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帝师,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6章 三计定江山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p;   朱元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以大明原有的火铳和火炮,那岂不是被人按在地上摩擦?

    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,但他不能不防啊!

    万一呢?

    朱元璋默默道:“还好先生提点,让咱大明不至于落后他们一步。”

    原本别的国家现在还没有造出这两种火器,可刘虾仁为了让老朱重视,于是把时间线提前了。

    “现在能跟得上,那以后呢?”

    刘虾仁负手而立,语气不善道:“难不成事事都要依靠我来提醒?”

    “还是说,这天下是我刘某的?”

    语气突然间的寒冷,让朱家祖孙三代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这倒是实话,这么久以来,大事全都由刘虾仁来点醒,朝廷只是按照他的意思行事。

    可这也没办法啊。

    这些种种跨时代的创举,他们怎能想得到?

    见火候差不多了,刘虾仁继续道:“要想让大明永远快人一步,唯有一个办法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尊重工学,鼓励工匠创新研究,无论任何领域,医学、火器、冶铁......但凡有所建树者,朝廷当重金奖励,并且发布告示,昭告天下。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刘虾仁早就想说了。

    可惜,即便老朱比较开放,要想让他发自内心,注重科学研究,还是很困难的。

    只能等到先把儒学搞下去,然后让老朱亲眼看到燧发铳的威力,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尊重科研。

    眼下效果不错。

    朱元璋默默思索了一会儿,点点头道:“有火铳这个例子,咱相信以后工部,会拿出更多让咱惊喜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咱没意见!”

    “标儿你也记着点。”

    尊重科学的课程进展的很顺利,这一切都是铺垫过的结果。

    哒哒!

    刘虾仁抬手在黑板下面,写下了尊工两个字,随后转身看向朱元璋道:“下一件事,解除海禁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俩字,朱元璋满头黑线。

    今天先生这是冲咱来的?

    一旁朱标赶忙帮自己父亲说好话:“先生,海禁的事就算了吧,这里面牵扯的事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牵扯多少?”

    刘虾仁反问道:“起初的海禁,是因为北元没有肃清,担心倭寇骚扰沿海地区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又出了个胡惟庸私通倭寇,更是让海禁加剧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就是重农耕,认为海上贸易不务正业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什么?”

    几句话,就把海禁的原因给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朱元璋扯了扯嘴角,自己这点心思,全被刘虾仁看的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“先生既然明白咱的担心,那海禁之事就算了吧......”

    “不能算!”

    刘虾仁严肃道:“海禁一出,沿海渔民生活的水深火热,放开海禁与海外通商,将大明的茶叶、瓷器、丝绸高价卖于番邦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不仅能让沿海百姓富裕起来,更能赚番那的钱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两全其美的做法,为何要算了?”

    朱元璋脸色不太好看道:“先生不会是鼓励经商吧?”

    士农工商,商排在最后一位。

    老朱可以削弱士子地位,这样有助于皇权。

    采纳尊重科研,因为这有助于提升大明国力。喜欢大明帝师,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请大家收藏:

第26章 三计定江山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