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八九章 没经验了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迷楼]https://m.bimilou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离开东宫署地之后,王运往西南边而去,尚书省和六部的属地距离挺近的,所以王运没用多久就直接到了地方。
nbsp“臣等拜见晋王殿下。”
nbsp王运笑着颔首,翻身下马后拢了拢大氅:
nbsp“都免礼吧,天挺冷的,进去再说。”
nbsp“诺。”
nbsp武士彟应了一声,然后招呼着众人簇拥着王运往内部走去。
nbsp进入正厅之后聊了一会天,武士彟和众人汇报了一下工部的事物,王运边听边点头边夸赞。
nbsp等感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之后,王运点点头说道:
nbsp“诸位兢兢业业,此乃是大唐之福。”
nbsp众人脸上都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,王运心里翻了个白眼,一帮子厚脸皮,怎么可能会不好意思。
nbsp“行了,都去忙去吧,我找克明谈些改建的事宜。”
nbsp不赶人他们不走啊,也不是不能让他们听,待在这儿人太多,让人心烦。
nbsp等众人都走了之后,这儿只留下了武士彟和杜如晦两个人。
nbsp而杜如晦以为王运今天是过来看改建情况的,直接拿出了一张图纸递给王运:
nbsp“大王请看,这是手底下的工匠们连夜做出来的改建规划。”
nbsp王运砸吧砸吧嘴,拿起图纸看了起来,只是一眼眼睛就一亮。
nbsp这张图纸和他们的规划并没有多大的区别,只不过在一些位置多了几个大坑。
nbsp“大王,这几个大坑是蓄水池,大王说家家户户要建水窖,但臣认为应该在庄子里再加几个蓄水池。
nbsp平常时候庄子里的雨水汇集到这大池子里,庄子里的百姓可以饮羊饮牛什么的。”
nbsp王运连连点头:“干的不错。”
nbsp这日后不是农村必备的嘛,春夏秋饮羊饮牛,孩子们在里面游泳,到了冬季结冰了,孩子们又在上面打出熘滑。
nbsp这都是他前世小时后经历过的事情,他把这个给忘了,这东西在庄子里还是挺重要的。
nbsp“大王,这东西也不需要建造,找庄子地势低矮、质地坚硬的地方直接挖开就行。
nbsp雨水会直接流入此地聚水,只要平常维护好庄子里的水路,不要把路被水冲开就行。”
nbsp王运点点头,这个他知道,想了想开口问道:
nbsp“干的不错,还有其他方面的事情吗?”
nbsp既然说起来了,索性直接就一起说起来。
nbsp而听到王运的询问,杜如晦脸上直接就露出了笑容,看到这个笑容王运立马就明白了,这是有成果了啊!
nbsp“回大王,确实有其他的事情,还正是跟水有关。”
nbsp“水窖?”
nbsp“回大王,正就是水窖,大王与臣等是无经验了,我们待在蓝田那边,所思所想的都是以那边为基础的。
nbsp但是那边虽然也修建水窖,但是都是比较造价高昂的,修的人还不多。
nbsp臣回来后打听询问查找了一下情况,这才发现这种水窖在关内那边可以说是遍地都是。
nbsp关内和河西那边气候较为干旱一些,虽然谈不上是家家户户都有,但几家共同修建共用一口水窖的情况非常普遍。
nbsp而且有些地方在田间地头都挖有水窖,那边已经有了成熟的工艺,臣已经命人调遣工匠过来了,来了之后可以直接用。”
nbsp王运心里有些惊喜,连忙开口问道:
nbsp“这水窖是怎么修建的?”
nbsp杜如晦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,惭愧的摇摇头道:
nbsp“大王,其实很简单,先找一块土质坚实的地面,然后挖一个三四尺深,两三尺宽的圆形小坑。
nbsp这个圆心小坑就是窖口,随后开始往下挖,在下方挖出一个跟陶罐一样的空间。
nbsp最粗壮处一丈半宽,地面七八尺宽就行,深度则有个两丈到三丈左右。
nbsp那边用的大小基本就是这么大,或稍微大一些,或稍微小一些,据说是最为稳固。
nbsp随后在内部上面上挖出一个个手掌深的小坑,随后用红土或者胶泥土填这个小坑。
nbsp这一步就是防止常年水浸泡后土质松软的坍塌。
nbsp随后用红土或者胶泥土把整个内部空间一抹,看好维护好不要裂开口子,这样就可以直接装水了。
nbsp一两年之内保准一点水也不漏,而一两年之后需要重新维护修缮一下红土,这样保持下去用个几十年不成问题。
nbsp而此工艺非常的简单,有成熟工匠教导谁都能干,用的材料也是随处可见的红土等等。
nbsp就算是这水窖日后塌了,也能够填平最后在新建一个,非常的轻松和方便。”
nbsp王运抿抿嘴,他是真没想到这么简单,无奈的笑着摇摇头,这还真是没经验了。
nbsp他前世的时候,虽然见过打水窖,但是基本用的都是水泥,他年龄小嘛,那时候水泥已经大面积铺开了。
nbsp所以还真不知道这估计是自古流传的打水窖方法。
nbsp而且水窖里的水虽然是不流动的死水,但是这种水其实挺健康的。
nbsp他记得小时后大旱三年,粮食减产,就连当时的县长都被老百姓起了个外号,叫做火焰山。
nbsp那时候就那种大白幕布,时不时戏台前面放电影的那种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nbsp他印象很深刻,有次跑去看电影,里面放的就是水窖水井的宣传片,气的他……
nbsp里面水窖水打上来之后还扔一把白矾杀毒,白矾这玩意儿应用挺广泛,做粉条也放。
nbsp水窖里的都是接的雨水,刚下雨前两天自然是不能吃,等沉淀几天就好了。
nbsp小时后蓄水池和水窖里的水那是清澈见底,一两年你就得洗涮一次,把底下的淤泥清一清。
nbsp每当下雨前,家里老人就会把院子里的脏东西和土尘清扫一下,但毕竟是土院子。
nbsp后来水泥地面,水泥窖那就更干净了,取水也不是往上拉,而是直接用水泵抽。
nbsp水泵放在窖中部,底下的淤泥和上面漏跑进去的树叶什么的碰不到,那就更干净了。
nbsp基本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不用管,里面很阴凉,一点虫子都不会生。
nbsp西北大部分地方吃的都是这种水,老人们照样活七八十,也没什么健康不健康的说法。
nbsp而且吃惯了这种水,后面拉上自来水之后还吃不惯,说是碱性太大,味道不对,吃着不舒服。
nbsp当然,吃惯了泉水、井水、自来水的也吃不惯窖水,吃完拉肚子、胃胀等等,不过适应两天就好了。
nbsp这种是个人的饮食习惯的问题。
nbsp所以说,这种水窖,对于西北这地方来说是相当的重要,毫不夸张的说,就是生命的保障。
nbsp现如今西北这一片的环境比后世好太多了,黄沙漫天的情况也不是没有,但是绝大部分地方都是绿树成荫。
第二八九章 没经验了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