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79章 宫廷秘闻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; 听到江宁的回答,朱由校一脸骄傲,笑着开口说道:“江兄,那些文官之所以这般肆意编排武宗爷,就是因为武宗爷当年将他们压的死死的。

    孝宗在位时留下的李东阳、刘健、谢迁这三个老家伙,全被武宗爷收拾得老老实实。

    最后,也就李东阳还留在朝廷,另外两个早就被武宗爷打发走了。”

    紧接着,朱由校又开口说道:“武宗爷,无论智谋、手段还是才情,在帝王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。

    当年接见西洋使臣,武宗爷竟能直接用西洋语言与他们交谈,连翻译都不用。

    武宗爷自小就文武双全,对习武更是痴迷,各种武艺无一不精、无一不通。”

    这时,江宁一脸疑惑地开口问道:“陛下,那后来为何武宗爷他老人家……”

    朱由校也跟着叹了口气,说道:“事情就坏在这儿。

    武宗爷当年为了打压孝宗爷留下的老臣,在大力提拔边关武将的同时,也提拔了不少文人,这其中就有武宗爷的老师杨廷和。

    起初,杨廷和对武宗爷那是马首是瞻,言听计从。

    但权力这东西,最能蛊惑人心。

    后来,杨廷和这老家伙,就跑去烧文官的灶了。”

    武宗爷当年打算下江南,杨廷和这个老家带头反对。

    可杨廷和是武宗爷自己提拔起来的人,而且还是他的老师,武宗爷便一再忍让。

    哪曾想,杨廷和这个老东西,竟然与文官们沆瀣一气,一起造谣抹黑武宗!

    到后来,连司礼监那群奴才也掺和了进去。

    要说最让人愤恨的,还得是后宫的张太后。

    听到这儿,江宁当场愣住了。

    这位孝宗皇帝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张皇后,他可是久闻大名,实在没想到她也卷入了此事。

    只听朱由校继续说道:“当年宁王造反,本是给武宗爷提供了一个契机,让武宗爷有了平叛的借口下江南。

    要知道,当年武宗爷打算利用刘瑾重新丈量天下田亩,制定赋税,结果引来全天下的,文官士绅群起攻之,最后为了稳定朝局,平息众怒,武宗爷只能处死刘瑾。

    后来武宗爷亲自领兵下江南,实则有两个目的。

    其一,自然是镇压宁王叛乱。

    其二,则是想凭借手中武力彻底镇压江南的文官士绅,从而收回财政大权。

    可没料到,半路上杀出个王阳明这个愣头青,稀里糊涂地就把宁王给收拾了。

    武宗爷无奈,只能咬着牙坚持下江南。

    结果遭人算计,落水染病。

    “起初,这也并非什么要命的大事。

    然而,回京之后,太医院的御医为其诊治,可折腾了好久,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。

    武宗爷膝下并无子嗣,文官们便开始蠢蠢欲动,打起了别的主意。

    武宗爷从宫外寻来名医为自己医治,病情逐渐有了起色。

    同时,武宗爷通过锦衣卫查出自己是被人暗中算计,于是决定等病好之后,与文官们彻底摊牌,借助武将的力量将文官集团一举镇压。

    “可谁能想到,就在这紧要关头,武宗爷的两位舅舅,也就是张太后的亲弟弟寿宁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。

    这两个祸害,居然也与这些文官勾结在一起,还做了许多违法乱纪之事。

    事情最终捅到了武宗爷面前,武宗爷勃然大怒,要处死这两位国舅。

    张太后得知消息后,跑到重病在身的武宗跟前,一哭二闹三上吊。

    武宗虽然气得不行,但态度坚决,毫不松口。

    “张太后眼见两个弟弟性命堪忧,竟跑去询问杨廷和对策。

    杨廷和这个阴险小人,不知对张太后说了什么,随后竟暗中将为武宗爷治病的大夫处死,继续让太医院为武宗医治。

    在此期间,他们更是彻底掌控了皇宫大内的禁军,武宗爷被完全限制在宫中。

    武宗爷手下的一众武将,见不到皇帝,顿时群龙无首,被文官们逐个击破。

    最终,武宗爷竟被太医院给活活治死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朱由校的话,江宁惊得嘴巴张的老大,实在没料到武宗正德皇帝的驾崩,背后竟牵扯如此多的人和事,这着实令人震撼不已。

    朱由校转过头,对着江宁无奈地叹了口气,说道:“江兄啊,朕这位武宗爷,当年真的只差那么一点,就能将文官势力彻底打压下去了。

    只可惜,最终还是功亏一篑,自己反倒在史书上落下个荒淫好色、昏庸无道的恶名。”

    江宁只觉自己的三观被彻底颠覆。

    要是这话是别人嘴里说出来的,江宁定会毫不客气地回怼一句:“接着编。”

    可如今这话却是从朱由校口中说出,他身为大明天子,老朱家根正苗红的嫡系子孙,可信度极高,绝非那些街头巷尾流传的野史杂文能相提并论。

第179章 宫廷秘闻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