《佛郎机炮演算法》,可此刻他满脑子都是那行黑批。东林书院爆炸案,当年定为“匠人操作不慎”,可如今司礼监竟明目张胆写在奏折上,这是威胁,更是对他的警告。

    他忽然听见极轻的“沙沙”声,像蛇游过宣纸。抬头时,正对上一双幽深的眼睛——司礼监掌印太监曹无伤不知何时已立在御案旁,枯瘦的手指正摩挲着奏折的装订线。那人蟒袍上的金线蟒纹随着动作扭曲,仿佛活过来般盯着徐光启。

    “徐侍郎看得入神啊。”曹无伤的声音像钝刀刮骨,尾音拖得发颤,“可是瞧见了什么……不该瞧的?”他指尖的翡翠扳指擦过奏折纸面,在“雪路镖局”的银粉上划出细微的划痕。

    徐光启的后颈沁出冷汗。他迅速将视线移回红批,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,故作镇定道:“陛下赐名‘雷泽炮,臣正思忖如何将泰西机括与《周易》卦象相合。”话音未落,殿外忽然炸响一声闷雷,豆大的雨点砸在琉璃瓦上,倒像是应和着他的谎言。

    曹无伤低笑一声,那笑声里带着腐朽的气息,突然用指甲挑起装订线处的焦痕:“那徐大人可知,为何这墨迹泛着火药味?”他枯槁的手腕猛地一抖——簌簌落下的竟是几粒黑火药,在青玉砖上滚出细小的轨迹。火药颗粒间还夹杂着几片焦黑的碎纸,依稀可见“东林”二字的残痕。

    徐光启的瞳孔骤然收缩。当年爆炸案的惨状在眼前闪现:二十七具焦黑的尸体横陈在书院废墟,其中有他亲自指导过的火器匠人。此刻曹无伤将火药撒在御书房,分明是在重演那场惨剧。更可怖的是,奏折里暗藏火药,若被有心人点燃……

    “听说徐侍郎与澳门往来密切?”曹无伤突然凑近,浑浊的气息喷在徐光启耳畔,“利玛窦神父临终前,可曾托付过什么?”他袖中突然滑出半截锁链,铁环相碰发出细碎的声响,在雨声中格外刺耳。

    徐光启后背紧贴着冰凉的宫柱,袖中的密信被冷汗浸透。殿外惊雷不断,照亮曹无伤脸上扭曲的笑容,也照亮了他腰间悬挂的东厂腰牌——那上面凝结的暗红血迹,不知是多少人的性命换来的。而此

大明锦衣卫82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