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他是父亲也是帝王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院,次日扮成仆人重回宅子。
院子外,不远处一道鹧鸪声“咕咕”响起,伴随一阵扑棱翅膀,一只鸟在暗夜中飞远了。
卫云骁站在皇城门上,鸽子落在他的臂膀,把上面的密信取下来,喂了一把粮食,转而沉着脸转身回宣室殿禀报。
王闻之正坐在一旁饮茶,主位上是散发威严的皇帝,密信上面写着,冯英深夜暗中回见起居注官。
白日这一场戏,为公、也为私。
那句“最知朕心”提醒王闻之不得不配合他。
皇帝借此事敲打他们,也是为了揪出未央宫的棋子。
知晓真相的也只有他们三人,梁崇与刘景昼、叶玉毫不知情。
那冯英昔日便是怀王旧党,哪怕通过刘景昼牵线搭桥投靠陛下,依旧难以信赖。
他手握兵权,在朝堂之中人脉盘根错节。
当初接纳他,不过是因为硬碰硬胜算不大,为了朝堂大局暂时和解,日后再慢慢清算。
皇帝经过宫变登基,最怕的就是宫内有叛徒,特意将所有关键位置的人全都换一遍。
没想到,今日一试,竟然发现连起居注官也是冯英的人。
说明他每日举动,皆在冯英的监视中,这令皇帝深感不安。
冯英此人野心勃勃,设局便可杀之,但斩草不除根,春风吹又生。
贸然杀冯英,他的势力没拔出来,新的“冯英”很快再起。
王闻之从知晓叶玉公主身份的那天,暂时按下不表,待她回京,丢进牢狱才去通知皇帝。
既然冯英想杀她,制造短暂的时间为她创造杀人的好时机。
冯英在牢狱中安插的耳目被勾出来,连根拔起。
不过王闻之没想到,这事竟然会有刘景昼的份。
北齐蠢蠢欲动,冯英尚有用处,陛下不能杀之,故而暗地里纵容刘景昼为他脱罪。
叶玉想利用王闻之对付冯英。
王闻之也想利用她对付冯英。
区别在于,她想让冯英立刻死,而他想让冯英晚点死。
质疑她身世的民间流言甚嚣尘上,跳出来质疑公主身世的朝臣里面,挑挑拣拣,又摸到了几个冯英的党羽。
偏殿的戏码,拔出了未央宫安插的人手,起居注官是意外收获。
若冯英知晓今日未央宫偏殿之事,那么下一步,便是扩大讹言中伤公主。
皇帝问:“闻之,你如何知晓宫内也有他的人?”
王闻之看了一眼卫云骁,低声道:“臣当初在宫中向您呈禀公主身世,您派李公公去接人。”
“李公公到达时,公主却被提前到达的贼人快勒死。”
“公主已下狱,什么时候都能杀,何必急于一时,宫中若无内应,又怎么会在李公公抵达前抢先杀死公主?”
王闻之抿一口茶,斟酌道:“因为对方知道,您已知晓她是公主,所以要赶在你们见面前灭口。”
皇帝不解,“你说背后之人是冯英,那他为何针对朕的公主?”
若是太子尚且情有可原,对付一个公主,纯粹是浪费时间。
王闻之想了想,拱手道:“臣猜测,其一,公主知道什么。其二,公主当年失踪与他有关。”
这只是王闻之的猜测,皇帝默然不语,暂时不做判断。
外有强敌,内有异贼,若非正是用人之际,他何须如此畏首畏尾?
皇帝的双眸晕开一团疲乏与无力,他是父亲也是帝王。
若与冯英两败俱伤,必损耗国力,一旦国弱敌强,是为亡国之兆。
新朝初立才四年,经不起任何动荡,他们只能通过慢慢试探、监查,将冯英埋下的棋子逐一除去。
慢慢剪除他的羽翼,让他既能护主,又不能伤主。
卫云骁低声问:“陛下,那起居注官如何处置?”
皇帝想了想,“赐死。”
第124章 他是父亲也是帝王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