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0章 赴宴定商税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械钱粮,秘密押送到秦良玉和杜文焕手中,其中还包括工部最新研制出的新型火器和火炮。”

    紧接着,孙承宗又接着说道:“西南土司众多,局势相当复杂。

    土司向来各自为政,朝廷很难干预。

    虽说一直推行改土归流,可到现在,朝廷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。

    要是动作过于激进,把其他土司也逼得造反,那战事一旦陷入僵局,朝廷在西南的根基可就保不住了

    。”

    江宁心里清楚,孙承宗所言句句在理。

    土司问题一直是朝廷的心头大患,这些土司大多自行管理属地,仅有少数经改土归流,由朝廷委派官员治理。

    长久以来,土司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,稍有不慎,便可能引发冲突。

    江宁沉思片刻,缓缓说道:“孙阁老,眼下我最忧心的是,西南一旦开战,战事恐会绵延许久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朝廷必定要投入巨额钱粮,届时辽东那边也会受到波及。

    所以我希望,一旦西南战事爆发,务必将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,把战事时长压缩到最短,务求速战速决,绝不能让朝廷大军深陷其中,难以抽身

    。”

    孙承宗点头赞同:“江大人所言极是。

    如今朝廷已然筹备妥当,当下只需静候奢崇明、安邦彦起兵造反。

    只要他们有所动作,朝廷便有了出兵的理由,到时候大军压境,将他们一举围困歼灭。”

    这时,江宁转头看向徐光启,说道:“徐大人!西南地区多山地,火炮太过笨重,大军作战时使用起来极为不便。

    工部兵仗局务必要多制造一些震天雷和轰天雷,还有火铳。”

    徐光启捋着胡须,满脸笑意地说道:“江大人尽管放心。自从有江大人全力支持与协助,如今工部兵仗局每月的产量都在直线上升。

    在这儿,老夫敢立下军令状,一旦西南战事爆发,工部所造火器必定能满足大军所需。”

    听到徐光启这个老六如此信誓旦旦,江宁也点头表示认可

    。

    这时,江宁又扭头看向旁边的郭允厚,脸上挂着笑容,刚要张嘴说话。

    没想到郭允厚这个老抠,赶忙摆了摆手,说道:“江大人,您免开尊口,老夫已经给兵部拨了供西南大军使用一年的钱粮啦。”

    江宁瞧着一如既往抠门的郭允厚,笑着说道:“郭大人,咱俩这交情,有些话我就直说了。

    我是希望您再多准备些军饷。”

    郭允厚一脸疑惑地看着江宁,说道:“江大人,刚刚您和孙阁老也说了,西南战事要速战速决。

    如今朝廷大军提前筹备好了,还有猛将统兵,火器也充足,一年时间还平定不了吗?”

    江宁咧嘴一笑,解释道:“郭老大人,您误会我意思了。

    我是说,一旦西南战事平定之后,朝廷便要在西南之地招募兵勇编列新军。

    这时,坐在一旁的孙承宗、袁可立等人,全都面带笑意地点了点头,显然他们早就知晓此事。

    郭允厚有些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:“江大人,那您说这得准备多少银子?”

    江宁思索了一下,翻了个白眼说道:“最少五百万两。”

    话刚出口,郭允厚惊得直接跳了起来,眼珠子瞪得老大,急忙说道:“江大人,您这是在跟老夫开玩笑吧?

    五百万两银子,您莫不是打算把西南三省的青壮全都招募成兵?”

    江宁笑着调侃道:“郭老大人,要是真打算把西南三省的青壮全招募成兵,500万两银子可远远不够,您起码得准备2000万两才行。”

    这话刚一说完,郭允厚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,赶忙说道:“没有没有,老夫最多能给准备300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500万两银子,想都别想,更别说2000万两了,就是把我这把老骨头卖了也凑不出啊!”

    这时,一旁的孙承宗笑着打圆场:“郭老大人啊,江大人一心为了国,这大家都清楚。

    咱们也知道户部的日子着实不好过,可如今国事维艰,还望您多担待些。”

    内阁首辅都开了口,郭允厚咬了咬牙,无奈道:“那行吧,老夫就是砸锅卖铁,也得把这五百万两银子凑出来。”

    这时,江宁拱手,看向孙承宗和袁可立说道:“二位阁老,下官打算等武举恩科结束之后,把选拔出的武举恩科学子,一部分派到辽东军中历练,另一部分则派往西南军中历练,不知二位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孙承宗和袁可立二人皆精通军事,自然明白江宁的用意,随即点头称是:“江大人能有此想法,实在再好不过。”

    这时,江宁开口说道:“如今朝廷面临诸多艰难,户部钱粮紧缺。

    前些日子,本官与户部尚书郭大人以及东厂魏公公商议过后,已经向皇上呈递了折子,决定在北直隶全面推行商税整改。

    此事还望诸位大人能大力支持。”

    众人其实早有耳闻这个消息,江宁今日把话挑明,实则是想试探一下众人的态度。

    孙承宗、袁可立、徐光启三人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孙承宗率先表态:“老夫支持在北直隶全面整改商税。”

第50章 赴宴定商税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