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杨御藩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必将空缺的名额全数补齐,同时随时密切关注蒙古部落的动向,以防他们领兵犯边。”
杨肇基赶忙领命,说道:“江大人放心,末将这段时间已经安排人手在招募新兵了,要不了多久,大同镇便能满员满编。”
说完,他又面露难色,犹豫着说道:“江大人,只是这大同镇的军饷……”
江宁知道,如今九边的情况,吃空饷日益严重,朝廷对此也是知道的,采取的措施简单粗暴,但凡上的军饷,往往只发一半。
听闻此言,笑着说道:“杨总兵,您不必担忧。等此次差事办完,我回京城之后,定会向天子上奏,日后大同镇和宣府镇的军饷,都会足额发放。”
杨肇基听闻,顿时如释重负,他最担心的就是江宁压根不提及军饷之事。
就连一旁的黑云龙,听闻此言也顿时兴奋起来。
宣府镇登记在册的兵员数额为九万,然而实际却仅有七万。
不过好在黑云龙这个人还算靠谱。
当初江宁与袁可立等人路过宣府镇的时候,黑云龙便坦诚地将实际兵员情况交代得清清楚楚。
对于这种情况,江宁和袁可立也表示能够理解。
毕竟边镇情况复杂,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兵员的实际数量,黑云龙能如实相告,这份坦诚在当时便给江宁和袁可立留下了不错的印象。
这时,江宁笑着对黑云龙说道:“黑总兵,接下来你带领手下人马前往八大晋商家族,准备查抄。”
黑云龙听完之后兴奋异常,心想这破天荒般的大功,终于轮到他黑云龙了。
一旁的杨肇基则一脸无奈,他心里清楚,大同镇如今兵员缺失、防务松散,他这个总兵难辞其咎。
好在江宁和袁可立帮忙妥善处理了这些棘手的问题,只要不被朝廷问罪,对他来说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。
至于这种立功的好事,他压根连想都不敢想。
随后,黑云龙便兴冲冲地开始调集兵马。
江宁对杨肇基简单叮嘱了几句之后,准备起身告辞,却发现身旁的老魏正一脸不怀好意地盯着杨肇基身旁的一位小将。
这时江宁也仔细望去,只见这年轻小将唇红齿白,腰细肩宽,面如冠玉,再配上一身戎装铠甲,颇有一番儒将之风。
顿时略感好奇,开口问道:“杨总兵,这位小将军是?”
杨肇基赶忙回答道:“回江大人,这是犬子杨御藩,现在军中担任千户。”
听闻此言,江宁还没来得及开口,一旁的老魏就笑眯眯地说道:“当真是个人才呀,要不让咱家带回京师如何?”
听到这话,杨肇基整个人都愣住了。
要是江宁开口,他求之不得,巴不得让江宁把自己儿子带回京城,谋个更好的前程。
可开口的却是老魏,老魏是什么人?
那可是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啊!
他杨肇基固然想立功晋升,但可没想过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太监。
随后,他一脸为难地说道:“魏公公,末将家中只有这么一个独子,实在是……”
江宁听完之后,忍不住暗自感慨,老魏还真是走到哪儿都能玩出意想不到的花样来。
只见魏忠贤先是一脸迷茫,似乎没反应过来杨肇基为何这般为难。
片刻之后,他才反应过来,脸色顿时有些尴尬,赶忙解释道:“杨总兵,咱家的意思是将你儿子带回京城,调入京营为将,并不是调去东厂。”
说完,他像是怕杨肇基不信,又赶忙补充道,“不过这事咱家说了不算,还得江大人点头同意,毕竟现在江大人执掌京营。”
杨肇基赶忙一脸渴望地看向江宁,就连他身后的杨御藩也不禁有些心动。
在大同,他们早就听闻如今皇上下旨整顿京营,正是由这位江大人全权负责。
如今的京营可谓是名将云集,满桂、赵率教、曹文诏,还有新科武举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可都在京营之中。
江宁见状,笑着点了点头,说道:“若是杨总兵舍得的话,本官答应便是。”
杨肇基顿时神情激动,赶忙推了推身旁的杨御藩。杨御藩赶忙跪倒在地,说道:“多谢江大人提拔,末将今后必为大明征战四方,万死不辞!”
随后,江宁笑着将杨御藩扶起,开口说道:“小杨将军,去跟你父亲好好道个别吧!
然后收拾一下行装,随本官一同出发。”
杨御藩起身之后,杨肇基便开始细细叮嘱起来。
见状,江宁领着老魏直接走出了中军大帐。
不多时,黑云龙已然集结兵马完毕,一万五千人整齐列队,浩浩荡荡。
江宁见状,不禁暗自感慨:如今,大明的卫所军已然腐败到了骨子里,可这边军却依旧保留着几分战力啊。
随后,江宁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朝着太原方向进发。
朱由检亲自前来相送,在临别之际,仍不放心地叮嘱道:“江大人啊,到了太原,若是晋王府的宗室之中,有人做出任何不法之事,你只管派人来告知本王,届时本王必定亲自前去收拾他们。”
江宁笑着点头应允,最后又特意留下两千锦衣卫,协助朱由检镇守大同。
第106章 杨御藩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