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耀眼的研究生们,诺奖级成果井喷!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5月3日。
魔都,某居民小区。
已经退休的谢震易教授,正坐在沙发上观看星辰卫视。
电视画面里。
《晚间新闻》主持人康晖,播报道:“近日,龙国科学界传来一则重磅消息,科研人员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,开创合成生物学新模式。
星辰大学农业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夏卓,率领团队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,领先全球!
夏卓提出化学和生物耦合剂催化合成淀粉的新思路,只需要在实验室花上几个小时,便可以完成传统农作物几个月时间的淀粉合成过程。
接下来,请收看详细报道……”
看到这里。
谢震易愣了愣。
二氧化碳可以人工合成淀粉?
这怎么可能?!
要知道。
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,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。
日常生活里。
淀粉不光是食品制作的原料,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。
而淀粉的来源,主要来自农业。
可这和二氧化碳,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啊!
带着强烈的好奇。
谢震易专心致志的观看新闻。
电视画面里。
星辰大学博一学生夏卓,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。
外景记者任思雨,采访道:“夏卓同学,请问你是怎么想到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?”
夏卓笑着道:“其实说来也巧,我能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,跟我涉及的学科,息息相关。
本科阶段,我在津城大学,念化工专业。
硕士阶段,我在复旦大学,念生命科学专业。
博士阶段,我考进星辰大学,念农业专业。
我在这三个学科领域,成绩都还不错。
而星辰大学的课程里,教师们总是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,进行学科碰撞。
再加上,现在星辰大学开设一门新的学科,名叫‘合成生物学。
合成生物学,是一门运用基因操作工具等调节和改造生命行为,或再创生命形式的工程学科。
它的核心本质,其实是工程学。
于是我便发散思维,思考农业、生命科学,能不能和工程学结合在一起。
深入研究之后。
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!
用玉米来举个例子。
农业领域的模式,是通过种地,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,形成生物质,合成淀粉。
玉米的叶子,相当于‘天线,可以获得太阳光。
玉米的根,相当于‘抽水机,能够吸收地上的水。
玉米的茎秆,能把‘天线立住。
通过这个模式。
玉米把太阳光的能量进行吸收,转化为淀粉。
整个过程,大概需要60个步骤,时间是3至4个月,转化效率非常低。
而用工程学的思维,
我们可以把玉米,看作一间工厂。
这家工厂,把自然界最常见的东西‘水和‘二氧化碳,合在一起,组成了碳水化合物中的‘淀粉。
既然是工程,就可以把玉米这种‘天然复杂工厂,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去节省一个个步骤,直接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。”
镜头画面一转。
夏卓开始演示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。
他先用电解水获得氢气,再让氢气和二氧化碳经过化学反应,生成甲醇,并将电能转换成甲醇中储存的化学能,再用生物酶催化剂将甲醇转换成二羟基丙酮。
经过八个步骤的酶反应后。
夏卓把它聚合成磷酸葡萄糖,最后转化为淀粉。
整个合成过程。
仅仅耗费4个小时。
夏卓面对镜头,科普道:“玉米从播种到淀粉成熟,大概耗费100天至150天,需要60个步骤的光合作用和化学反应,对太阳能量的利用效率不超过2%。
而人工合成淀粉,只需要11个步骤,就能完成,且能量转化效率提高
我所在的团队,在实验室里用1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的年产淀粉类,大概相当于5亩土地种植的淀粉产量。
换言之。
如果二氧化碳合成淀粉,能够实现大规模工厂车间量产。
那往后就能为国家节省大量土地和淡水资源,保护地球环境,掀起农业领域的变革!”
电视机前。
谢震易教授,赞叹连连。
现阶段,全球有将近10亿人,面临严重的饥饿威胁。
夏卓实现二氧化碳合成淀粉,将彻底解决粮食危机。
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!
这项技术,尽管目前离实际运用,还有很长一段距离。
但不夸张的说。
夏卓的这项科研成果,绝对是诺奖级别的!
&nbs
第121章 耀眼的研究生们,诺奖级成果井喷!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